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造型教师认知特征:满腔热情的求知欲创造型教师之所以能够满怀信心地给学生劝告、指导、说理和教诲,并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是因为他在认知上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尊重和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既是创造型教师强烈求知欲的表现,也是创造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创造型教师的强烈求知欲望还表现在勇于自我否定。创造型教师决不固执己见,固步自封,不让学生批评。二、创造型教师的才能特征: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教师的创造才能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能够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情…  相似文献   

2.
一、创造型教师认知特征:满腔热情的求知欲创造型教师之所以能够满怀信心地给学生劝告、指导、说理和教诲,并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是因为他在认知上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尊重和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既是创造型教师强烈求知欲的表现,也是创造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创造型教师的强烈求知欲望还表现在勇于自我否定。创造型教师决不固执己见,固步自封,不让学生批评。二、创造型教师的才能特征: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教师的创造才能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能够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文摘荟萃     
文摘荟萃创造型教师的特点一、创造型教师认知特征:满腔热情的求知欲创造型教师之所以能够满怀信心地给学生劝告、指导、说理和教诲,并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是因为他在认知上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求知欲属于理智感的范畴。创造型教师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  相似文献   

4.
第一,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彻底打破了“半部论语走天下”的局面,只靠旧有的知识很难再雄踞于讲坛,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对相关的学科,尤其是对科技要有浓厚的兴趣.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了解科技发展状况,有探索精神,知识渊博,就有利于造就具有多种知识技能、较强活动能力的一代新人.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以与时代合拍.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们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急切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创造型教师。本文试就创造型教师的特征与培养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一、创造型教师的特征 1.强烈的创新意识从事创造性活动,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主观因素。纵观科学发展史册,凡作出重大发明创造者,无不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门捷列夫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列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才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爱迪生盼望发明电灯造福于人类,才有毅  相似文献   

6.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求知欲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教师要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7.
蔺姗姗 《考试周刊》2014,(14):103-104
导入是教师在传授新知识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式。有效的导入,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唐玉芳 《广西教育》2004,(4B):39-39
教学活动实际是一个师生互动合作、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进行之初,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则有满足这种期待的意愿,此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尤其是在正误知识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对化学知识及规律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并渴望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思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0.
国外一些学曾给创造型教师下过不同的定义。比如,日本学波多野完治认为:“创造型教师是不僵化的教师、心智灵活随机应变的教师,而且是不断渴求新知识、向往新事物的教师。”美国创造教育的权威史密斯认为:“创造型教师是吸取教育科学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中积极运用并能发现新的实际方法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和活跃的心理成分。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更新最频繁、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之一。这就要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们在传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就中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几点看法。一、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源于人们对新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信息技术教师要尽量使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和兴趣的好奇心,是智力发展的心理基础,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发…  相似文献   

13.
观察感知是智力结构的门户,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心脏。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思维,善于思维,成为创造型的新人,以满足四化建设的要求,迎接新的产业革命的来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动脑动手学生“听”来的知识不牢靠,“想”来的知识才踏实。教师善于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着问题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对知识就懂得透,记得牢,用得熟。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关系之前,我  相似文献   

14.
林旺 《福建教育》2000,(8):47-48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旺盛,在接触周围世界时,其求知欲好奇心会更强烈,在其头脑中会产生出许多新鲜、奇异、与众不同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形象。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求知欲小议     
爱因斯坦说:“对真理的追求要比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这就是说,求知欲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不愁学不到知识;相反,如果求知欲衰竭了,即使掌握了知识,也会逐渐老化。什么叫求知欲呢?用心理学术语说,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或理智感。具体说,“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的怀疑,对未曾料想到的现象出现的惊奇,对尚不理解问题的探求,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引自《创造性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16.
江丽丽 《教学随笔》2014,(10):20001+1
语文教学是情感交流的坦诚与凝聚。它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课外知识与信息、教师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以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也日益更新,随之应运而生的多媒体教学备受教师青睐,它以丰富的教学资源、直观生动的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要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一、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许多学生上政治课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并且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让生活走进物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方法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激增,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终身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