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晁兰花 《青海教育》2008,(11):30-30
今年四月份在全省教学大检查中,我有幸承担了一节教学观摩课,我讲的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讲了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语言朴实,情感强烈,读之催人泪下。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  相似文献   

2.
李雪梅 《湖北教育》2003,(15):35-36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名中国中学生雷利在1996年写给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的前半部分表达了自己对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语言质朴,感人肺腑。后半部分则放眼世界,纵观时空,表现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文字凝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讲的是一个中国孩子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文章感情强烈,语言朴实,饱含着一个中国孩子失去父亲的痛苦和对和平生活无比渴望的真挚感情。读来催人泪下,小作者借这封信强烈呼吁全世界人民都来维护和平,捍卫和平。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我饱满激情地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的和平环境中,然而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军事观察员的感人事迹,饱含着一个中国孩子对父亲的缅怀和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创设情景、品味语言、感情朗读,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实现与文本对话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1.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2.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信中作者的呼吁,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1.播放中央电视台4套关注伊拉克特别报道录像。2.学生自主交流感受。3.课件出示句子,并引导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  相似文献   

6.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这是一个叫雷利的中国孩子给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写的一封信,信中饱含了一个孩子渴望和平的真挚情感。理解作为什么发出呼吁,体会作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节课,是在网络环境下实施任务驱动,师生协作,共同探究来组织教学的,它注重了学生语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堂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将语、思想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内容进行多学科整合教学的课。  相似文献   

7.
这篇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与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感情。教学此文,应根据本单元导读提示和本课感情浓烈、抒情性强的特点,以“读”为主线,用“读”架设起学生和女本沟通的平台,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真切感受,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近期,听了组内的一堂语文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全文表达了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之情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将家庭的  相似文献   

9.
近期,听了组内的一堂语文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全文表达了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之情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将家庭的  相似文献   

10.
《向往奥运》一课,记叙了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抒发了对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感受,从而领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这对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品味。从整体上去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情感,从而以情激情,引发学生对奥运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1 设计理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属书信体文章.信中饱含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全文情感强烈、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之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教师、课文、学生三者间情感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讲授《合欢树》的过程中,通过以听促读、以读促想,以情传情三部曲,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失去母爱前后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对母爱的感受和体悟。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要以情为线,以读促悟,引导学生领悟文本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一、以情为线,以境激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 这首古诗的语境和意境都很美。根据这首古诗特点,本教学努力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品情,使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爱母、敬母的良好美德。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新增课文,叙述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一封信,信中缅怀了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父亲的悲痛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出示一组战争的图片来加深学生对战争的了解,让学生的心灵随着图片的内容而跳动,并与之产生共鸣。要求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说说看完图片的感受,并说说从课题中想知道些什么。二、紧扣主线,突…  相似文献   

16.
周道炜 《海南教育》2010,(6):110-11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父亲.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父亲.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相似文献   

18.
甘泉 《小学语文》2013,(1):79-8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转折句式,表达了渴望和平的强烈情感。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第九册中《在大海中永生》一文,记叙了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为了让学生体验课文的情境,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以酿情为导,以读悟情,升情为线,感受伟人离去天地同悲的意境,学生动容、动心、动情,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课前铺垫,酝酿感情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相似文献   

20.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谁能说说扬科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个充满音乐想象力、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深深陶醉在音乐之中了。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引读)“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 ,哪怕只摸一下 ,他也够满意的了。”课文围绕着这样一个伏笔逐步推向高潮。这节课深入学习课文的四、五两段。二、学习第四段1 学生细读第四段。每个小组提提问题 ,重点解决一个疑难问题。2 教师巡视 ,作必要的了解 ,拟定教学思路。3 学生质疑 ,按学情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4、重点理解 :扬科很想把它拿在手里 ,哪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