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例证的选配是衡量一部词典创造性以及价值的标准之一。从三部汉英词典中随机抽取一些例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的内向型汉英词典对例证的处理存在诸多问题。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作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工具书之一,其目的在于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疑问。因此,其对例证的选配也就必须具有满足中国英语学习者需求的特殊性。文章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特殊需求出发,探索出一套有效的配例标准,以期将来能对该类词典的编纂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2.
汉英亲属称谓背后隐藏的深厚文化使得二者在诸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也给译者带来了很大困难.翻译汉英亲属称谓语等可采用等值法、增减法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俊  胡文飞 《外国语文》2023,(6):91-100
学习性是学习词典的根本属性,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型词典的个性与特色功能以及推动学习词典不断创新发展的内驱力。基于学习词典的学习性内涵,本文尝试构建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设计特征体系。在该体系中,用户特征是最为根本的特征,也是整个设计特征体系的基础,其下辖的语言水平、认知特点和查阅需求决定了不同“阶”的词典的内容特征,如收词量、释义组构成分的数量以及释义内容的详略度,二者还同时为呈现模式,如义项、对应词和例证的编排,提供理据和内容支撑。  相似文献   

4.
功能对等理论对于汉英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地利用对等理论解决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的背景,公示语定义、功能对等理论对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的影响,同时提出建立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规范。  相似文献   

5.
语用信息和语法信息与语义信息一样,在学习词典中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呼语的语用信息更是学习词典应收录的重要信息.本文就15个汉语常用呼语的语用信息收录情况,对五本积极型汉英学习词典进行调查,并在调查结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编纂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眼于运用语言学理论中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英汉学习词典编纂中的配例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一些典型的英汉学习词典中的例证,从语言功能层次中的语法层次、语义层次、语用层次和文化层次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和研究。由此,本论文得出结论:在编纂英汉学习词典例证的过程中,要融会贯通语言学理论,尽量将语法层次、语义层次、语用层次、文化层次考虑在内,体现出其对英语学习的相应作用,并能向词典用户提供有效的查询信息。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插图具有语义功能、认知功能、文化功能和艺术功能四大功能。《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和《我的第一本彩图汉英词典》的插图设计是目前我国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中做得比较好的。然而比照英美主流学习词典,如《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总体来说在插图功能凸显方面仍有不足,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在汉英互译中,除了这两种语言的各个语义符号有自身所指意义,在各自的语境中会产生特定的意义外,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体系,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语义等值,我们经常不得不放弃词语,语法关系之间的表面对等。如果我们在翻译时尽可能地考虑各种因素,并适当加以处理,就有可能达到最大程度的语义等值,尽量忠实地表达原文意思。  相似文献   

9.
尤金·A·奈达在其功能对等理论中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和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语义、文体两方面来评析翟象俊所译的海明威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旨在分析该译作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基本上实现了以原文欣赏方式来欣赏译文文本,不管是从文体上,还是从读者反应都做到了这一要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使我国翻译界接触到了西方系统的翻译理论,给我们的翻译工作带来了突破发展。本文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1.
The common character of human being’s thought decides the sameness far beyo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t makes possible to transfer from source language into target language. Nida, a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ist of U.S.A., said translation is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Therefore equivalence is important basic of transl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ore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is reached, the better quality the translation is.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ha...  相似文献   

12.
交际对等,其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中国介绍和评论功能对等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文章进行分析,可见这两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发现两种理论必然会产生交汇点:即交际对等的概念.该概念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可以在口译领域得到十分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翻译等值是翻译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等值原则,使译文提供给读者的信息与原文的读者所接受的信息达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  相似文献   

14.
Personality trait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having impact on English learners’ acquisition.As few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the issue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formal classroom setting in China,the study,in a way of case analysis,attempts to give sights to the effects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English learning by non-English-major undergraduates.  相似文献   

15.
作为表达同一语义的不同修辞形式或手段的“语义等值形式”是语言运用中等值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语义等值形式的使用,不仅止于单词的调换及其作为独词句或省略句的形式出现,也包括句子等大一级的语言片段的置换.而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构成的语义等值修辞手段更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语义等值形式”是我们认识语言运用规律的一个视点,其贯彻于语用中,是为了强化语言单位的表达功能的,具有特殊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言中有大量关于颜色的习语、成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而这些词语在表达语言意义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语义对等性。但由于民族风俗、地理环境、思维形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差异,各个民族对颜色词语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意义、文化内涵及其蕴含的意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的语义及其引申意义异同性,揭示英汉语言中颜色词语表达意义的对等性差异,对促进语言学习,中英文化交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二重极限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即语义的不确定性,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也是翻译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语义,句法,篇章三个层次审视英汉语言中的模糊现象,进而探讨以模糊对模糊,实现翻译中模糊对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语用等效在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就是翻译意义。意义包括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在翻译实践中,为了真实地传递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当语义意义对等和语用意义对等无法同时实现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传达出原文的语用意义,最大可能地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translating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contex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Culture-loaded words are considered difficult to translate because these words contain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obviouslymirro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ligh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in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semantic and pragmatic equivalence should be achieved by adopting proper translat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