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团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如网络社团增多、跨校活动增多,与社会联系增多等新情况和新趋势。这些新的趋势,既为高校德育带来了机遇,也使高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作为高校社团的管理者,如何做好社团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大学生社团所出现的新的变化当中,分析出大学生社团所出现的新情况,提出解决社团所存在问题的方案,找到适应社团发展的创新思路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妈祖文化社团在文化活动中通过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弘扬妈祖精神方面和推动妈祖文化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在总结分析妈祖文化社团特点的基础上,对妈祖文化社团管理功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妈祖文化社团的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部分学生社团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索社团中的个人及社团自身的特点对高校社团功能的影响。以统计结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即:注重个体培养,注重社团文化建设;加强社团内部管理;加强社团与外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社团参与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F大学参与校级社团的2828名会员进行档案分析,并对其中222名贫困生会员和280名非贫困生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团参与人数、性别、年级、专业、任职、类型和参与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团参与态度上,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团参与认知和社团参与情感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社团参与行为倾向上,贫困生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不同年级的贫困生在社团参与及各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社团参与行为倾向和总体社团参与态度上性别和生源地存在交互作用.最后针对差异分析原因,探讨了促进贫困大学生社团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生社团在学生能力培养、道德水平提升、知识结构完善、技能成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然而,大学生社团存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对常熟理工学院64个社团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640份,回收有效问卷630份,回收率为98.44%。在把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情况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制度既具有强制性亦具有导向性,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为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对校园社团文化的引领提供了制度路径。为实现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社团文化的引领,学生社团制度构建必须牢固树立依法管理的法治理念和制度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理念。既有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范畴,位阶甚低,同时存在地方、校际差异,应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立法范畴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将具有促进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社团文化功能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法律化,努力提高学生社团管理的法治水平,促进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社团文化引领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陈伟霞 《考试周刊》2012,(69):164-165
在高校,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组织载体,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展示个性风采搭建了良好平台.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并大大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与高校校园文化联系密切,相辅相成。校园文化是社团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8.
浅议高校社团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社团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许多社团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导致一些社团有名无实或缺乏持续性发展动力。本文以高校社团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完善社团发展机制,实现对大学生社团的科学、规范、有效管理,引导学生社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团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方式,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学生社团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之外还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笔者通过对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大学生社团建设对于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以大学生社团建设为依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省高职院校的调查表明,当前学生社团与企业的互动,主要在于获取资源、拓展空间,社团则以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企业提供反馈服务,开展合作开发。在校企文化互动中,学生社团发挥着中介、过滤、再殖等作用,少数社团以其特有的“黏合力”推动着校企合作的深化和发展,校企共同组建的新型社团开始出现;同时,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学生社团也存在过度“市场化”的风险。总体看来,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亟需得到校企双方的重新认识,其作用的发挥也将取决于校企双方共同创设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下,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存在部分管理者对社团自治性认识不充分、社团发展定位侧重于拓展交际而对育人目标理解存有偏狭、社团管理机制不够规范、优秀社团文化促进社团发展的功能逐渐减弱等问题。以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为参照,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路径是:提升社团管理者的能力素养,制定适宜的育人目标并将其贯穿于社团活动全过程,关注社团成员内部需求并完善社团管理制度,注重优秀社团文化的传承以增强社团价值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社团在本质上讲是一种组织形态。组织形态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需要以社团的价值目标为核心,形成社团独特的组织文化;建立社团成员与社团之间的心理契约,提高其对社团的组织承诺;把握社团成员的角色心理,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社团的活动领域,打造社团的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尚文化的日趋盛行,时尚类社团占领了高校社团的重要地位,时尚社团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如何在学校倡导健康的时尚社团文化,以此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文章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并以南昌师专社团文化为实例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广泛受到青年学生和媒体的关注.社团呈现出活动活跃、发展迅速的良好势头,然而社团发展的瓶颈也随之逐渐凸显.社团建设脱离学校特色,活动侧重文娱边缘理论,社团干部能力和投入不足,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内涵,等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多方合力搞好社团文化建设,从优化社团结构、规范管理、投入指导、善用资源、深化二级管理、提升社团干部能力、加大内部协作和宣传力度传承社团文化等方面逐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陈海明 《文教资料》2012,(22):69-70,89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在大学校园中,有占在校学生数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大学生自己的团队组织。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还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硬件条件有限、发展还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发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促进学生社团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社团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引入物理学中"场"的概念.通过营建社团特色"文化场",充分发挥社团文化的引导作用、辐射作用、拓展作用.青岛理工大学近年来深入开展社团特色"文化场"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社团文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社团管理能力,充分发挥高校社团的作用,对提高高校校园整体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把高校理论社团建设成为优秀社团,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念为指导,以会员为核心,以社团内部文化为导向。各大高校要持续努力地探索和创新理论社团管理方式,加强理论社团的建设,发挥好高校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性循环,进而实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10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社团存在管理规章形同虚设、社团发展不平衡、品牌精英意识淡薄、社团发展缺乏方向传承性、活动原创力不强等诸多弊病,提出建立健全工作监管、权益保障、人才培养、文化培育、品牌保障、激励与约束等,创新管理机制,实现社团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全面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重视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培育。对大学生社团文化主要应作狭义的理解,即贯穿于社团之中的风尚、气质、观念或精神。贯穿大学精神,打造社团特色,注重社会实践,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的三个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学生交往需求的多样化,网络社团成为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新趋势。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活力不仅依赖于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社团文化和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重要的维系力量。在对大学生网络社团进行引导管理并发挥其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从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和促进社团成员的良性互动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网络社团维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