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记录我国东北鄂温克族百年沧桑的"史诗",但贯穿始终的是人与自然的亲人式的关系和家庭式的温馨.迟子建没有刻意地摇旗呐喊,而是在不自觉中彰显出了强大的生态智慧.迟子建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中的动植物的关系和鄂温克族的萨满崇拜等方面的细致描绘,表现了一个不自觉的生态作家的生态写作,寄托了她的生态理想.  相似文献   

2.
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是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的"森林小说"异军突起,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乌热尔图特别钟爱写"鹿",原因有三点:首先,鹿与鄂温克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次,鹿的精神是鄂温克族民族精神的象征;最后,鹿还与鄂温克族的宗教信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是一位富有浓郁生态文化思想的著名作家。生态文化对她的小说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叙述构成了小说的基本话语,小说语言明显地融入了原始宗教信仰,给我们提供了生态文化浸润下小说语言的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4.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百年兴衰的描述,逼近了当今世界的共同主题:保护人类的家园——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这个主题突破了社会学意义上的民族兴衰及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局限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些既定命题。小说唤醒人类对自然的伦理责任感和道德感,呼唤人们构建生态主体意识和生态文明人格。  相似文献   

5.
鄂温克作家乌热尔图的小说和文化散文中阐释了较为成熟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思想。小说中,作家塑造了众多的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猎人、老人、外来人等形象,这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在奇特的小说叙事中展示了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共融的关系,或正面或反面地折射出鄂温克民族较为原始的生态意识光辉,而这些意识正是作家的生态思想的体现。本文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乌热尔图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6.
从总体上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非生态的文学;而且许多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作家和作品还是反生态的。生态批评不仅要研究所有生态文学作品,发掘作品里具有生态意义的部分,而且还要对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和重新评价,指出其中的反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蒙古族作家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从作家的责任心出发,写出了诸多反映生态问题的小说,向读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进而深入探讨了生态失衡的各种原因。“人”是破坏生态的主要因素,要解决生态问题,首先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唤醒“人”的生态意识,坚持和谐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传佛教、萨满教、基督教等宗教对鄂温克族作家涂克冬&#183;庆胜3部长篇小说中人物精神境界的影响,揭示了宗教与作家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在《三三》中一反以往对湘西乡村文明的一味赞美,在歌颂乡村文明的同时引入了城市文明,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文明即为乡村生态文明和城市生态文明,作家在文本中反映了二者的特点并揭示了二者的碰撞和融合,从中也反映了作家潜在的生态意识。在沈从文的整个创作中,《三三》在其对湘西乡村文明和两种生态文明的关系的思考中有着转折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两首相似题材的咏花诗《水》和《杜鹃花》出发,从生态文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两篇诗歌所反映出的作家的生态自然观。作者认为华兹华斯是一位生态作家,而爱默生的自然观中具有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不属于生态作家。文中运用的区分原则可用于甄别一般生态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地区创作人才的培养机制与"三少民族"作家在内蒙古文坛的崛起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内蒙古文学走向更辉煌的新世纪的历史背景下,围绕文学创作研究班的提升作用、文学会议及评价机制的激发效应、文学机构及文学刊物的聚拢效果等诸多方面反思和检讨内蒙古地区创作人才的培养机制便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齐齐哈尔地域内的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民族乡,这里蕴含着丰富的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承人的消亡,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已经面临失传。  相似文献   

13.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一部描写我国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文学作品,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鄂温克族新生代青年形象。在鄂温克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鄂温克族新生代青年在这种文化变迁面前表现出不同的人性困厄,从而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通过对这种现象的剖析,解读出导致鄂温克族新生代青年人性困厄的原因及类型。  相似文献   

14.
鄂温克族服饰是华夏服饰艺术长廊中独具特色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与地区文化、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浑然一体。伴随着鄂温克人生活的改善,汉族、蒙古族与鄂温克族的聚居,鄂温克人在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和服饰文化方面都受到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工业化服饰制作行业的兴起,鄂温克族服饰文化的发展不断重复着交融与变革的矛盾和统一。特别是在瑟宾节的会场中,鄂温克族服饰特色的空间严重缺失。鄂温克族服饰民族意识的回归和鄂温克传统服饰文化的反观与重拾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对鄂温克旗旅游业发展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笔者通过对鄂温克旗旅游资源的评价,认为鄂温克旗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因此,相应提出了鄂温克旗开发生态旅游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桦树皮文化是人类原始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北方游猎民族如鄂伦眷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使用桦树皮的历史很长,至今不同程度保留有桦树皮文化特征。这为我们研究这一古老文化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7.
动画是一门广征博取的艺术形式,它海纳百川的艺术胸怀和有容乃大的艺术气质成就了艺术动画的诞生,也成就了宫崎骏等动画大师的成功之路。于此相比,当下的国产动画形式单一,普遍缺乏民族特色和原创性,渐渐沉默在他性文化的阴霾之中。文章尝试将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服饰文化与动画角色设计相融合,探讨民族风味的动画角色设计的方法。以鄂温克题材动画和民间传统服饰的结合经验,探讨鄂温克风味的动画角色设计,一定程度上营造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内容和形式,为未来动画创作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代陕西作家长时间一直忽视都市写作.在对都市生活的叙事中,陕西作家出现了反城市化和反城镇化的倾向,这种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导致作家文化转型陷入了两难的悲剧困境.陕西青年作家的都市写作彰显个体意识与私人化的叙事方式,直面人在精神的苦痛中寻找精神家园的自我救赎,但是存在很大的不足.只有不被固有的都市写作模式所束缚,我们才有可能打破都市写作的困境,毕竟都市写作是一种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的大多数文学史著作中,如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王嘉良、颜敏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男性作家创造出的女性形象占了文学史的半壁江山,而女性作家及其作品所占文学史的篇幅却是少之又少,这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八九十年代女性作家群的异军突起,但也只是分得了文学史中边缘的一席之地。男性学者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市场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