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立伟:从空白中求索无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立伟在小说创作中,特别是在他的诗化小说创作中,非常注重艺术空白的营造。在诗化小说的空白中蕴涵着深层的意境美;而在更多的作品中,则通过艺术空白烘染出雾状的情绪氛围,丰富了生活和人物的具象描绘,同时也寓涵着作家心灵的跃动。  相似文献   

2.
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它的题材及要素应怎样界说,迄今很少有理论涉及。音乐是以抒发感情为目的、表现情绪为过程的艺术现象。据此,题材要素可确立为意绪、意向、意境。一个乐句或一个乐汇是相对独立却并不完整、表情明晰却不够深入的音乐元素。即意绪。意绪之内乐音关系及意绪之问显现的情绪发展方向,都属于意向。二者构成的令人留连忘返、物我两忘而用语言难以描述清楚的艺术境界即意境。  相似文献   

3.
意境小说非常注重小说的“内向化文化观”的创作:注重开掘语言和形象之外的精神与生命的空间意义,不以实体的描述为满足,力求在“言”、“象”之外开辟出更大的艺术空间,致力于小说意境的生命内涵创造。这类小说,把深沉的情思、意念与人物、情节、场景完美地结合起来,在情景交融中追求意境之美,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小说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里,倘若说陆文夫是以一盘琵琶拨出苏州小巷里的哀婉故事,韩少功是以一管锁呐奏出湘西山寨中的远古生活,阿城是以一架古筝抚出苍苍老树下的静穆心态的话,那么何立伟则是以一支洞萧吹出古朴小城里的孤寂人生。当了作家的何立伟仍忘不了少年时对音乐、绘画艺术的向往,“画了一幅画挂在壁上,用了水墨同淡淡的颜色:一个人在万般寂然里清清瘦瘦吹箫”,这正是他的小说意境的传神勾勒,这正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从龚自珍的纪梦诗词入手 ,以西方弗洛依德和卡尔·霍尔奈的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依据 ,以龚自珍的生平事迹为辅助 ,着重探讨他万千哀乐集一身的平生意绪。龚自珍的一生被焦虑情绪所纠缠。这种情绪主要来源于他的忧患意绪 ,而忧患意绪又导致了狂意绪、孤绝意绪和出世意绪的产生 ,三者又增添了他的焦虑情绪 ,使他陷入了焦灼状态而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6.
意境小说非常注重小说的“内向化文化观”的创作:注重开掘语言和形象之外的精神与生命的空间意义,不以实体的描述为满足,力求在“言”、“象”之外开辟出更大的艺术空间,致力于小说意境的生命内涵创造。这类小说,把深沉的情思、意念与人物、情节、场景完美地结合起来,在情景交融中追求意境之美,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像鲁迅、沈从文的一些小说就是中国现代意境小说的开源之作。对这些作品的教学我们只有了解其艺术手法与语言特征,才能真正把握住它的内涵,达到好的阅读与教学效果。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我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所开拓的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传统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他打破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那样井然有序、有始有终的情节线索,将“连续”的行为切成碎片,用内心独白、时空交错、感觉变形等混杂的手法和风格,表现了个人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沈从文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可以叫做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这种小说,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识时二人的小说创作在客观化叙述上的异同作以比较.  相似文献   

8.
记叙文审题种种达茂旗百录庙一小王月娥一、以记夺为主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就是把一件事或几件事有条有理地用文字叙述清楚,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不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虽然也有人物,但它却是以记事为主的,不重于人物特点的描写和刻画。记事为主的记叙...  相似文献   

9.
曹禺在《雷雨序》中曾这样提及自己的创作:“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可见,他的写作不是先有主题再描写人物敷衍故事,而是先有与某种情绪冲动相伴而来的人物、情节,再构思结构、形成主题。这样,情绪、人物和情节作为作品中以激情和直觉方式最先出现的因素,就鲜明地表现了作家对事物的本能情感判断。而反复出现的类型人物和相似情节,一方面表明了作家人生探索的侧重点和路向,另一方面更是其深层心…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蝴蝶》是一篇情绪型微型小说,情绪型小说和一般小说有明显区别。一般的小说重视描绘场面,叙述情节,它描绘场面,力求再现真实,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而情绪小说则淡化情节,幻化事实,重在抒写人物的感受和情绪,在描写人物的感觉时,往往采用变形手法,通过变了形的感觉折射出主人公真实的情感和情绪。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发生在马路上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车祸,一个秀外慧中的年轻姑娘在一刹那间死去了,而  相似文献   

