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目前的闻一多研究已经进入到全面开放阶段.无论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的目的,都从过去的相对单一转变为多元.虽然某些方面如闻一多最终政治思想的转变乃至闻一多格律诗理论倡导及其创作实践的价值遭到质疑.但这从另方面看正说明时代的进步却并不影响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学术史以及思想史上的地位.相反,无论对其肯定还是对其否定者,又都尊崇他的高洁人格并围绕其人格阐发各自的"文化"倾向.这虽然成为研究者寄托自己理想的一种兴象,但这正表明闻一多所具有的影响和魅力.闻一多在诗作、诗论以及学术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这就必然使闻一多研究走向世界并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在针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时,总是将其文和其人相结合.其实,作为人们研究对象的闻一多,其诗作、诗论与杂文等,也都是其方正人格的表现.闻一多凡事追求完美和极致,由于其人格建立在高洁的基石上,因此,他之由绅士转变为斗士,就不是政治家的政治表现,而是坚持正义、寻求真理的知识分子行为.所以,其方正人格的"绝唱"又使其诗作诗论乃至杂文的品位得到彰显.闻一多虽然失去了宝贵生命,但正因为他有"道",所以无论其诗作、诗论还是人格,都能获得圆满和永生.  相似文献   

3.
葛南楠 《文教资料》2008,(28):186-189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时闻一多诗歌的研究为对象,从对它的艺术特色、意象、形式等的分析;从中国传统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对闻一多创作的影响以及他对中西文化的态度:从闻一多的爱国诗和爱情诗的思想内涵;从闻一多与郭沫若、徐志摩等重要诗人的比较等四个方面,对这近30年来的闻诗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作家.他出生在楚国故地,受过良好的教育,研究过屈原的楚辞,深受其作品思想的熏陶和高尚人格的影响.闻一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以死抗争的大无畏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在学术研究中以国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他的研究是基于对国学的情感态度而展开的,其情感态度包含了他对国学的价值评判.而闻一多对国学的情感态度经过了从赞美到怀疑、从客观研究到彻底批判的演变过程,这正对应了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之于国学价值取向的四种态度,即"信古"、"疑古"、"释古"、"批古".闻一多的国学态度在现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其中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当下的文化选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同为清华学子并均曾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和朱湘,他们具有共同诗学追求,诗作也彰显共同特征。但因为《死水》和《采莲曲》的排版问题,孤傲的朱湘竟和闻一多决裂并对其诗作酷评。比较他俩的终极归宿,前者投水自尽,后者被国民党暗杀,虽然他们死之悲惨相同,但悲剧蕴含的价值却迥然有异。朱湘为个人生计奔波绝望自尽,虽然是社会对他不容,但这责任,纯属其性格造成。因此朱湘之死,归根到底属个人悲剧,性格悲剧,留给后人反思。然而闻一多却不然,他是诗作诗论与人格凝聚成多维一体的方正和圆满,是用生命蘸着鲜红血液,写就一首中国历史上最华美最璀璨诗篇。闻一多属时代悲剧,英雄悲剧,因此被后人敬仰。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早年接受基督教的洗礼,有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又是他人格的特定表现,所以他后来虽然抛弃了基督教的信仰,却又先后信奉“艺术”、“创造”和“人民”,始终保持了信仰者的心理形式。闻一多需要有一种远超出个人存在价值的精神尺度,使他能在遭遇挫折时通过确立新的人生目标来规避消极情绪的影响,而当他认准了新的方向后又能坚毅地前行,在危急关头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信仰者的心理构成了闻一多性格极为重要的部分,影响了他在关键时候的人生选择,决定了他在重要问题上的政治态度,从而使他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研究日益走向深入和全方位化,成果迭出。对作为诗人的闻一多,国内研究甚多,但我们思考还不够全面、不够细致,应更深入地从创作思想、主体心态等方面研究闻一多的爱国诗、爱情诗;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闻一多研究乃至学术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亟需更多的具有坚实文化根基、学养深厚的中青年学者参与。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因不能适应环境最先是由外转内,在学术领域艰难跋涉并取得巨大成就。但他在内外的道路上转了一圈,最终又由内转而向外批判古典文化和现实社会,敢于开方根治那病入膏肓的社会。他虽没有完成一部诗的史,却用生命完成一部史的诗。他这钻进去欲发扬光大但却刳其肠肚的学术研究征候,更值得深刻研究。对闻一多学术研究的征候也要反思,因为他后期的学术研究虽然向了善,但有时却失了真,背离了学术研究的宗旨。虽然我们不能诟病闻一多后期的立场坐标发生转变,因为他是站在人民立场为当时政治服务而对过去进行清算的。但闻一多从求真到求善的注重功利的研究,而非新的学术发现的现象,却给人以两个启示:第一是学术研究如何避免偏离其宗旨,即学术研究如何始终围绕求真的方向。第二是怎样为学术研究创造良好环境,使研究者不致偏离学术方向或宗旨而单纯求善。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的新诗理论与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当前诗坛理论与批评的不正之风,对闻一多的新诗理论与新诗批评进行了研究,指出闻一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批评上,都不随波逐流而采取实事求是态度.他注重新诗的艺术质量,力促新诗的艺术建设;他注重新诗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地方特色的建设;他提出新诗格律理论并领导新诗格律运动.所有这些,对于新诗艺术建设的功绩是不可估量的.他严肃认真的实事求是的理论与批评精神、态度、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学习与效仿.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的诗歌之旅,始于旧诗,更为新诗,归于新诗格律化。其《诗的格律》旨在匡正时弊,救治新诗,于新诗格律化有倡导之功,惟其言说属急就章,缺少学理的缜密。其后,中国新诗格律化继续探索前行,却是道阻且长,至今尚未走出困境。在中国新诗格局中,自由诗与格律诗各有所长,将会长期共存。人们期待中的现代格律诗的几种主导体裁应该是:古典加民歌式的三顿体,突破古典和民歌的四顿体,以及歌词体。  相似文献   

