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华  蔡尚伟 《新闻界》2005,(3):94-94,96
本文作者此前提出的“西部电视特区论”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但其中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西部电视特区论”即等靠要思想。本文从剖析将两者等同的认识误区入手,通过对“西部电视特区论”这一观点产生的环境、“西部电视特区论”的核心与特区精神、“西部电视特区论”与两个大局论的关系逐一进行阐释,以澄清西部电视发展理论中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2.
CCTV-12套(西部频道)从8月19日至12月12日推出第一次大型活动——“西部宣传周”。该活动是西部频道联合西部12个省(区、市)和湖南湘西、湖北恩施苗族土家族,吉林延边朝鲜族三个自治州,将用四个月的时间,对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电视人以西部特有的热情迎接着此次历史机遇,但就目前西部电视业所具有的实力,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中外观众全面准确地展示西部风貌、介绍西部文化、弘扬西部精神,迅速提升西部的整体形象,还存在一定困难。中央电视台以其雄厚的实力稳居中国电视媒体之首,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担当着相当重要的历史角色。如果在中央电视台开办一个“西部频道”,以央视的实力为强大后盾,以西部各地方台的配合为必要保证,着力宣传介绍中国西部,那么上述问题不但可以得到解决,而且西部各台…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大力宣传西部大开发,宣传西部地区的档案工作。中国档案报组成“走进西部”采访团,对西部12个省区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5.
韩鸿 《新闻界》2005,(1):37-38,40
2004年,“变脸”、“洗牌”、“推销”、“整合”成为省级卫视频频出镜的关键词,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湖南卫视纷纷在各地游走,举办各种各样的“推介会”“研讨会”,掀起了省级卫视新一轮的“定位”大潮。东方卫视“新闻立台”,湖南卫视则“娱乐中国”,安徽卫视继续“剧行天下”,以各自的特色来抗衡央视的垄断。在西部地区,贵州电视台继续向“西部黄金卫视”挺进,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帷幕的拉开,“西电东送”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旋律,贵州电力“十五”发展计划正在加快实施,贵州省电力公司已制定计划从今年起8年内,每年都要新增发电200万千瓦。目前全省已达到800万千瓦,2005年要达到1300万千瓦,到2010年要达到2300万千瓦。从第一批、第二批“短平快”项目紧锣密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市报人》2004,(10):24-24
7月29日至8月2日,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广西等省、自治区的28家报社的社长、总编辑及代表,云集被称“中国凉都”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参加了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在这里举办的“西部地市报业发展论坛”会,就西部地市报如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迅速做大做强西部地市报业的议题进行了广泛有益的研讨。与会代表交流了办报与经营的经验,介绍了企业改革改制的作法,以及区域性经营联盟的最新信息。  相似文献   

8.
“三线”建设:西部工业文明的曙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五”时期,我国将苏联援建的“156项目”中相当一部分放在西部,使过去几乎没有工业的西部出现了一批轻、重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结束的“三线”建设,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布局的又一次“西进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书写下不容淡忘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张兴 《新闻窗》2010,(1):15-17
上世纪最后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项东西部资源重新配置实现“双赢”的重大决策;这是西部追赶东部.告别“富饶的贫困”干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0.
在友人的力荐之下.最近陆续看完了12集的《正大综艺》系列节目——“走进西部”。片中展示的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舞蹈,五光十色的少数民族服饰.引人入胜的少数民族风俗,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至有关西部广袤地域、风物特产、民居建筑、历史沿革等古老而神奇的传说,统统汇聚成浓郁的西部风情扑面而来,其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建立“西部图书馆学”的建议,指出建立“西部图书馆学”的必要性,分析了“西部图书馆学”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帆  孙欢  任然 《大观周刊》2012,(20):149-150,116
2003年6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财政部、人事部等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迄今为止.“西部计划”已走过了8年的风雨历程,八年来,这项计划在党中央、国务院、共青团、教育部、财政部等的支持下,在各高校以及大学生志愿者的努力下.取得了辉煌成就。一项政策的成功运行,离不开政策系统中各要素的配合,需要子要素与整体目标的高度统一.本文正是基于政策系统的视角,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放到政策系统中,分析这项政策运行的主体、客体和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被本届政府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这既是“三农”发展的幸事,也是中国东西部经济实现平衡发展的幸事,还是中国传媒市场拓展的幸事。“三农问题”在西部最为突出,如果西部“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了突破点,那么中国的“三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解决“三农问题”的伟大战略中,我国传媒业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4.
去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后,上海、广州、北京、福州、深圳等东部发达地区的新闻媒体,香港及国外一些媒体记者相继进入宁夏、银川采访。西部大开发的舆论氛围正在形成,宣传报道逐渐升温。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使西部地区图书馆处在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它既面临着各种发展的机遇,又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鉴于此,五年前,本人第一次提出了建立“西部图书馆学”的概念。本文对10种与西部图书馆学密切相关的重点图书馆期刊中的关于西部地区图书馆工作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类,总结了五年来西部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在研究和部署“西部大开发”报道时,我们要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握舆论引导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与西部消除“能力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中国西部地区“能力贫困”问题相当突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本文就图书馆在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健康生存能力、接受教育与获得知识能力、经济发展能力以及社会认知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0月20~22日,“2000·中国西部论坛”在成都召开,1700多位代表、170多家海内外媒体、540多名记者齐聚成都。论坛已落下帷幕,回顾其间的新闻大战,分析都市报纸如何报道国际盛会,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所谓都市报纸,指晚报、都市报、商报、早报等城市报纸,它们都是以普通市民为读者对象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西部面对“数字鸿沟”应注意消除观念上的误区,理性地跨越数字鸿沟.政府和教育机构要着实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设。师范院校图书馆要注意抓住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数字机遇”,消除信息孤岛,促进资源共享,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十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十五”期间,高陵县档案局(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服务,开拓创新,在局(馆)班子的带领下,全局上下团结一致,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全面提升了档案工作水平。回顾过去的五年,可谓有酸有甜,有苦有乐,我们采摘了其中的一些亮点,以展现高陵县档案工作奋斗、创新、发展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