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暗含着诸多的前提,是一个有阈限的命题。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仅仅限于理论有启迪实践者、拓展实践者认识的可能。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意义取决于理论本身和教育实践工作者两方面的因素,对这一命题简单、肤浅的理解和套用必然使教育实践遭致伤害。  相似文献   

2.
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命题的前提性假设存在着问题。通过对其分析与批判可以看到由于教育理论的丰富性与教育实践的复杂性,简单地说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是不妥当的。这样会损害教育实践更会损害教育理论。应该改变简单、线性的理解,全面深刻地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看当前幼儿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之一,反映出其对于生活和教育关系问题的认识。本文通过对“生活即教育”内涵的探讨,阐明了其与“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以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坚持活动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民主教育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命题,同时它也是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崭新课题。说它“经典”,是因为对这个命题的提出和思考甚至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希腊思想家的教育思想:说它“崭新”,是因为面对今天的世界,民主教育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特别是面对今天的中国,我们重新审视与研究民主教育,  相似文献   

5.
对教育理论功能的审视和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命题存在认识上的偏误和逻辑前提的失限 ,应该深思和追问。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对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启迪与唤醒 ,以及增加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实践智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构成的是一种内在的、间接的、反思性、批判性的关系 ,而不是同一的、对应的、直接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的追问实出于对当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割裂、甚或相互对立的现状而对传统教育理论功能观的一种前提性的反思。其意在说明:不能用简单的、线性的思维看待教育理论的功能以及简单地处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从曹文的反驳来看,当前发挥教育哲学对传统教育认识的前提性反思和批判的功能实在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教育机智,有着厚重的理论渊源,它源于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的论述,得益于舍恩“反思性实践者”概念的启发,成型于范梅南对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关注.在无数的教育故事中,教育机智是教师对教育时机的敏感捕捉,是教师面对教育时机的巧妙反应,更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指向.教育机智的养成需要教师融入教育生活,积累教育理论,反思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思想品德课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9.
对"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命题的盲目认同往往造成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曲解,既不利于教育理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在教育实践中发挥教育理论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认识进行反思,重新审视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功能以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践既是职前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行为方式,也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随着对教育实践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认识,教育实践的意蕴也发生了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的深刻转型.从教育实践意蕴的转型审视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其内蕴应是全程“反思性”实践,其培养理路应是理论认知与实践训练的有机融合,其课程学习的方式应是在实践中的理解、建构与体验,而建立合作共同体是实践取向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宋元江 《小学生》2010,(12):69-70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与精华的体现,而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旧的教学方式,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它主张以学生动手实践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再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习的过程与科学认识的过程相一致,即“实践、认识、再实践”。  相似文献   

12.
教育伦理生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伦理内涵根源于人的未定性。“人之成长”与教育的“共生同构”关系映现了“教育-伦理”生态,教育价值生态和教育实践生态展开了教育的伦理内涵,只有从人的特性出发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伦理内涵,这对于把握“教育-伦理”的生态,理解教育的实质,推进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认识上,有人庸俗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理解,把在哲学层面上的理解简单地运用于实践层面,从而导致庸俗化倾向,即认为教育理论应具有可操作性,让实践工作者“拿来即可用”“一用即显灵”。教育理论的首要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认识问题,而不是处方式地去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距离,是由理论自身的特点造成的。理论如果不超越现实,就不可能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认识,不能忘记教育理论的层级和类型差异。不同层级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很不相同,操作层面的理论是为了…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教育实践工作者运用一种常识的思维方式看待教育中的问题,这就导致他们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也是一种常识性的认识。这种常识性的认识对教育理论的贯彻与实施是极为不利的,它也会阻碍教育改革的进行。鉴于此,教育实践工作者要转换思维方式,用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正确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试论教育理论的特性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教育理论特性的理解有助于认识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教育理论的依附于特定个人、概括抽象、系统综合以及超越时空的四点特性 ,使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既不能无视教育理论的存在 ,又不能作过分的夸大渲染。教育理论的作用只能是相对于教育实践而言 ,它是对过去的教育实践的反映 ,是认识现时的教育实践的方式 ,是设计未来的教育实践的一种蓝图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教育实践工作者运用一种常识的思维方式看待教育中的问题,这就导致他们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也是一种常识性的认识。这种常识性的认识对教育理论的贯彻与实施是极为不利的,它也会阻碍教育改革的进行。鉴于此,教育实践工作者要转换思维方式,用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正确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教育概念的理解,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难点。对教育概念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着教育实践。本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概念的主流认识,运用矛盾运动的观点,通过宏观的教育与社会层面、中观的教育与受教育层面以及微观的(学生)个体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层面的讨论,当代国外有关教育概念在认识上的分歧与变化,提出了关于教育的四个命题,并认为发展性、动态性、多样性,是教育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摘     
“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命题的要义有二:第一,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意义在于“指导”,对教育实践提出具有规范意义的、积极的建议和主张;第二,教育理论的“指导”对教育实践的顺利发展而言必不可少,教育实践必须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从上述含义看,这一命题至少存在如下偏差。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教育经验”是教育实践者的创造,可以分为经验性的教育认识和经验性的教育方法;所谓“理论的高度”其实就是理论的标准。“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是要把经验形态的教育认识和方法转化为教育理论。这既是我们教育生活中的老生常谈,也是一个需求高阶思维的问题,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均有关联。具体来说,教育实践的发展需要有意义的经验性教育认识和教育方法通过理论化在实践层面推广;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建设和发展则需要我们对本土教育经验进行理性处理,以使关于教育的普遍性认识和方法在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20.
发展性、动态性、多样性——对教育的重新理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难点。对教育概念的不同理解 ,直接影响着教育实践。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概念的主流认识 ,运用矛盾运动的观点 ,通过宏观的教育与社会层面、中观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层面以及微观的(学生 )个体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层面的讨论 ,结合当代国外有关教育概念在认识上的分歧与变化 ,提出了关于教育的四个命题 ,并认为发展性、动态性、多样性 ,是教育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