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新闻事业人民日报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在北京出版。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石家庄创刊;当时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通称华北《人民日报》,由前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解放区《人民日报》合并组成。1949年3月迁北京出版。同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为中央机关报。②中国共产党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机关报,通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1916年5月15日创刊,先后在河北邯郸,武安出版。1948年6月14日终刊,同《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为《抗敌报》,创刊于1937年12月11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创办,1940年11月7日,该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由邓拓担任主编。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宣布终刊,翌日与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组出版中共华北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即如今的《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持续办刊近12年,在宣传党的革命路线方针、调动群众革命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人民日报》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原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1946年5月15日创刊,7月1日毛泽东亲笔题写报头。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并为代中共中央机关报。1949年8月1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其中,在新中国开国大典期间,登载涉及仍处于国民党统治区的云南报道计41  相似文献   

4.
到了中央身边解放战争打到第二年,我胜敌败的形势更明朗了.1947年11月12日,我军解放战略要地石家庄,华北全境除平绥(远)、平山(海关)两路沿线和太原、保定、安阳等极少数孤立据点外,庆获解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决定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撤销两个中央局,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同时成立华北军区和华北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大进一步. 华北局决定,原两个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合并为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原《晋察冀日报》所在的晋察冀边区所属北岳区,《人民日报》所在的晋冀鲁豫边区所属太行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是华北两个著名老根据  相似文献   

5.
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祖国光复,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接管了伪满《康德新闻》吉林分社遗留的设备,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了《人民日报》创刊号,周六刊,发行千余份。1946年5月28日,全体工作人员随军撤离吉林市。秋季,作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更名《吉林日报》,后与《长春日报》合并,就是现在《吉林日报》的前身。佳木斯《人民日报》诞生于1945年11月下旬。当时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成立,接收了国民党市党部《佳木斯民报》,正式创办《人民日报》,周六刊。1946年5月,《人民日报》改为省委机关报,更名为《合江日报》。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  相似文献   

6.
邓拓是人民的新闻家,是我们值得纪念和学习的榜样.他的新闻生涯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在这之前他的才华和能力已经开显露,作为一个年轻的史学家他已经写过多篇历史文章.1937年11月7日《抗敌报》(《晋察冀日报》的前身)创刊,在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后,邓拓就参加到报纸的编辑工作中来了,初来时邓拓担任晋察冀日报社主任,以后又担任社长、总编辑等职.1948年6月15日, 《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的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1949年8月《人民日报》开始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版,邓拓受命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一直到1958年"反右"斗争时期被迫离开报社.离开《人民日报》后,他到北京市委的理论机关报《前线》担任主编,继续从事新闻活动.二十多年的新闻人生,邓拓为我们留下诸多宝贵的经验,也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7.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省阜平城创刊。石印,四开四版,三日刊,附有《抗敌副刊》;1938年8月16日改铅印,隔日刊;1940年11月7日改名《晋察冀日报》,周六刊,最多发行到二万一千份;1945年9月《晋察冀日报》进入张家口市,出版对开大报,轮转机印刷,日出五万份。在解放战争中,报社又迁至阜平,于1948年6月14日终刊,历时十年六个月零三天。当时根据党中央决定,《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边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出由中共华北局领导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8.
“民族的号筒”——邓拓与《晋察冀日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军事记者》2003,(11):56-57
邓拓,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晋察冀军区政治部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创办《抗敌报》,向全区发行。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邓拓在这时调来报社任主任,以后担任社长、总编辑。1940年11月7日该报改为《晋察冀日报》,解放前夕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成为《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抗日根据地创办时间最早和最长的党报之一,是晋察冀边区最重要的一个报纸,是边区党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喉舌。聂荣臻曾称赞该报是…  相似文献   

9.
自1946年5月15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第一次使用"人民日报"做报名开始,到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这四个字,曾经是隶属过不同的上级党组织、有过不同的出版发行地、定向宣传过不同地域新闻的多种报纸的报名。在那之  相似文献   

