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课本 (华东版 )第 56页第 4章汽化和液化一节中 ,要求学生按图 1所示的装置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和观察水的沸腾。粗看起来本实验似乎无技术性问题 ,几乎无失败因素 ,而结果十有八九都是失败的 ,得不到应有的结论。其失败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实验消耗时间太长 ,致使课堂冷场和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是温度升不上 ,继续加热 ,温度却维持在95℃~ 97℃ ,烧杯中的水已明显减少 ,温度仍不上升 ,而且也不出现大量的由小变大的气泡上升到液面破裂。图 1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温度…  相似文献   

2.
“观察水沸腾”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水在沸腾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现象,从而知道水在沸腾时气泡的变化规律,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要吸热等知识。但这个看似简单而普通,几乎人人每天都能见到的物理现象,要在实验室里还原出来,做准确而全面的观察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水的沸腾做了专题研究,有如下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物理课本中 ,无论是第三册的“选修本”、“读本” ,还是第二册“试验课本”的章节和习题里 ,都有关于“旋转磁场”的内容 ,因为它是“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它既是教材的重点 ,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基本原理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都要做演示实验给学生看。实践中发现 ,按照课本中图示的方法进行演示有两个弊病 ,其一 ,磁铁旋转时 ,看不清线圈也随着磁铁转动。其二 ,学生会误认为是磁铁转动时的风把线圈给吹动的。所以使实验效果不佳。为此我把此实验装置进行如下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见图 1。1 改进方法与用…  相似文献   

4.
物理课程是一门实验科学,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紧、内容多,不少探究性的实验以大量的实验题目或纲要式的实验步骤所代替,把原本创造性的实验行为变为僵化的机械操作。随着浙江省新一轮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及校本选修课程的真正落实,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了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当务之急。文中通过"探究水果电池的奥秘"实验教学案例,阐述"3+2探究实验模式"的基本流程、主要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5.
2004年起各地高中陆续进入新课程教学。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进一步凸显实验功能的导向作用,新教材中化学实验数量进一步增加,更加强化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化学思维与实验探究能力的思想。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验的开展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如何  相似文献   

6.
观察布朗运动 ,是学习分子运动理论 ,研究热学现象的基础之一 ,在教学中一直是个难点。近两年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较大的改进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改进主要在显微镜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方法两个方面。制作被观察液体的装片 :①过去我们都是按照生物课上的一般方法 ,将一滴配好的被观察液体滴在载玻片上 ,再把一片盖玻片盖上去 ,放在显微镜下观看。观察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被观察液体定向流动的现象 ,而不能观察到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我们分析 ,液体定向流动的原因 ,除载物台不水平外 ,还有载玻片与盖玻片压的不紧、液体蒸发快、空气流动、热对…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第二册第一章中有关电力线的演示,常采用教学装备仪器“J-JD14型电力线投影器件”。利用该套仪器和投影仪配合,可演示点电荷、同种电荷、异种电荷、平行板、尖形导体等电力线的模拟实验。该电力线投影器件的基本结构见图1。蓖麻油中的头发丝在高压电场的...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因此,探究实验的演示效果和科学性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本人尝试对人教版(2005年6月第2版)物理新课标教材的几个实验作了一点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学用自由落体测重力加速度,一般做法是:物体带动纸带自由下落,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用运动学公式△s=at^2即可求出g值来。但这种方法中探针与纸带问的摩擦会对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准确,可利用光电计时的方法来测重力加速度,下面仅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0.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首次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一次较复杂的探究活动。教材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步骤等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笔者认为操作步骤明确实用,但综合性差;实验过程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课程改革提升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精神,现在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正在努力落实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提高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13.
对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进行了改进,不仅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且取材方便,简单易行,提高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比热容是热学中的一个关键的概念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文中对实验进行思考分析,进行了再设计进行实验,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①用小电磁炉替换传统的酒精灯加热,这一改进,使得加热时间由原来的十多分钟缩短为两分钟左右,这在40分钟的课堂上显得尤为宝贵。  相似文献   

16.
在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时,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采用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7.
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在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即热胀冷缩。为了揭示这一物理规律,人教版教材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现象?笔者实验后发现:把气球放在炉火旁和冷藏室几乎没什么变化。实验现象不明显,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况且这一实验不便于课堂演示,不利于课堂教学。以下是笔者设计的实验,效果较好。(1)实验器材铁架台及铁夹、玻璃管(长约40cm、口径约1cm)1根、吸管1支、红墨水少许、酒精灯1个、细铁丝或…  相似文献   

18.
1教具装置图(见图1)探究水凝固规律的装置由两个部分组成:①低温冰瓶(可以长时间保持零下10℃以下),见图1a;②温度探究装置(观察温度计,可以探究水凝固前后的温度变化),见图1b。  相似文献   

19.
电流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导线产生的作用力很小。容易受到摩擦、自身重力和材料硬度的影响,教学中,难以找到合适的仪器。本人曾制作了两种实验装置。经使用证实:性能稳定,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做课堂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外,应有目的地让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