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你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当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婉转悠扬感情纯真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你端坐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走满含委屈前来求助于你的学生;当你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古色古香”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上一眼便心安理得地走上讲台  相似文献   

2.
当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当同学们感情纯真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你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走前来求助于你的学生;当你从积满灰尘的书堆里抽出一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古色古香”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上一眼便匆匆走上讲台……我想提醒你一句:老师,你真的是“老”了。即便你还很年轻,但你的心态已经老了;即便你自认拥有年轻的心态,但此刻的你一定染上了一种心理疾患———“职业倦怠症”。“职业倦怠症”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产生职业倦怠症的教师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产生职业倦怠症的教师越来越多,倦怠程度也越来越重,有的已严重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些教师产生过激行为或厌世轻生。前不久,江苏省盐城市某小学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心身耗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倦怠症”及其归因与矫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金洪 《辽宁教育》2004,(10):27-28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心身耗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  相似文献   

7.
教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这个词语。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随着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职业倦怠成为一个专业名词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发现职业倦怠并不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激情境的不断加剧,应激成为引起职业倦怠的首要因素。“应激”源于物理学术语,它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当你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当你走进教室,同学们感情纯真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你端坐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走满含委屈前来求助于你的学生;当你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新三年,旧三年,拼拼凑凑又三年”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上一眼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给大家提供思想交流的机会,本刊从今年起就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些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欢迎广大教育行政管理者、教科研人员、校长、教师踊跃来稿。本期话题:怎样看待考老师?下期话题:怎样看待名校膨胀?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推行教师聘任制已有多年,不久前,我们对上海部分中学的教师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1.教师聘任制是否有必要;2教师和学校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3教师对聘用合同是否满意;4.教师对聘用方法是否了解;5学校对违约事件能否按约处理等。  相似文献   

12.
问题提出——不容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您是否会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且效率低下?” 这个问题,出自2004年9月10日《法制晚报》与新浪教育频道联手推出的“老师,您累了吗”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47.13名的被调查者选择的答案是“经常会”,有43.83%的被调查者选择的答案是“偶尔会”。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生源质量相对低下,教学资源匮乏,知识的实践应用要求较高,学校的管理方法和机制筒单。这些给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产生了职业倦怠。怎样才能克服职业倦怠,从主要影响因素社会因素、职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而这其中最重要和最易操作的是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本文主要从学校工作和个人努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对自身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状态,使教师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心理反应。如何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闯新路,关注教师的工作状态,挖掘其潜力,焕发其热情,提升其素养,对消减教师职业倦怠、拓宽教师发展之路、增大课改成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立华 《文教资料》2007,(28):92-93,90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种由于工作导致的职业流行病,有时也称为"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教师有"职业厌倦感"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它是一个"大众病"。寻求良药是我们教育的希望,我们只能正视现实,尝试着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职业生活中,并从职业中得到幸福快乐和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卿素兰 《辽宁教育》2013,(2X):19-19
<正>问题:我当老师快十年了,激情也燃烧得差不多了,一方面是教材都教了好几遍了,该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已经有了,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很累,后来听说我这种状态叫职业倦怠,我现在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倦怠?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卿素兰):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等症状。对教师而言,情绪衰竭是由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以"蜡烛"精神为主题,就"蜡烛"精神所包含的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结合高校教学现状,对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思想行为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职业道德角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教师应具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有网友在博客上披露“北川受灾学生沦为湖南童工”,指责湖南岳阳一职业技术学校组织灾区学生赴广东打工,克扣学生工资、且“不少学生为未满16岁的童工”。此事引起了中央关注,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教育部部长周济均作了批示。经湖南省教育厅的专门调查,岳阳确实有学校组织灾区学生到广东勤工俭学,但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学生年龄均为16岁以上,并同时宣布“不得再组织灾区学生勤工俭学”。(《华西都市报》2月19日)  相似文献   

19.
本学期我市有三名教师因体罚学生而受到了教委的处罚,这使我深感教师职业倦怠已不容忽视。再看有关报道:某学校一位教师在期末工作考评中占末位,很有可能被淘汰,万般无奈之下,在学校吞下一枚金属,以示抗议,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还有陕西某市的中学校  相似文献   

20.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个词语。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此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样,这一研究也受到教育领域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以期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