10.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创刊之际,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同志把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题赠报社,指明了人民日报的办报宗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一周年时,邓小平同志题词  相似文献   

11.
李庄 《传媒》1999,(4):15-16
不少知识青年钟情新闻传播业,特别是党报工作。党报确实是锻炼人,造就人的洪炉,很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我的党报工龄不短,仅在《人民日报》就有53年(从1946年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起,到成为现《人民日报》一个退役老兵)。 在党报工作,经常受优待(得风气之先,有若干照顾,等等),有时也遇到一些特殊困难。后者在根据地时从未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为《山西日报》题写报头的背景和时间《山西日报》是在战略决战的硝烟中筹建,在太原解放的炮声中诞生。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发展,在华北,除少数城市外,国民党据点已基本肃清。为了使华北解放区的工作由分散迅速向集中转变,实行党、政、军、财统一领导,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成立  相似文献   

13.
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祖国光复,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接管了伪满《康德新闻》吉林分社遗留的设备,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了《人民日报》创刊号,周六刊,发行千余份。1946年5月28日,全体工作人员随军撤离吉林市。秋季,作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更名《吉林日报》,后与《长春日报》合并,就是现在《吉林日报》的前身。佳木斯《人民日报》诞生于1945年11月下旬。当时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成立,接收了国民党市党部  相似文献   

14.
1945年,“八·一五”祖国光复,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接管了伪满《康德新闻》吉林分社遗留的设备,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了《人民日报》创刊号,周六刊,发行千份。1946年5月28日,全体工作人员随军撤离吉林市。秋季,作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更名《吉林日报》在延吉出版,与《长春日报》一并是现《吉林日报》前身。佳木斯《人民日报》则诞生于  相似文献   

15.
一、华北解放区和华北新华书店总店的建立华北新华书店总店,是1948年6月由晋冀鲁豫边区的华北新华书店和晋察冀边区的晋察冀新华书店合并而成的。原来两家书店都是抗日战争初期与边区党报同时成立的,华北《新华日报》(后期改太行《新华日报》)和《晋察冀日报》(前身为《抗敌报》)的发行部门,就是两个边区的新华书店。业务上受延安新华书店指导,行政上属两家报社管;从报社分离出来后直属中共中央北方局(后改为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北方分局(后改为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领导。1947年12月石家庄及正太铁路沿线解放后,  相似文献   

16.
西柏坡:奠定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基石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重心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重大转折,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日臻完备,奠定了新中国新闻大厦的基石. 1.整合壮大新闻力量,构筑新中国新闻事业框架 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后,对新闻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与晋察冀总分社合并,成立华北总分社;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与晋察冀边区<晋察冀日报>合并,出版新的<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2月11日,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首次由中国共产党出版的地方机关报《抗敌报》在河北省阜平县创刊。《抗敌报》(1940年11月7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作为中共晋察冀地区党委的机关报,从创刊至1948年6月14日终刊的10年半时间里,共出版2754期(因序号错误,多标出100期,终刊号为2854期,实际应为第2754期),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华北地区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的地方报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李庄同志简介李庄,出生于1918年7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先后在《民族革命》半月刊、《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06年3月3日15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19.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要指示,决心开创人民日报改革发展新局面本刊北京6月14日讯一杯清茶,一个小型座谈会———6月13日下午,人民日报社以这种简朴的方式,纪念《人民日报》创刊55周年。人民日报编委会成员和报社各部门代表一起,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要指示,决心开创人民日报改革发展新局面。55年前的6月15日,在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炮声中,根据中央决定,将原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晋察冀日报合并,成立人民日报,履行党中央机关报职责,社址就设在党中央当时的所在地河北省西柏坡附近的里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0.
邓拓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主持中共晋察冀边区党的机关报《晋察冀日报》的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新华社晋察冀分社及总分社的创建与发展,并兼任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