12.
杨庆鹏 《培训与研究》2009,26(11):8-9,12
作为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闻一多的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所接受的早期教育,特别刻苦的治学精神,他诗人、学者、斗士"三位一体"的身份,他对现代理论的造诣,他艰难坎坷的人生历程成就了他的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是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研究“楚辞”,因其特殊的专业背景、人生经历、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往往得出一般传统学者讥讽的“可怪之论”,如“屈原死在怀王入秦以前”,“屈原是‘文学弄臣…,“屈原是‘人民’的诗人”。然而,正是“楚辞”研究,最能彰显闻一多的学术个性。  相似文献   

14.
人们往往比较关注闻一多留美期间以及回国以后这两个阶段的诗歌创作,而对其在清华读书时期的早期新诗创作重视不够,理解存有偏颇。有学者认为其早期新诗的总体特征是带有初涉人生、初入宇宙的孩童在睁开婴儿般的双眼时的新奇、神秘、欢喜的色彩。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儿童眼光、儿童心理、儿童情趣并不是闻一多早期诗歌所要表现的终极内容,而只是诗人观察与感悟外在世界的一种独特方法,是诗人把握与表现社会人生的一种思维范式和艺术技巧。艺术化地抒写人生感悟,是闻一多早期新诗创作的基本特色;同时他的部分诗歌作品也带有明显的理性过胜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对民族深厚的爱造就了他的宽容,不以苛刻的眼光去要求国人,而以宽大的胸怀去容纳。以此为基础,他把宽容博大的爱融入诗歌、杂文等,为现代文学筑起了一道瑰丽的风景,更用自己的生命为民族之爱做出了最伟大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现代学术史上,闻一多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对<诗经>做了综合研究.他在研究中,以一个诗人、艺术家独特的眼光,从构图美的角度分析<诗经>中的人物形象和优美意境,揭示了<诗经>的本质特征--审美特征,取得了卓越成就,为<诗经>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推动了<诗经>研究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对杜甫在人格和艺术技法上进行了有意识的继承,并实施了成功的现代化转换。闻一多成为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现代杜甫,成为了影响深远的爱国诗人和新诗革新家。对于新诗如何在寻求新变中接通与中国诗歌的几千年之常,闻~多的实践具有诗学价值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是现代新诗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大诗人。他的早期诗歌具有强烈的唯美主义色彩,后以唯美主义接纳象征主义。“格律”实验对匡正白话诗流弊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过度地局限住语言的形式领域内。他的诗歌实践能在中西文化的广大视域中展开,但是保守的民族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向现代性的掘进。闻一多新诗实践的成就与不足留给我们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把"幻象"视为新诗的内在质素,闻一多谈"幻象"常常用意象来表述,其创作的意象大致存在两个有机联系的系列,即"红烛"系列和"死水"系列,体现着不同的审美特征。闻一多新诗形象所构建的幻象,包含着观念的具象、描叙的事象、诗人的心象、自然的景象和戏剧的场景等。闻一多新诗的幻象创造提升了中国现代新诗的艺术水平,推动新诗进入新的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