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固体放进水里”下去一课的第一部分是先引领学生猜想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从而使学生经历“问题——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上课时,学生沉浸于分组实验验证的猜想之中。忽然,学生的一阵讨论声吸引了我。我轻声走了过去,看着那一双双迫切而又专注的眼神,实在不忍心打扰他们,便站在一旁欣赏他们的发现。学生仍在不停地说着、做着。生1:我把一个回形针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流出来。生2:我放两个,水也没流出来,咱们猜猜看,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老师,我认为沉到水底的物体不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 在教学《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猜想出:乒乓球、暖瓶塞等物体可能是因为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铁块、图钉等物体在水中下沉.可能是因为水托不住它们了。课堂正准备进入“实验验证猜想结果”的环节时,一个学生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喊:“老师,我不同意你们刚才的说法,我认为,水根本就不向上托铁块、图钉等物体,  相似文献   

3.
李俊萍 《科学课》2008,(10):28-28
片断一:老师,我认为沉到水底的物体不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 在教学《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猜想出:乒乓球、暖瓶塞等物体可能是因为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铁块、图钉等物体在水中下沉.可能是因为水托不住它们了。课堂正准备进入“实验验证猜想结果”的环节时,一个学生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喊:“老师,我不同意你们刚才的说法,我认为,水根本就不向上托铁块、图钉等物体,  相似文献   

4.
本课的知识点是空气也像其它物体一样占据空间,能力点是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采用“指导——发现式”教学模式。 本课内容分三部分:一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物体都要占据空间。二是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三是指导学生应用空气占据空间的知识,猜想、验证粉  相似文献   

5.
《谁的本领大》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电的本领》单元中的一课。在初教这一课时,基本的教学路数是:先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周围常见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并依此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想是否正确,最后提示导体和绝缘体概念,进行辨析应用。试教时,一堂课下来学生玩得热热闹闹,顺顺当当地获取了知识,  相似文献   

6.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主要按这几个步骤进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进行猜想——制定实验方案——交流、讨论其方案科学性——实验探究——讨论实验结果——师生总结。力图通过让学生探究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特性的教学,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陈晓燕 《广东教育》2003,(10):28-29
“猜想——验证——结论”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形式。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猜想——求证”的思维方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正是当今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为猜想提供条件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只有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才会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猜想的机会,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猜想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曾经听过“圆柱的体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因此,教学时要在立足于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解决好教材(习题)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恰当地开发和扩展,给教材内容增添新的活力,给学生开辟一片创新的天地。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后,让学生开展“猜想——验证——顿悟——升华”的实践活动,探索“还有哪些形状的物体能够利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它的体积?”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活动,终于发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要做实验——在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产生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知道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一环节实质是变“要学生做什么”为“学生自己要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猜想或预测的环节融入,让学生知道猜想或预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中学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过程,不是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我曾将课本中,部分学生分组的验证性实验变为具有“探索性质”的实验,也就是把学生的分组实验放在教师讲解有关内容之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来“发现”规律获取知识。让学生作为“探索者”在“发现”知识,把学习过程变成“模拟的科研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和课本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哪些类型的实验可变为“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11.
李斌 《辽宁教育》2007,(4):41-44
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形成结论(实验感知,形成猜想——实验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归纳绪论)——实践运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评价体验”的基本流程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改变了学习教学的方式:由“听数学”变为“做数学”;由“看演示”变为“动手操作”;由“机械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学生在数学实验活动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验到发现知识的乐趣。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与课本中不同的观点和做法,这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并引导他们去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他们的观点和做法是否成立。 《热传导》课的一个实验,按课本的表述应先把实验用的材料放在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去摸一摸这些物体露在外面的一端,看看哪些变热了?哪些不太热?在指导学生做这个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把上述实验用的材料先不放进热水中,而是先去摸一摸它们的温度,然后再按课文中的要求去实验?我当即赞同这一观点,放手让他们去实验。学生发现不锈钢汤  相似文献   

13.
《扬子晚报》在2007年6月26日中刊登了“07高考·状元心得”——《“我就是这样拿到高分的”》一文。其中.南京市07年高考化学单科满分的朱启新同学介绍了他的学习经验——用“猜想”引导学习。他说:“……后来我发现一个窍门,就是做一道题时要尽量思考出题者想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如果做出来,还要根据答案来推测还会有哪些方法来考查这个知识点……”如果说“思考出题者的出题意图”是“猜想”的话,那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听了几位教师的《自然》课,他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物体”这一组课文时,普遍忽视了这类课文的核心问题——教给学生认识物体的方法。他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物体(一)——水”时,只是要学生认识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也与牛奶、酒精作了比较,而对认识水的方法——观察法就一语带过。在教学“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怎样认识物体(四)——金属”等课文时也不向学生谈认识这两类物体的方法。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未弄清教学这类课文的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鼓励儿童发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如果在自然教学中创设情境,设计有结构的材料,激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愿望,就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例如我在教学《沉与浮》一课时,课前先给每个自然实验小组发放实验材料:铁钉、铅笔头、粉笔、钥匙、木板、泡沫塑料、橡皮泥、纸张等。在学生分组实验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哪些物体放在水中下沉?哪些物体放在水中上浮?再让学生依次将这些物体…  相似文献   

16.
教学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斜坡的科学》一课的第一课时。本课是按照“问题——体验斜面——猜想——模拟实验——对比实验——结论——应用”的思路组织教学的,即引导学生猜想时为他们提供场景,在亲身感受中有根据地猜想,再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让他们在亲自动手中认识斜面的作用:斜面能够省力,而且高度一定,斜面越长越省力。  相似文献   

17.
该文探讨了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MM 教育方式加以整合,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 中数学虚拟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确定主题——虚拟实验——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成果交流”,以更好 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分析《热往哪里传》一课由“水温的变化、哪颗豆子先掉下来、保温与材料”三个活动组成。教学本课时,我采用“猜想——验证——分析——结论”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掌握物体导热相关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都能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都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幸福。  相似文献   

19.
“科学猜想”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 ,它不同于无根据的幻想 ,而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 ,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定性的命题。当然 ,这种假定性命题是否正确 ,还需要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上的论证。在物理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运用“科学猜想”的方法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和注意力 ,促进他们的定向思维活动 ,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望 ;“科学猜想”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学猜想”的提出 ,可以使学生在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杰志 《科学课》2010,(1):36-37
教学分析《热往哪里传》一课由“水温的变化、哪颗豆子先掉下来、保温与材料”三个活动组成。教学本课时,我采用“猜想——验证——分析——结论”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掌握物体导热相关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都能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都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