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抒写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白先勇将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相结合,把特定年代中国人的种种悲欢离合之情升华到文化的高度进行审美观照,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使当代中国文学拥有了一个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的所有作品都饱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浓乡愁,从早期作品中表现出的对故乡人、事的怀念,到赴美留学期间创作的“纽约客”系列小说中对处于异质文化笼罩下的华人内心文化冲突的关照,再到《台北人》中对故园的眷念,对传统文化式微的惋惜,到现在对重现昆曲繁荣的热衷,文化乡愁一直伴随着他的生命旅程。  相似文献   

3.
在白先勇后期小说创作中,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最能体现白先勇文化乡愁中激发的命运意识。作者塑造的失根的老派与无根的新派两类知识分子形象,虽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他们最终都指向了一种永恒不变的追求,那就是坚持对传统的信仰,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根。在文化的渐染中知识分子完成了自我意识的反思,并在反思的同时踏上了精神返乡之旅。  相似文献   

4.
对传统的回归与认同,使白先勇的作品日趋成熟。白先勇曾信心十足地说道:“对西方文化的追寻、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这两种思潮融合,我想就会有一个新的文学局面出来。”本文就白先勇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来探讨他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5.
在孤悬海隅和自我放逐的历史背景下,台湾现代派小说中的乡愁意识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乡愁文学所能昭示的意义。孤绝感受和乡愁情结互相绞绕,又互相设定限度,共同呈现着被放逐者的心灵症候。白先勇小说中畸变离散的"纽约客"、"台北人",聂华苓、於梨华笔下孤独无根的人物系列,七等生、马森作品中的游荡者,均在不同向度显示出现代派小说中乡愁意识的脉动,共同塑造着这一时期文学的现代性风貌。  相似文献   

6.
小说《游园惊梦》是白先勇将昆曲与文学高度融合的一部作品,对昆曲这一舞台艺术兼文学经典的巧妙运用,使小说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并使其表现出更深刻的主题内蕴。白先勇是将传统文化与文学融合的典型,通过研究昆曲,有利于深入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并由此看到传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引起人们对日渐式微的昆曲艺术的关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审视。  相似文献   

7.
毛泳洁 《文教资料》2012,(27):76-78
近十年来,大陆学界对白先勇的研究更加丰富与深入,以"人"为本的研究角度拓宽了研究视域,白先勇与地域文化(特别是上海文化)的关系、与其他作品的比较以及白先勇作品的改编研究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这中间也许透露出白先勇小说研究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白先勇和张爱玲同为中国20世纪优秀小说家,二人都具备强烈的悲剧意识和悲剧文化心理,都深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其作品总体上都呈现出“苍凉”的审美境界。但是,他们的悲剧艺术却形成鲜明的对比:白先勇体现的是悲天悯人,张爱玲则是恐惧冷酷;白先勇割舍不掉文化乡愁情结,张爱玲则显示出对文化的超然态度;白先勇在中西交融中倾向民族感伤的古典美,张爱玲则显示出对世界性存在思考的知性美。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的回归与认同,使白先勇的作品日趋成熟。白先勇曾信心十足地说道:“对西方文化的追寻、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这两种思潮融合,我想就会有一个新的文学局面出来。”本文就白先勇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来探讨他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白先勇的《台北人》中的十四个短篇,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相异,每篇能独立存在,可称得上是上流的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者自觉地将传统的、现代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台北人》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学对白先勇这位现代派小说家的影响是巨…  相似文献   

10.
同性恋是人类历史文化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同性恋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中进行了不同层次的主题探索。文章认为白先勇同性恋作品的主题探索是现当代同性恋作品创作和研究的桥梁,其重要价值在于确立并升华了救赎意识,为同性恋者寻找一条通往光明的出路。文章运用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缕析作品,认为作品从集体救赎到父子关系的周合确立了救赎意识,显示了白先勇向传统寻求和解的途径;其次宗教式的人道主义关怀和愉悦的书写笔调完成了救赎意识的精神升华。文章最后指出,救赎意识的确立和升华反映了"迷惘的一代"性观念的变化与矛盾以及新的道德文化重建过程的曲折与成型。  相似文献   

11.
对促请对象的选择及对所托之事的请求,流露出王质夫对突出李、杨之事爱情份量的期冀。《长恨歌》是白居易特定心理定势作用下的产物,受悲剧性恋情的影响,在创作《长恨歌》时,白氏自然会选择与其心境相吻合的视角来观照李、杨之事。矛盾性自评的谜底表明,《长恨歌》并非一首讽谕诗。白居易以归类的方式重申了对自己作品的定性,为我们坦然将《长恨歌》看作爱情诗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白先勇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与他丰富、曲折的童年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童年经验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和承受,母爱的丧失,疾病体验,手足之情,家道败落,生活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白写饮酒和关涉到酒的诗,占了他现存全部诗作约1/4,酒成了他诗歌创作的题材和人生的组成部分,并且饮酒和写诗相得益彰。李白一生为什么对酒十分喜爱,在《月下独酌》诗里阐明了他的理由和观点。  相似文献   

14.
著名作家白桦一生命途多舛,然而,不管经历怎样的艰难坎坷,他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改,对真理、对正义的孜孜追求始终不改,对至真、至善、至美的深切呼唤始终不改,对一切假、丑、恶的犀利剖析和尖锐抨击始终不改。这是白桦文学一以贯之的生命底色和最为宝贵的精神品质。他的作品扎根于现实土壤,饱含苦难与忧患,又涌动着青春的激情和浪漫,既是思想者的孤独道白,也是大爱者的深情倾诉。  相似文献   

15.
当代短篇小说家刘庆邦深怀着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挚爱,描摹出了家乡本土文化中深层次的美感。尤其是女性题材,更占据他作品中的重要位置。通过对刘庆邦女性题材作品的剖析,揭示其中的少女形象在传统、闭塞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16.
余光中作品中胎记般不可磨灭的中国情结,来自于他对故乡故土的眷恋与追慕;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与坚守;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依,并贯穿于他大半生的创作之中。其用心编织而成的“中国情结”,将作者眷恋祖国母亲之心与母亲思念儿子之情不可分离地紧紧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余光中是一位擅长表现乡愁的作家 ,解读他那些盛满乡愁的作品 ,可以领略他赋予乡愁的丰富多彩的内涵。对童年生活的追忆 ,对爱情、亲情、生命和死亡的眷恋 ,对故乡的思念 ,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共同构成了乡愁文化的主线。余光中通过他的乡愁倾诉着对祖国大陆的一片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18.
月人先生是在长安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当代著名词人.对月人先生的自寿词作历时考查,可以感受到创作主体对于时间流逝、社会责任、生命价值的追问与思考,这其中更多是他对词的“痴”和对传统文化的“专”.尽管创作时期不同、感情基调不同,却表达了作家对词学的痴迷、对于人生的坚定、对待事业的热爱.  相似文献   

19.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早期创作从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受到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但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他开始步入坚实的传统文学沃壤,传统文学对白先勇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忧世情怀,也在人物、形象塑造、气氛渲染、意境营造及小说的语言等诸多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民国时期文化界致力于传统文化典籍整理的杰出学者,他专注于古籍的爬梳整理工作,以个人有限的精力,孜孜不倦地整理古籍达二十多年,辑校、整理了大批优秀文化典籍。对传统文化挥之不去的感情,对民族文化发展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的残酷及个人精神的苦闷,是鲁迅致力于古籍整理工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