11.
穆时英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他的新感觉派小说具有浓郁的抒情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中诗的意境的营造方面:首先是情节的片断性,不求完整,而是快镜头式的剪断,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其次是结构的跳跃性,完全按照作家或作品中人物的情绪需要而随意拼接;第三是描述的抒情性和修辞的情绪性,不论是景物、场面描写,还是人物刻画,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情绪波涛。  相似文献   

12.
戏曲文学吸收了诗歌的意境理论,并将意境论融入其创作中,为其艺术增添殊彩。梁辰鱼《浣纱记》将意境被成功运用于人物、情节、结尾,成为其艺术上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刻画人物,总是把主人公置于一系列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之中,而《小翠》是其典范之作.全篇结构可分六部分,喜剧-正剧-喜剧的交错排布,使情节大起大落,在跌宕起伏的故事发展中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此外,语言简洁,不重容貌描写而重细节刻画,人妖双重性格的状摹,这些均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4.
元杂剧情节结构的特点: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统一的结构;重视情节结构中的因果关系的叙述;重视核心事件与次要事件的设置及相互推动作用;善于运用巧合、突转、悬念等手法。元杂剧情节结构的意义,作以抒情为目的,不重细节的真实,除情节高潮外,尚有情绪高潮,最终以感染和教化观众为目的。  相似文献   

15.
情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有时也包括人物、情节和矛盾冲突,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总是寓情的,情景中寓含着情境。情境指由景物、场景等唤起的情绪和内心境界。情境之说最早起源于唐代诗人王昌龄,他把情境、意境并列为三境,可见情境属于艺术和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6.
苏童小说中的童年意绪作为一种意绪之流,本身就处于一种绵延不断的活动状态中,它的表征也随着情绪体验的改变而改变,可划分为代表性的三类:残酷、冷漠、温情。这三种情绪表征以截然不同的姿态在苏童小说中频繁呈现,共同构筑了一幅鲜活明亮又意味丰富的图景。  相似文献   

17.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情节、绘制人物情绪曲线图、改写人物命运等三个环节,借助教师搭建的情绪与命运坐标图,在人物跌宕起伏的经历与情绪变化中,丰富人生体验,探寻小说人物的宿命根源,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达成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意境创造是诗歌写作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图从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出发,谈谈诗歌意境创造的一些规律。整体性:诗歌意境创边的本质构成。意境是诗歌的整体艺术图境,它是由一首诗的所有意象围绕主题意蕴集合而成的一个艺术整体。意境由“境”与“意”两部分构成。“境”是由意象的“物象”部分构成的整体艺术画面;“意”就是由意象的“心象”部分凝聚的诗歌的主题意蕴。诗人写一首诗,总要表达一些主观上的东西,或是一份情感,或是一团意绪,或是一个认识等等,这里的情感、意绪、认识就是意境中“意”的内…  相似文献   

19.
论小说创作     
如果可能,请别写小说。小说创作是一种非社会行为,一旦动笔,小说家会时刻为小说中的人物所困扰;而且,真正写起来,小说指南一类书籍并不管用。假如非写不可,那么,小说家需考虑是以情节为主还是以人物为主。如果以情节为主,小说家即在虚构的事情中间而非在所谓的真实生活中寻找人物的时候,抓住情节不放;如果以人物为主,那么,小说家则需对适于情节的某些特征加以强调,使人物在新环境中显得真实可信,从而赋予他们生命。小说家无论重情节抑或是重人物,都还要考虑以何种形式、何种风格呈现情节和人物的问题;当然,在优秀的小说家笔下,故事和人物本身会以最适合的形式出现。小说家应对形式、人物和语言保持一种敏锐的感觉。此外,小说家可能会对道德教诲产生迷恋。尽管应当通过作品给读者以教益,但是,真诚的艺术家并不能专注于说教。  相似文献   

20.
教师以《藤野先生》中的重要虚词为抓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情节,通过虚词揣测人物情绪,透过情绪感悟人物情感,进而使藤野先生的品格更明晰地展现于学生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