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活机动,横向穿插,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互补互促,让教师的主导作用贯串在动静各个环节,使几个年级同时传递信息畅通无阻。“动中求静”是直接教学中学生活动形式的需要,也是教师对处在自学的年级进行必要穿插辅导的需要;“静中有动”是在间接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辅助手段,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作业量多少、难易度不当、情绪上好坏等阻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 ,那种停留在仅仅传达知识的教学方式 ,是很不符合数学教学的根本要求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辩证思维在中学数学中的体现。一、动静的相互转化动和静是事物状态的两个侧面 ,它们相比较而存在 ,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在数学的解题中 ,可用动的观点来处理静的数量和形态 ,将常数看成是变数的取值 ,表现为以动求静 ;也可以用静的方法 ,如用一个方程表示动点的轨迹 ,用一个字母代替无限的、变动的取值等 ,处理动的事物。1、静转化为动例 1,求与已知圆x2 +y2 - 4x - 8y +15 =0相切于A(3,6 …  相似文献   

3.
崔同沛同志在《复式教学“动”“静”观》(载《江苏教育》小学版去年十月号上)一文里,就复式教学中的动静搭配问题提出了一个观点:“动”是为了“静”。这个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崔文谈了五个问题:一、“动”为了“静”,二、“动”中见“静”,三、“静”中求“动”,四、“动”“静”互补,五、  相似文献   

4.
动态问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1.“化动为静”,了解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画出变化中的不同图形,并逐一研究;从动点、动线到动形,从移动、折叠到旋转,从运动变化(动)中寻求图形间(静)的位置关系.2.用动态思想,“动中求静”,抓住运动变化中的“不变量”、“不变图形”等为“向导”,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5.
函数的零点是函数与方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二分法思想等.函数的零点不仅是高中数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而且能够体现着以动制静,静中求动的辩证思想,所以成为高考的热点、重点.1.个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终极关怀应当是人的生命,因为只有生命才是人最根本的东西.人的生命在时间上具有双重结构:生物体存续的时间和生命体验的时间.在通常情况下,这两种生命时间并不是一致的,生物体存续时间长的人,不等于他的生命体验时间也长;生物体存续时间相同的人,在生命体验时间上往往差距很大.人的生命的长短,重要的不在于生物体存续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生命体验时间的长短,只有生命体验的时间才是生命的本真时间.人的生命在内容上也具有双重结构:本真内容和非本真内容.有为之人是在实中求实、动中求动、刚中求刚,但这并非生命的本真内容.老子是在虚中求实、静中求动、柔中求刚,这才是生命的本真内容.生命是一个动态过程,虚中求实、静中求动、柔中求刚就是生命本真的动态过程.生命的本真时间和本真内容只有在无为的条件下才能获得,因此,无为是生命的家园.  相似文献   

7.
探索图形的运动变化问题,首先要有对几何元素的运动过程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不管它是点动、线动还是面动;其次,要善于借助动态思维的观点来分析,不被"动"所迷惑,从特殊情形入手,在变中求不变,动中取静,抓住静的瞬间,以静制动,把动态的问题转化为静态的问题来解决.具体来说,就是抓住"动"与"静"之间的联系,理清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如数量关系、函数关系、位置关系等,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找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动态几何问题是关于几何图形存在动点、动图形等方面的问题。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创设一个由静止的定态到按某一规则运动的动态情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动中窥定,变中求静,以静制动,从中探求本质、规律和方法,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搞清图形的变化过程,正确分析变量与其他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要善于探索动点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抓住图形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东西;必要时,多作出几  相似文献   

9.
数学中的动中求静是指:在某些图形因素或数量关系变化时(即动),隐藏在图中某些图形因素或数量关系保持不变(即静).挖掘这些静的因素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以2009年高考试题为例赏析.  相似文献   

10.
由图形中的一个或多个动点沿射线、线段或弧线运动,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就是动点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本文试就由图形的面积引发的函数关系举例剖析如下,供参考.一、由一个三角形的面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能够对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相伴随的数量关系、图形位置等进行分析探究,学会寻找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并借助三角形有关的知识点来解答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点问题中的动中求静,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解决动点问题的实质是变动为静、寻找不变的量。使学生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体会归纳总结的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体会方程思想、  相似文献   

12.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函数揭示了运动变化过程中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立体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元素若处于运动变化状态时,相关元素的定位、定性、定量及其相互间关系比较复杂。从辩证思维的角度考虑,动与静是相对的,通过对题目信息的发掘、调整,动中求静,以静制动,不失为处理立几动态元素的良策。  相似文献   

14.
动态几何问题就是在三角形、矩形、梯形等一些几何图形上,设计点动或图形动,并对这些图形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相伴随着的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等进行研究考察的一类问题.动态几何型问题常常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数形结合,有较强的综合性,它常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创设一个由静止的定态到按某一规则运动的动态情景来呈现,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动中窥定,变中求静,以静制动,从中探求本质、规律和方法,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几何图形运动问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和重点,这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面),或整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中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解这类问题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动态思维的观点来分析,不被“动”所迷惑,从特殊情形人手,变中求不变,动中求静,抓住静的瞬问,以静制动,把动态的问题转化为静态的问题来解决.从而找到“动”与“静”的联系,揭示问题的本质,发现运动中的各个变量之间互相依存的函数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下面分三类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动态性变化题,由于其综合性强,考查范围广(既能考查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又能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运用水平),因而成为近几年各省市中考试卷中的常见题型.解这类题的策略是:把握运动规律,抓住特殊位置,静观其变,在动中求静,一般中见特殊,看准其实质,击中其要害.  相似文献   

17.
绘画是凝固了的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它寓动于静,通过孕育性的瞬间来暗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在静默之中所产生出来的巨大的感人力量,从而体现出造型艺术中的动、静美。在静物画中,这种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艺术中动与静的辨证关系在这里得到了最典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在求轨迹(轨迹方程)的问题中,动点或动曲线的变化因素很多,解题方法也变化多样,但在某些轨迹问题中,若注意到运动变化中的不变元素,往往可以达到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功效.本文以举例的方式加以探讨,希望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蒋家明 《中学教研》2005,(11):16-18
立体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元素若处于运动变化状态时,相关元素的定位、定性、定量及其相互间关系常常比较复杂.从辩证思维的角度考虑,动与静是相对存在的,通过对题目信息的发掘、调整,动中求静,以静制动,不失为处理立几动态元素的良策.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的<江雪>是他在永州长期苦闷、抑郁心情下的向山水寻求精神寄托的真实写照.诗中一切景物都被定格在静的氛围中,这种"静"使人感到不安,有一种跃跃欲动的感觉,在"静"的背后蕴含着强烈的生命的律动.动与静的对立构成了江雪的主要骨架和意蕴.诗人运用恰当的手法让表面的静与内在的动互相渗透,动静交融,体现了<江雪>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