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初中语文三册鲁迅《一件小事》)上面复句中,第一个分句“感到……感觉”搭配不当,“感觉”当然是“感到”的,用语重复,应改为“产生(有)……感觉”好。或者去掉“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直截说“我这时突然感到他满身灰尘的后影……。”我以为这种改法更好,不仅避免了“感到”与“感觉”的重复,而且还去掉了一个近义词“觉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句中“刹时”一词,是鲁迅先生的笔误。查《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可知,“刹”字有两种读音,可读 chà,又可读 shā。当这个字读 chà时,能组成“刹那”或“一刹那”、  相似文献   

3.
一、“坏脾气”和“人”。《一件小事》开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和“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两句,其中的“人”,有人说,指那些勾结帝国主义,专干卖国害民坏事的军阀、政客、卖国贼;“坏脾气”是反语,实际上是好脾气。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妥当。首先,我们从文章的语言材料分析。本文主要写一件小事的意义,作者写国家大事增长“我”的坏脾气,是为了反衬一件小事于我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周老师,喜欢跟她讲我小时的往事。妈妈有一次竟然忘记了出门时答应给我买的七巧板啦,上学的第一天有个同学把墨水甩在我的裙子上啦,爸妈早上误了叫醒我使我没有赶上升旗仪式啦,……每讲完一件小事,我都加上一句:“那次,我真想发火!”讲多了,周老师有时见到我就说:“那次,我真想发火!”是的,那次,我真想发火——也让周老师真想发火!  相似文献   

5.
路子对你说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这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里的文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小时候的作文中,经常有这句话的"仿版"。写好人好事,最后主人公摆pose,老是留一个背影,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感觉到这个背影"刹时高大了","须仰视才见"。现在看,这个套路很好笑,像技艺拙劣的武师只会一招"黑虎掏心"一样。  相似文献   

6.
所谓句群,就是意思紧密相关的句子组成的语言单位,句与句之间要以句号,叹号、问号等表示句意结束的符号作为标志。每一句群都有一个中心意思,这是按一定的合理的顺序连缀起来的语言片断,句群也叫语段。或叫句组。句群构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靠语序;如: (1)两边是黑黝黝的群山。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清凉山,南边是隐隐约约的古城和城上的女墙。北边是一条路,沿了延河,蜿蜒过蓝家坪,狄青牢,直通去三边的阳关大道。(吴伯箫《歌声》) (2)我这时突然感到一阵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鲁迅《一  相似文献   

7.
学会点题     
巧妙地点题,着墨不多,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点题,可以“点”出感情,如《最后一课》(都德)结尾部分有这么一句:“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可以点出标题的出处,如《驿路梨花》(彭荆风)结句是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这既交待出处,又赋予新意。可以“点”出标题的意义,如《一件小事》(鲁迅)结尾写道:“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可以点出写作目的,如《挖荠菜》(张洁):“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  相似文献   

8.
来稿综述     
对几篇鲁迅作品的探讨关于《一件小事》中的“风”四川宣汉县南坝中学陈仁发《<一件小事>的“风”》中说:鲁迅的小说很少景物描写,《一件小事》写景极为精炼,只对“风”着力点染,全文八九百字就五次写到“风”,描写了“大北风刮得正猛”,——“北风小了”——“微风吹着”——“大风之后”——“风全住了”的全过程,这对联缀故事,展开情节,揭示人物的思想意义都有重要的作用。湖北孝感高中胡国华、叶渠梁《谈<一件小事>中的“风”》进一步写道:《一件小事》对“风”的描写,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雪”的描写,在技法与功用上,都是白描绘景的范例,确有异曲同工之妙。鲁迅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典文学写景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指出:创作“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一件小事》正是这种主张的实践和楷模。本文想着重谈谈《一件小事》的艺术特色。 自始至终运用对比来表现人物不同的态度和思想是《一件小事》最主要的特色。作品一开头就用“国家大事”和“一件小事”对比:“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  相似文献   

10.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爆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这两诗句是用来状湖人祀韩(愈)公的景象的,读起来非常顺口,绝无半点儿跷蹊。但若深入细勘,就会发现“於粲”二字,  相似文献   

11.
一次上语文课,刚板书课题“一件小事”,突然一声“报告”,汪某、陈某拿着一把雨伞走进了教室,同学们哗然大笑。在我询问的目光下,陈某低着头说:“老师,我把他的伞丢出去了,我去捡……”好半天,教室里寂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显然,谁也不相信一向忠厚的陈某今天会有此举。我再一次以询问的目光扫视了全班同学,发现平素好以身高力壮称雄的汪某头低得最下。我收回目光,若无其事却又慎重地说:“同学们,我们身边常常发生一些小事,都不经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件小事》。”这件小事发生在民国六年冬天的一个早上……人力车夫无意中碰上了一个老女人,她被车把带倒  相似文献   

