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匈奴史是一门所谓“世界性”的学问,即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有人在研究它。(一)欧洲学者首次记载匈奴人在西方活动的一本书—阿密阿那斯的《历史》在西方,最早提到匈奴的,是罗马帝国后期的史学家阿密阿那斯·玛西里那斯(Ammainus Marcellinus,330—390)。他在他的名著《历史》一书中,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匈奴人于公元350—374年之间在东欧顿河以东击灭阿兰聊人的经过,同时也叙述了匈奴人经常骑在马上,在马上吃饭饮水,在马上做买卖,甚至在马上睡觉(即俯伏在马背上、用双手搂住马  相似文献   

2.
《少年科学》2007,(4):24-27
阿提拉生于公元405年。他是一个匈奴王子的儿子。他的父亲死后,阿提拉和他的兄弟布列达由叔叔卢加单于抚养成人。他们生活在今天东欧的匈牙利。匈奴人沿多瑙河建造由帐篷和木屋组成的营地。这营地紧邻罗马帝国的边境(当时已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相似文献   

3.
针对异形词研究现状,主要梳理了异形词概念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以及规范原则问题,同时对不合理因素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三、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一)邓小平的著作及其特点这些论著(《邓小平文选》)涉及八年(1975—1982年———编者注) ,是政策和各种政治集团权力地位发生巨大反复的时期。因此 ,使人惊讶的不是因为事物变迁而成必要 ,并被怀有敌意的批评者指出的订正的程度。使人惊讶的是邓小平对中国国内发展的思想、纲领和政策的根本上的连续性。《文选》的文风是简洁、朴素、直率 ,有时还是漫谈式的。其中 ,意识形态的术语少得不能再少。文中很少提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引证他们的话。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并提了三次。斯大…  相似文献   

5.
三、关于毛泽东人格和风范的感怀1.具有爱国主义和敢于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比社会背景和形式上的思想标签重要得多 ;他同他的人民保持联系的能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品德之一当我1956年第一次访华时 ,我就同毛主席会见了好几次 ,而从那以后的每次访问都是如此。他总有时间接见我 ,而且我们每次的谈话从未少过一个小时。我的初次印象就使我觉得 :在我面前的是人类中的一个伟人。他慈祥而又富表情的面孔闪烁着智慧、沉着和坚毅。我认为他之所以如此频繁地接见我 ,而且每次会见时间又如此之长 ,恰好是中国对较小的国家感兴趣并且对它们尊重的象…  相似文献   

6.
二、对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的理解1 他的整个思想及其特点是在几十年的具体革命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研究毛泽东的思想时 ,必须根据它的多方面的相貌 ,对错综复杂的因素进行分析。倘若大致区分一下 ,可以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轴和中国思想这一磁场或土壤。另一方面 ,作为一心为革命从事理论建设的毛泽东本人在思想上和哲学上的贡献以及几亿人民解放运动的反映 ,这种思想已成为他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无疑 ,毛泽东首先是运动的人 ,是参加革命实践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如同他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的运动难以分开一样 ,他的思想中的本质部…  相似文献   

7.
二、关于邓小平的历史地位(一)最成功的改革家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十分漫长 ,而且丰富多彩 ,他在许多领域扮演了不同的重要角色 :他是革命家、军事指挥家、党的组织领导者 ;他也是政府行政首脑、外交家 ;但最为重要的还是他第三次复出后 ,成为伟大的经济改革家。[新加坡]黄明翰 :《伟大的经济改革家———邓小平》新加坡《联合早报》1997年2月24日邓先生是中国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改革的设计师 ,这无疑是确立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的历史地位。塞萨尔·加维里亚(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摘自《举世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新…  相似文献   

8.
外国教学风格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对教学风格的研究,在数量上有显著增加,在范围上有明显拓宽.正如其他研究领域的发展一样,它也刻划出了一条各个阶段清晰可见的发展轨迹.本世纪六十年代始到七十年代初,是为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着重对教学风格的结构效度进行研究,并把一些明显的或者隐含着某种价值倾向的变量分成了两类.而研究工具等其他问题的解决,使得安德森(Anderson)1939年提出的"支配"综合"结构说和维斯浩(Withall)1949年提出的"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说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验证.从此,人们对有效教学风格的研究热情与日俱增.然而,人们之所以对教学风格进行研究,始终是跟他们对教学  相似文献   

9.
五、掌握学习模式这是美国现代教育家布卢姆于本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学模式。不久前,布卢姆曾应邀来我国介绍掌握学习模式。所谓掌握学习,指在教学中通过信息反馈了解各个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所了解的情况为学生提供各自所需的时间和帮助,使绝大多数人达到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三) 《招魂》的魂主是谁?司马迁没有说,这是本篇又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要而言之,影响较大的有三说:宋玉招屈原魂说;屈原自招说;屈原招怀王魂说。这三种说法相对的一个比一个出现得晚,但新说出来之后,旧说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新说相对立而存在,相驳诘而力求自圆其说。本文下面分开来谈,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  相似文献   

