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何以“三贴近”为切入点,推进党报的新闻改革,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这是一项重要任务。 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古城南京遭遇了37年来未见的高温酷暑。《南京日报》以此为契机,适时推出了“党报酷暑‘三贴近’新闻实践”活动。时间不长,却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关领导批示认为,酷暑”三贴近”新闻实践活动好,做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在某种程度上,媒体竞争已经成为新闻策划水平的较量。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媒体在市场上的地位。《南京日报》作为一张省会城市党报,自今年3月21日改版以来,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探索党报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下功夫,在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年七八月间《南京日报》组织的“酷暑‘三贴近’新闻实践”活动,不仅赢得了南京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也赢得了百姓的赞扬。新闻策划的关键是对新闻资源的有效配置、整合,通过一个…  相似文献   

3.
2002年底,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这是全国第39家报业集团。集团的成立,标志着南京日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2003年12月22日开始,《南京日报》实施了集团成立以来的新一次改扩版。这次改扩版从启动之日起到今年3月30日,报纸由原来的16个版扩为32个版,3月30日以后又扩为40个版,分成A、B、C、D四叠。这次改扩版,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实践‘三贴近’,创新走市场”,并且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12个字印在了报眼上。以新闻立报,提高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传媒竞争,说到底是新闻的竞争,是新闻质量的竞争。党报的创新,从理论、观…  相似文献   

4.
去年12月22日,《南京日报》以“实践‘三贴近’,创新走市场”为指导思想,实施改扩版。这次改扩版,是南京日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从启动之日.起到今年3月30日,报纸由原来的16个版扩为32个版,3月30日以后又扩为40个版,分成A、B、C、D四叠。改扩版后的《南京日报》,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12个字印在了报眼上。  相似文献   

5.
朱芳 《新闻世界》2010,(9X):F0002-F0002
为深入开展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和大练兵活动,贯彻落实省领导“践行‘三贴近’、落实‘三深入’”的指示精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于8月28日组织所属8家媒体20多名年轻记者,深入六安革命老区,开展“驻村一日”活动。  相似文献   

6.
2005年三夏时节,邯郸日报社为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落到实处,委派邯郸日报、邯郸晚报、中原商报3名年轻记者,组成采访小分队,冒着酷暑炎热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恳谈交心,连续推出“三夏时节看‘三农’”系列报道。通过这次报道活动,我们从中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坚持“三贴近”  相似文献   

7.
南宁日报社记者践行“三贴近”走进百乡镇采访 为不断深化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广西南宁日报社开展“践行‘三贴近’走进百乡镇”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活动从8月9日开始历时3个月,报社组织3个新闻采访小分队深入全市12个县区102个乡镇进行采访。开展这一采访活动的目的在于:积极倡导和鼓励采编人员深入到基层、到生活、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8.
杜月波 《新闻世界》2012,(10):164-165
追溯黄色新闻的历史渊源,尽管黄色新闻的“不是’’被挞伐,但其‘‘精神”理念为近现代各种媒体形式所继承和仿效结合今天的新闻实践活动,重新认识黄色新闻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新闻战线》编辑部与无锡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征文,近日评选揭晓。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2篇):以“三贴近”创新报纸理论宣传李磊明实践“三贴近”创新走市场——《南京日报》新一次改扩版感悟龚惠民二等奖(3篇):以“三贴近”攻克顽症——给新闻报道“假大空”现象开“药方”陆应铸记者的生活场也要实现“三贴近”张培成从三篇获奖作品谈新闻评论的“三贴近”杨润三等奖(5篇):将“主旋律”与“三贴近”结合起来黄敬捷坚持受众本位:落实“三贴近”的题中之义孟彦关注公众赢得认同——“三贴近”是改进经济报道的正…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新闻宣传要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李长春同志去年8月在一次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深入生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我们在学习中一致认为,这是以胡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开展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和大练兵活动,贯彻落实省领导践行‘三贴近’、落实‘三深入’的指示精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于8月28日组织所属8家媒体20多名年轻记者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来,我们在新闻改革中一直强调“三贴近”,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宣传的实效,真正发挥出新闻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新闻事业的使命。对此,新闻界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是可喜可贺的。不过,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到现在为止,大多数人只注重了内容上的“三贴近”,并未对形式上的“三贴近”引起足够的重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新闻内容做到了“三贴近”,但语言死板枯燥、可读性差,写作手法单一、陈旧、老套,新闻的感染力、影  相似文献   

13.
学艺札记     
听到几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新”和“闻”一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一词,取得很好。”他说:“新闻,新闻,一要‘新’,二要‘闻’。“所谓‘新’,是说新闻必须有新东西:新闻要反映新事物、新人物、新气象、新风尚。“所谓‘闻’,是说记者要‘多闻’,要‘耳闻八方’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在今年年初制定《新华社2003年新闻业务改革实施要点》,确定今年新闻业务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开展新世纪第一场‘业务练兵’,使新华社的报道形成崭新的文风,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华社党组提出,要用一年的时间,开展“业务练兵”活动,通过深入基层贴近实际的调研、提倡报道形式的多样化和写作风格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周强 《新闻通讯》2009,(9):20-21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新闻宣传坚持“三贴近”的精神,交流江苏省媒体坚持“三贴近”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省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江苏省记协于6月19日在昆山市召开全省坚持“三贴近”、杜绝假新闻座谈会。省、市有关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和记者共5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古人对超越某种境界的描述。“记者换位看湘鄂”不仅对两省经济工作思路进行了一次“换位看”,而且对新闻业务也是一次新的体验。两省两报记者迥然不同的写作风格,彼此各有长处。应当说,各自都有创新,都比原来惯常的新闻写作方式有所突破。两报记者在这次活动中都认识到了,适应“三贴近”要求必须努力做到主动创新新闻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楚天都市报“阳光求职行动”成功地为8000余人找到工作。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周年丰同志在有关材料上批示:“楚天都市报在非常时期做了一件好事,是本集团实践‘三贴近’的一个范例。”本刊特登载下文,旨在为媒体实践“三贴近”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摄影记者深入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拍摄出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受到广泛好评。但目前来看,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迫切需要摄影同仁深入“走转改”,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保证新闻摄影的真实准确、增强新闻摄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自从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青岛城阳广电中心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新闻工作者秉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深入基层、深人群众,真正将笔触放在基层,把镜头瞄准群众,推动了“走转改”活动扎实有效深入地开展. 周密部署,走得深入 “走基层,才能知道‘依靠谁’;转作风,才能知道‘我是谁’;改文风,才能知道‘为了谁’.”  相似文献   

20.
现象类稳态新闻的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家梁衡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解释说,“实践中,我发现报上登的新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发生的,如昨天召开了某个会议,哪个要人来访,发生了某个案件等等,这些事时效性较强,可以叫‘瞬间新闻’,‘显性新闻’,稍纵即逝”。“与‘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