12.
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句云:“有的念‘仁远乎哉我欲斯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的,……”对于“仁远……”一句,中学语文课本注释道:“语见《论语·述而》”;而“笑人……”句,编者以为是“古书上一些难懂的话”,却恐怕未必妥当。因为它出自大家所熟知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意义也不算难懂。有人解释为“大意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嘴象个狗洞大开着。”(见《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5期郁秉坚汇编的“引文简注”)我基本同意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3.
《<呐喊>自序》“到N进k学堂”的注释说:“N指南京,k学堂指江南水师学堂。”后一句不确。首先,从有关记叙看,“k学堂”应该是指矿路学堂,而不是水师学堂。课文写道:“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终于到N进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也就是说,在这所学堂里,他才第一次接触到西方文明,学到新鲜的科学知识。据鲁迅的《自叙传略》和《琐记》,他到N(南京)是先进了水师学堂(这可能是编者误注的原因所在),“做三班  相似文献   

14.
《语文报》2 0 0 1年 3月 6日高中版第 370期登载 ,岳泽和先生《白璧微瑕》(以下简称《白》文 )一文指误邓小平同志《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以下简称《我》文 )这个历史性文献中的语误 ,有毛疵之处可以吹求。《白》文例一指误《我》不合逻辑、互相矛盾的第一个问题 ,既有因忽略语境而导致的对原文的误解 ,也有语法和逻辑知识方面的欠缺。《白》文认为“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 ,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 ,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没有别的选择”一句 ,“下野”和“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互相矛盾。理由是 :“下野”是指执…  相似文献   

15.
一、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语见于《大铁椎传》,课本注[仇我]以我为仇,恨我。把“仇我”理解作意动用法,误。事实上“仇我,,就是恨我,因为“仇”可作动词,释义“仇恨”。试看下例: 1.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仇也。(《九章·惜诵》) 2.洛阳人有相仇者,……(《史记·郭解传》)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愧疚     
人有时候很怪,原本是一件小事,却有可能让他久久地萦绕于怀.我就经历过这么一件小事,它像一块石头似的压在我心头,每当回想起来,感觉总是沉甸甸的.……  相似文献   

17.
1.ThisisthelastthingIwouldeverwanttodo.误:这是我愿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正:这是我最不愿做的一件事情。析:“thelast+todo,thelast+定语从句”中的last意为“leastwilling(likely)”,译为“最不愿意,最不可能。”又如:HeisthelastmanIwanttosee.他是我最不想见的人。Heisthelastpersontotellalie.他是最不可能撒谎的人。SheisthelastwomanIwanttositnexttoatdinner party.她是我在宴会上最不愿挨着坐的女人。2.Onecan’tbetoohonest.误:人不能太老实。正:人越老实越好。析:句中“cannot…too…”意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或…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都说“头破血流”,成语辞典里也收了这一词条.可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描写那位老妇人被人力车工人车把子带倒时却用了“头破血出”一词。一字之易,极有道理!有人说,“头破血出”是名绍兴上话,是个优秀的方言成语,这有《鲁迅著作中方言集释》(倪大白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为证。除《一件小事》外,鲁迅还在《呐喊·端午节》中写过:“待到凄风冷雨这一天,教员们因为向政府去索欠薪,在新华门前烂泥里被国军打得头破血出之后,倒居然也发了一点薪水。”其实,“头破血出”古已有之。曹雪芹和《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拿情书”中已用过了。那是小霸王薛蟠用碗砸了张三之后,张三娘在县官面前所说的:“我的青天老爷:小的就唬死了!跑到那里,看见儿子头破血出的躺在地下喘气儿……”这又似乎与绍兴方言无关。  相似文献   

19.
爸爸的承诺     
有时候的一件小事,或者是一句平平常常的话,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爸爸答应下班后给我买《水浒传》,我特别高兴。下午,我焦急地等待着爸爸回来。“轰隆隆”打雷了,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想下这么大的雨,爸爸一定不会给我买书了。  相似文献   

20.
美点赏析《母亲》展示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爱:真实、普通、平凡而又感人。母亲是一个典型,是一个农村母亲的典型,农村妇女对丈夫表达爱的独特方式在母亲身上得到了具体、完美的体现。母亲对父亲的爱是通过一件件平凡琐屑的生活小事、一句一句朴实无华的家常话语表现出来的。这些平凡的小事在我们是极熟悉的,但母亲做法却出人意料:给父亲炖豆腐吃,却不给子女吃,并且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分西瓜时,“我们娘儿们三个”吃小的,给爹留大的……这些做法似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一种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