11.
马步芳对青海的统治与近代西北回民运动密切相关.他在近代长期把持青海地方大权,一度权倾西北,是近代十分重要的人物,故有必要对其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对马步芳的研究成果丰富.本文尝试述评改革开放以来马步芳研究并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一对名叫蒂姆和汤姆的兄弟。哥哥蒂姆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全部金子,然而好吃懒做,不爱劳动。弟弟汤姆虽然只得到一块地,但是忠厚老实,吃苦耐劳。汤姆和妻子在他们的地里播下萝卜籽,由于辛勤劳动,精耕细作,因此喜获丰收。一天,汤姆在收获时,发现其中的一个萝卜无论怎样  相似文献   

13.
<正>法国:为度假,放假有"时差"仔细看看日历,你会发现寒假和复活节假是分区进行的——南部省份、北部省份、巴黎大区3个大学区,每个学区的假期有一周的时差。为什么要有时差呢?因为家长经常利用这两个假期带着孩子去滑雪。为了避免交通堵塞、滑雪场拥挤、附近酒店爆满,法国早早地就开始实行分区休假的制度。首先,法国中学无论是寄宿制学校还是走读制学校,平时到了下午6时,教学楼大都人去楼空,只有零零散散几个学生在小自习室学习讨论,或者参加兴趣小组。法国的法律规定了35小时工作制,  相似文献   

14.
《九歌》在屈赋中别具一格,自东汉王逸以来,《九歌》主题研究出现了聚讼纷纭的局面。先后形成了寄兴说、民间祭歌说、国家祭典说、人神恋爱说等四种主题说。寄兴说产生最早,它着重强调屈原在《九歌》中所寄托的忠君爱国之情,在传统《九歌》研究中影响颇大。民间祭歌说关注到《九歌》所展现出的明显的地域性特色,将《九歌》主题的研究和地域文化发展演变的研究结合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九歌》研究的视野。国家祭典说将重点放在《国殇》等较为特别的篇目上,弥补了民间祭歌说在解读中的缺陷,而结合出土文献的研究方法,使得《九歌》超出了某一特定地域的文化氛围而具有更大的历史视野。至于人神恋爱说,虽有时欠缺纯学术研究的严谨力度,却始终在追寻着《九歌》作为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浪漫的特质,使《九歌》始终保持着作为泽被后人的精彩诗篇的鲜活。  相似文献   

15.
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者围绕外国教育史展开了多维度的研究,成果丰硕。本文从2018年公开出版的50多种学术期刊和15本外国教育史著作中遴选260篇外教史学术论文和7本著作进行研究总量解析,发现2018年外国教育史研究的主题、国别、时代、论文期刊分布以及代表著作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从研究主题上来看,本年度较之以往研究有所继承和创新。在欧美高等教育史研究、教育思想家研究等传统研究主题持续深入研究的同时,更加凸显了“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教育科学化”等研究领域的热度,促使更多的研究领域逐渐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6.
17.
福建高考作文题真正起到了“学什么,考什么”的高考指挥棒作用,这是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次。高考命题与中学教学挂钩,这是十分难得的,值得提倡。无论是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都源自于课本。既无审题障碍,又无立意屏蔽。选写的对象又较丰富,大可一展考生的才智。例如《当生活遭遇挫折》,以桑提亚哥为榜样,迎上去战胜挫折,直抒胸臆,气  相似文献   

18.
永恒主义教育流派述评(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课程———为生活而准备生活准备论是永恒主义课程论的基础。永恒主义认为,学校决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是真实社会生活的“情境”和“雏形的社会”。学校始终是一个人工造成的、有价值的机构,在这个人为的机构中,要充分地发展儿童的智力,从而为将来的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永恒主义继承了传统教育关于儿童的学说:每个人都具有成为理性的人的潜能,而要使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必须通过教育这种锻炼和学习过程,亦即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过程。永恒主义反对进步主义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论,他们认为,普通教育不应设置选修科目,尤其不能让儿童由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向国内外从事和关心茅盾研究的读者介绍我国及国外的茅盾研究学者的简历,本刊约请了部分中国和日本的茅盾研究学会会员提供了自己的简历,现发表出来。今后还将介绍其他的茅盾研究学者。  相似文献   

20.
四、前苏联和东欧教育实验20年代到30年代,前苏联曾有过重大的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这些改革与实验活动是与建设新型国家教育制度相适应的,但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的新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有借鉴关系.部分改革实验也与科学主义教育实验有密切联系.40年代以后.前苏联开始批判和排斥这些教育实验,而以马卡连柯的教育实验及形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正统,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50年代,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教育改革和实验事实上处于停顿状态.1956年以后,随着前苏联国家政治生活的变化.教育改革与实验活动重新活跃起来.但是,在60年代到80年代特定的国际、国内条件下,他们的教育改革实验主要在于研究如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问题.只有苏霍姆林斯基独步学生个性发展领域.80年代后期,在新的改革背景下出现了“合作教育学”派.个性发展问题开始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上述情况,在战后的东欧各国也大体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