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平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1):3-4
近年来,除了一般的汉语语法学的著作和现代汉语教材用专章或专节来解释方位词外,还有一些论文从方位词与处所词的区分、个体方位词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方位词的性质、范围、语法功能、使用状况等方面对现代汉语方位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方位名词"上"的空间义丰富而复杂,它随着参照物形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相离、相切、相交等全新的角度对"上"的空间关系进行分类,并且对每种关系中"上"的语义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出"上"空间义的发展过程,以促进对方位词"上"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3.
4.
介词“on”和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中表达方所的介词和方位词是体现两种语言对空间识解异同的最典型代表。本文从空间识解的角度分析英语介词on和汉语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语义并比较和归纳了它们之间的空间语义对应和不对应的义项。 相似文献
5.
窦融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上”在方位词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二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对约十万字材料中的82个方位词的使用情况作了考察。考察的结果表明,“上”在所有的方位词中使用频率最高。在这约10万字的材料中,82个方位词总共出现579次,而“上”就出现115次,约占82个方位词出现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他方位词出现次数最多的是“里”(99次),“上”的出现次数比“里”高16%多。“上”的出现次数不仅高于其余13个单音方位词的总和(113次),而且比跟“上”相对的“下”(出现22次)高四倍多,比合成的方位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里头”(24次)也近于高出四倍。 相似文献
6.
高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2):108-109
“上”、“下”是一对反义的方位词,“上”在数量上比“下”占优势,具有不对称性。通过语料可证明它们分布的不对称,并能解释不对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NV"与"V一N"两种借用动量词结构的表层和深层的比较发现,深层差异是表层差异产生的根源,深层差异主要是:动后"一N"专司动量,整个结构表达简单陈述;动前"一N"动量意义弱化,强调工具意义、短时意义,还具有动态意义,整个结构可以表示对比,表达复杂陈述。 相似文献
8.
从空间表达角度看,现代汉语方位词“上”、“下”的基本意义是表示位置。根据空间参照物出现与否,“上”、“下”可分为表示显性位置和隐性位置两种。由于参照物形状及主观视点的差异,“上”、“下”在表示位置时的意义有很大的区剐。对这些意义差剐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上”、“下”这对高频方位词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为进一步探讨这对词的其他意义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文章通过对比汉语与英语中相应的空间方位词“上、下”,对其隐喻拓展意义进行探讨,从而使学习者能够系统地了解给他们带来困惑的非方位意义的方位词多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丹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49-54
方位词的语义和功能丰富多变。方位词是汉语研究的重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选取“上”和“下”这一组常用方位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入手,结合意象图式、概念隐喻等理论,对“上、下”基本义、隐喻义的演变及隐现的不对称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祥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8(4):568-573
儿童在使用趋向动词“上”、“下”及形成对垂直方位的心理表征能力的基础上开始掌握“上”、“下”类方位词。本文考察了儿童使用“上”、“下”类方位词的情况 ,从句法、语义方面描述了其发展过程 ,并讨论了儿童习得“上”、“下”类方位词的机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明宏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9):22-24
本文选择汉语方位词组“在……上”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含“……上”的词组的统计结果,从认知的视角对“在……上”的空间语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上”的界标具有点、线、面、体的特征,而同样的概念在英语中要用at,in,on,above,over等方位词来表达.这说明语言表达作为人类认知的反映,是具有理据性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都有深层和表层之分。区分语言和文化的深层和表层,有利于真正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形式同文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形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不可以简单化。 相似文献
14.
15.
“几何画板”被誉为“21世纪的动态几何”,它以数学为基础,以“动态几何”这一特殊的方式表现图形变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保持“动态中的几何关系”是其灵魂所在。画板中的几何图形无论如何变化,它们之间设定的几何关系不变,在不断变化的几何关系中研究不变的规律。许多物理问题都可以提炼出相应的几何背景,这样以不变的几何关系来对应变化无穷的物理情境的需要,从而克服了静态图形容易掩盖一些物理规律、以偏概全、以特殊代一般的缺点。构造几何图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利用“工具栏”绘图工具栏提供了作“点”、“线”(线段…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以汉语垂直性方位词“上/下”和英语垂直性方位词“UP/DOWN”作隐喻对比研究,解读汉、英在时间、状态、数量和地位这四个概念城内,从空间关系的选择和袁达形式到反映的认知模式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物理习题中,往往有一类题目表面看来似乎是同类型的题目,但仔细分析却发现,是不同物理模型的题目;还有另一类题目,看似不同的类型,但其实质却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处理好这些习题有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现仅以几个典型习题来研究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明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4):121-123
“字面、字间、字外”阅读法是一种由表及里,即通过表层、深层至评价层的阅读方法。本文以《高级英语》课文为例,对此阅读法的运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复杂几何形状零件测试“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了探讨和开发,介绍了该实验项目的主要环节,并对实践效果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