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国在历史上曾经遭遇过北欧海盗长达三个多世纪的侵扰。对这段历史的评价,史学界多半是从北欧海盗给英国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角度阐述其历史的消极作用,而忽视了它推动不列颠文明发展的特定的历史作用和影响。事实上,北欧海盗的入侵对英国社会的转变产生了巨大影响。北欧海盗成了英国对外扩张的领路人,在英国资本主义对外殖民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先锋角色,为英国殖民扩张一路披荆斩棘,替英国扫清了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更为殖民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海盗掠夺不仅推动了英国航海业和商业的进步,而且促进了英国军事的发展。他们为英格兰留下了海盗遗产,孕育了不列颠文明中最为显著的海盗文化基因,并将英国引入了世界海洋强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2.
有人笑称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是扶着墙进,扶着墙出,意思是饿着肚子到餐厅,在规定时间内把自助餐的人头费吃到够本再捧腹回家。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关于吃自助餐的绝活,感觉颇有些强盗风范。其实这倒对了,因为自助餐原本就是海盗发明的。自助餐是起源于瑞典的世界性饮食文化,早在维京时代就开始流行。维京人又被称为北欧海盗,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北欧,即今天的挪威、丹麦和瑞典。北欧海盗以卓越的航海技术先后到达欧洲各地,过着买卖商品或掠夺的生活,一旦劫掠到食物便会大摆宴席。可是按照传统的进餐方式,菜上一道光一道,根本跟不上海盗吃饭的速度,后来,老大们改用大锅做菜,做好后一锅锅排开,众弟兄随意取食,这样一来就可大快朵颐了。因为这种吃法好准备,又经济实惠,因此很快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3.
历史词典     
自助餐从8世纪起,北欧的维京海盗不但在北海、波罗的海劫掠横行,更一度骚扰英国、殖民美洲,创下了不小的名声。海盗一旦劫掠到食物便会大摆宴席,可按照传统的方式,菜多半上一道光一道,根本跟不上海盗吃饭的速度。后来,"老大们"改用大锅做菜,做好后一锅锅排开,众弟兄随意取食。这种吃法好准备,又经济实惠,因此很快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4.
海盗的逻辑     
丹麦的朋友送给我两本关于哥本哈根的画册:《安徒生童话》和《海寇诗经》。看到《海寇诗经》的书名,我很是惊讶。提起北欧,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优美的自然风景和高福利的国民生活,然后便是臭名昭著的北欧海盗——记得世界杯赛上,瑞典队就被不少媒体称之为“海盗”。想不到北欧人竟对这段名声不佳的“海盗时代”引以为  相似文献   

5.
历史词典     
从8世纪起,北欧的维京海盗不但在北海、波罗的海劫掠横行,更一度骚扰英国、殖民美洲,创下了不小的名声。海盗一旦劫掠到食物便会大摆宴席,可按照传统的方式,菜多半上一道光一道,根本跟不上海盗吃饭的速度。后来,“老大们”改用大锅做菜,做好后一锅锅排开,众弟兄随意取食。这种吃法好准备,又经济实惠,因此很快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6.
刘婧 《历史教学》2006,2(6):30-34
前城邦时代,希腊世界的海盗活动较为常见.海盗的劫掠行为被认为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不会受到人们的指责.这种行为也为海盗带来巨大的财富,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前城邦时代,希腊世界的海盗活动较为常见.海盗的劫掠行为被认为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不会受到人们的指责.这种行为也为海盗带来巨大的财富,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北部坐落着一个国家--瑞典。每年冬至最长的夜晚出现在12月。历史学家认为,瑞典人从史前就已经有了庆祝冬至的习俗。公元1200年以前,住在欧洲北部的人还被称为北欧海盗。在夏至和冬至时,这些北欧海盗举行节日庆典,向他们心目中主宰世界的神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9.
正清 《良师》2010,(12):46-47
自助餐是海盗“庆功宴” 自助餐是西方的一种就餐形式,因为食物品种丰富,自主选择性强和交流空间广泛而深受现代人的欢迎。但您也许想不到,自助餐的发明者竟是8至11世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海盗。100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0.
早期的英国曾遭受过罗马人、北欧海盗和诺曼人的入侵,这些入侵者在劫掠财富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留在了不列颠岛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异族的语言和文化逐渐渗入进英国的社会生活中,成了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基于此,详细分析了外来入侵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汉萨同盟是德国北部城市组建的社会经济同盟,在欧洲世纪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汉萨同盟曾积极地促进了西、北欧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发展,改善了该地区的商贸环境,但同时汉萨同盟也是阻碍德国政治和经济统一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对相关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十五世纪中叶是汉萨同盟发展历史上的转折点,随着欧洲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同盟内部利益冲突的加剧,汉萨同盟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任何可能性,十七世纪下半叶,汉萨同盟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2.
十六世纪,在欧洲受基督教冲击的天主教,急需寻找欧洲之外的传教场所,于是一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他们除传播基督教文化外,也带来当时西方的一些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在这次中西文明的相遇和交流中虽然发生过冲突,但耶稣会士也传递了大量的中华文化信息给欧洲,包括不少的儒、道经典著作,这一交流,曾一度引起欧洲的中国热,也影响了一批欧洲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13世纪末到14世纪初,海都、笃哇等中亚蒙古势力屡次侵入漠北蒙古地区。海都死后,中亚蒙古势力与元朝的关系趋于缓和。此后,元朝漠北边防问题转入新的局面,即如何确保大批边民①的粮食供给问题成为当朝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元廷通过运粮、屯田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了和林边民的粮食问题,并为和林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孙子兵法》流传到国外,并受到了重视。《孙子兵法》在中国唐朝时期传入日本,此后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相对于日本来说,《孙子兵法》传入欧美的时间相对比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有英文译本问世。如今,《孙子兵法》在欧美已备受军、政、财、商等各界人士的关注和信赖。  相似文献   

15.
民国前期,苏北地方匪患严重,呈现“匪化”趋势。其主要成因在于民国以来政治动荡而造成的社会秩序危机、苏北频发自然灾害而产生的生存危机、因土地集中而失去生计的大量流民,以及波及江苏的军阀混战。匪化对苏北的政治、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苏北地方社会失范的最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此规定混淆了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实质界限,不利于司法实践,有必要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论携带凶器抢夺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此规定混淆了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实质界限,不利于司法实践,有必要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8.
对抢劫罪既遂未遂的分析,应当坚持整体性原则和辩证方法,并且必须联系抢劫罪客体的性质,从完成犯罪的角度进行统一认定。在抢劫罪中,只要财产权利受到侵害或加重结果出现一样具备,即构成抢劫罪既遂。  相似文献   

19.
HPM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在19世纪已经引起西方数学史家的注意,法国数学家泰尔凯、英国数学家德摩根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先驱者.20世纪上叶,一些欧美数学家,如卡约黎、庞加莱、史密斯等大力提倡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20世纪70年代,HPM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今天,HPM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新思潮之一.历史考察表明:HPM的学术源流是清晰可寻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转化型犯罪的处罚原则,抢夺转化型抢劫犯罪因行为人主客观表现的变化导致其行为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主客观方面已经超出了抢夺罪的犯罪构成,而符合抢劫罪的构成条件,法律规定以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是为了表明法律对该行为在出现特定情况时更为严厉的否定性评价,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