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时空》2015,(4):19
读者来信一: 我是一名烈士的后代,现家中存有数十件珍贵历史档案,其中有我父亲牺牲前写下的遗书,还有开国大将写给我母亲的书信,这些档案证实了我父亲是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对我们家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档案能够永久地保存下去,请问:如果我想捐赠给档案部门,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档案部门能否妥善保管好这些档案?以后我和家人如果想再查阅这些档案,将如何查阅?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从事档案工作不久的兰台新人,我可能讲不出睿智深邃的档案学术思想,也道不出"屋外蝉声剌耳,屋内汗水浃背"的档案故事,更谈不上为档案工作坚守一生的奉献与执著。但作为后来者,我想讲讲我对档案事业忠诚、担当的态度,传承档案情,助力中国梦。当初选择档案工作,我却不懂档案。等待入职的日子里,父亲问过我:"档案是什么?"那时我的意识是狭窄  相似文献   

3.
<正>作序,我不敢。但作为一起共事的同事,对杨汝鉴同志的档案事业心,有几句话想说。“想干事,能干事”是云南省档案界对杨汝鉴同  相似文献   

4.
《北京档案》编辑部:我是一名普通的档案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我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建立起家庭档案,对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对培养子孙后代健康成长、对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想就如何建立家庭档案谈谈看法.家庭档案的范围应该如何确定呢?  相似文献   

5.
我是2007年4月来到档案局工作的,在档案战线上我只能算是一名新兵.三年多的工作实践,让我对档案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我想谈一点自己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也算给档案工作做点宣传,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并支持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6.
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我去年秋天开始提出来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琢磨,档案的最大价值应该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各种需要,档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社会中最大多数人提供他们需要的档案服务。这就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档案资源体系应该覆盖所有被档案记载过的人,否则,有的人在档案资源中就是空白,当他需要利用有关他的档案时,捎案工作者就无法满足他的需要;第二点,档案利用体系应该方便所有想利用档案的人,否则,即使档案资源中有他想利用的档案,他的利用愿望也会落空。  相似文献   

7.
行文之初,我想首先必须对档案鉴定与档案价值鉴定关系做点说明。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档案鉴定是指档案真伪的鉴定和档案价值的鉴定,而经常性的业务工作则是指档案价值的鉴定。这是一种对档案鉴定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8.
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我去年秋天开始提出来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琢磨,档案的最大价值应该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各种需要,档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社会中最大多数人提供他们需要的档案服务.这就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档案资源体系应该覆盖所有被档案记载过的人,否则,有的人在档案资源中就是空白,当他需要利用有关他的档案时,档案工作者就无法满足他的需要;第二点,档案利用体系应该方便所有想利用档案的人,否则,即使档案资源中有他想利用的档案,他的利用愿望也会落空.  相似文献   

9.
王佶 《浙江档案》2007,(12):34-35
在我看来,档案人能亲手征集到一两件重量级的档案,是件很幸运的事。但当你能遇到六大箱、1054件、14287页珍贵档案材料的机会时,我想那肯定是  相似文献   

10.
档案人应是读书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原本想说,档案人也是文化人,但我觉得"文化"的概念显得有些浮泛,充其量已经沦落到只剩下一张可供撩人眼目的名片,因此,说档案人也是文化人,难免会有一种被托举而踏空的感觉。虽然"档案"的确也是文化,但我不能拿一个可  相似文献   

11.
<正>朋友们,我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您的钱包里面应该有一样东西,大家猜是什么?钱、人民币、信用卡?好,都是正确的!不过,我这里说的是您的身份证,带有身份证的朋友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您的国籍、姓名、性别还有出生年月,都清楚的写在上面,对吧?我想说,这,就是您的袖珍档案。朋友们,档案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档案是对历史的记录,它承载着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中国历史上,档案工作与编史修志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要想做好档案工作,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好的档案干部队伍。在此,我想对提高档案干部素质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目前,我们虽然有了一支稳定而发展的档案干部  相似文献   

13.
我1978年从事档案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中,我体验了档案工作者默默无闻、辛勤劳动的艰辛,更多的则是深切地感受到档案工作带给我的无比快乐与无穷收获。 刚从事档案工作时,我在上海航道局的一个基层单位工作,档案室有2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年轻人,是“工农兵大学生”,因为档案干部不能评技术职称,他们陆续调离了档案室。我也曾经想过离开档案室,但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1986年5月,上海海上安全监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小学校工作近30年,做档案工作10余年,我想在我退休之前愿意将我的10余年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互相学习,促进中小学校档案工作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胡剑 《中国档案》2007,(6):60-61
兰台,最初是指宫廷里面存放档案的地方。汉代将管理档案的官员叫兰台令史。如今,“兰台”成了档案或档案部门的雅号。我这里所谓的“归隐”,不是指金盆洗手、退隐田园,或遁入空门、逃避现实。我借用“归隐”一词,是想说明自己近年来的一段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难舍的情愫     
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 ,因了皈依档案工作 ,栖息档案学密林 ,也就有了我与《贵州档案》相交相识的历程 ,也就有了我与《贵州档案》难以割舍的情愫。我拜读《贵州档案》。自 1 985年深秋到档案部门工作后 ,《贵州档案》我是每期必读的 ,而且是认真深入的。这主要因为她的风格、层次和品位定位合理 ,不仅有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宣传 ,工作动态的报道 ,经验体会的介绍 ,而且还善于站在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理论的前沿 ,捕捉档案工作实践和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给人一些新的感觉和启示 ,使人读后受益非浅。我想这不仅是她深受一个不断成长的档案…  相似文献   

17.
没想到1999年2月,一本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退休证>摆到了我的面前,不知不觉,我已走完了工作的里程,要退休了.尽管我还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尽管我还想为档案事业添砖加瓦,尽管我还想与广大档案工作者一起奋战于兰台,但不能啊,这是"规定",必须离开兰台,尤其在人员饱和的事业单位,和下岗职工如潮的今天,想多发挥点余热,为新兴的档案事业出力,只得再另谋出路,像下岗职工一样--再就业.  相似文献   

18.
我想从法律适用和司法审查的视野,对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尤其是档案与证据的关系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拙见.  相似文献   

19.
也谈高校档案信息的收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办学规模的迅速发展,对高校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收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努力拓宽档案收集工作的渠道,探索高校档案收集工作的有效方式呢?我想对此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0.
刘小红 《陕西档案》2002,(Z1):24-25
科技档案是科研、生产、建设的依据和必要条件.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拓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使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新课题.我想就此问题谈点认识,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