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从教师培养与培训、教学资源的开发、学习者等几个方面,分析国际汉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文章认为,在教师培养方面,应考虑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途径问题,海外教师培训中要发挥本土种子教师的作用。教学资源方面,应加强辅助教材资源库和核心语言点资源库的建设,建设即用型教材资源网站。在学习者方面,要保持学习者持续的内在学习动机。在文化传播方面,应避免一味地强调单向的中华文化传播,而要同时鼓励学习者运用汉语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母语文化内容,做到真正的文化交流与共融。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现有的对外汉语师资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全球汉语学习市场的需求。分析了国内和海外汉语师资现状,探讨汉语全球推广背景下的国际汉语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传播型"培养模式(既能传授汉语知识,又能传播中国文化)的实施途径和能力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汉语教学普遍存在汉语需求不断增长与师资供给相对有限的突出矛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使用现实与历史相互印证、英语传播与汉语传播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时期本土汉学家对本国汉语教学所做贡献的历时考察,对英语全球化进程中解决师资问题成功经验的借鉴,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对泰国汉语教学贡献情况的个案研究,提出培养本土汉语教师应作为解决世界各国汉语师资短缺问题的战略,以及优化顶层设计、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方式多元化和能力培养复合化等本土汉语师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不仅是以汉语教学为职能,更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着重探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招生面试环节,适量增加中华文化考察比重;优化中华文化课堂的结构和内容;立足语言本体,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史知识;开展多元化文化实习项目。  相似文献   

5.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新师资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2008年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在全国建立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培训国内外国际汉语师资并承担相关科研项目。成立五年来,在主任许嘉璐先生领导下,基地先后开展了汉语国际教育擘业硕士培养、国内外各类国际汉语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和2010年两期外国汉语教师进修班的培训情况,对目前中亚本土汉语师资来华培训做出绩效评估分析。文章认为培训结果达到培训主办方和大纲所预设的目标课程架构,基本能满足这两期中亚本土师资的实际需求。但是中亚地区目前的师资培训还面临一些困难,主要集中在教学资料缺乏、培训机会少、付出与收入不相符、教学指导少等几个方面。为此,有必要进一步调查本土汉语师资的现状,针对现状做出相关规划方案,加强中外合作,发挥各方积极优势,争取进一步提高本土汉语师资的待遇,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扩大培训规模,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加强汉语教学能力而非提高汉语本体知识的中亚师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剑恩 《文教资料》2011,(33):39-40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顺应了“汉语热”的兴起,有助于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语言教学是核心,但不可忽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语言教学中要重视中华文化传播,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课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对外文化教学是文化传播快捷渠道。  相似文献   

8.
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使国内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和供给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培养本土化汉语教师已经成为中外专家们的共识。本文探讨了法国本土化汉语师资培训的两类4种模式:1.法国本土培训模式:集中速成培训模式和系统授课培训模式;2.中国奖学金培训模式:外国汉语教师奖学金培训模式和国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强调法国本土化汉语师资培训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需求。  相似文献   

9.
汉语国际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汉语语言教学为平台,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本文根据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对适应汉语和中国文化特点的传统语文教学法进行借鉴化用的基础上,论述在语言教学中同时传播中华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汉语热在西非的不断兴起,西非的对外汉语教师紧缺问题日趋严重。以利比里亚孔子学院汉语师资培训为例,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加强培养本土汉语师资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文化意识能力、研究能力,从而使西非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真正面向西非、扎根西非,成为一支持续稳定的高素质的汉语教学队伍。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对于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着重重困境。汉语国际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在汉语国际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中华文化传播意识,明确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使命与责任;要全面发挥孔子学院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注重对来华留学生的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12.
周磊 《中国教师》2012,(11):52-54
<正>近年来,在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将汉语言和文化推广作为加强对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国际汉语教师承担着中国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的任务。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汉语国际推广的保障和前提。一、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国际汉语教师,即传统意识上的广义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指在中国境内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授课的汉语教师,也包括由国家公派至海外的汉语  相似文献   

13.
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过程也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过程。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海外推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精神面貌与大国风范。以孔子学院为例,分析指出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意义、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途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创新路径,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建设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国际推广决不只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这需要我们建立国际文化观念和跨文化交流意识。但目前,在学界已形成的文化理念——包括"交际文化"论、"文化定型"论、"文化依附"论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巨大的文化事业的要求,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研究需要进行文化观念的转型。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突破狭隘的"交际文化"观念,建立国际文化的大视野;第二,突破"文化定型"观念,以克服跨文化理解的障碍;第三,变"文化依附"为"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5.
德国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无论规模还是质量在欧洲大陆堪称领先,但其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境并不为中国有关领域所熟悉。本文对德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组织机构与教学大纲建设、师资与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述评。作者认为,对德汉语教材编写要以口语交际为中心,以文化内容为核心;对德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要有针对性;最好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开设德语课,以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传统文化传播的方法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国际汉语教育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创新路径,旨在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汉语教育背景下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侯新伏 《文教资料》2014,(35):31-32
汉语推广不仅是教授汉语语言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文章针对俄罗斯人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进行中俄文化的差异对比,并适时适度地把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贯穿于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各教学环节中,同时举办各种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从而达到既推广汉语又传播中国主流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使"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国际文化现象。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后,开始转向汉语国际推广,主动积极地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为中国首善之区的北京,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具有独特的历史使命:在建构文化交往平台、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当今中国文化风貌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汉语国际推广在体制创新、宣传策略、理论研究和信息建设等环节上均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文化建设在如何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方面还应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努力提升市民素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国际汉语师资供求矛盾是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国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现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国际汉语师资的供求均衡问题,包括总量均衡、质量均衡和流动性均衡。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当前国际汉语师资供求存在三个层面的失衡,一是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存在大量“岗位空缺”的失衡,二是国内市场上供过于求,呈现“供给相对过剩”的失衡,三是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之间存在对接不畅的流动性失衡。为解决三大失衡,文章从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培育和完善国内汉语国际教育市场,增强国内对对外汉语师资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二是加强国外本土化师资的培养培训,提高国外汉语师资的供给能力;三是加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联动,实现国际汉语师资的自由、高效流动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成立于2008年,是国家汉办首批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之一,时任校长的教育部郝平副部长担任基地理事会首任主席。基地建设的宗旨是通过开发国别汉语教材和教辅产品、培养合格的非英语国家汉语教育人才,促进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