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09,34(3):M0003-M0003
据2008年9月18日《参考消息》援引德国《世界报》网站9月15日报道称,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识别出一种导致犬类无毛发的基因特变。由于人类也具有这个基因,故该发现有可能为人类治疗脱发症的研究带来光明前景。以托索·莱布为首的伯尔尼大学的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11,(12):72-72
据2011年7月12日《参考消息》援引共同社东京2011年7月10日电,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重组培育出了叫声像小鸟的老鼠,并将其命名为“唱歌老鼠”。这只“唱歌老鼠”是研究人员在对经过基因重组的老鼠进行交配实验时偶然发现的,这种叫声可以遗传8代以上。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2011,(12):72-72
据2011年7月21日《参考消息》援引美国《大众科学》网站2011年7月18日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泰吉维尔·库拉纳带领的生理学者的一项研究发现,体内缺少一种叫做IL-15Ra的基因的老鼠比同类跑的距离要远得多,即更有耐力。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2011,(11):75-76
据2011年6月7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1年6月6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大学和中国北京的研究人员合作,对墨西哥和中国的两个患有狼人综合征的病人家族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狼人”基因,这一基因会使人体布满毛发,包括面部和上半部身体。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2009,(8):75-76
据东方网2009年2月24日《科技日报》消息,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异柠檬酸脱氧酶(IDH)的酶是一类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研究人员经过整体基因测序筛选,发现IDH1和IDH2这两个酶的基因突变不仅在恶性胶质脑瘤晚期出现,而且也存在于早期肿瘤,并且癌变组织的每个癌变细胞内都发生了这一基因突变。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IDH1和IDH2基因突变只出现在恶性胶质瘤中,在病人正常组织细胞中则没有,这是该项研究的最关键的发现,因为这有利于实现脑瘤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东京 8月 2 2日电正当各国运动员正在冲击雅典奥运会田径奖牌之际 ,日本名古屋大学综合保健科学中心的押田芳治教授 ,发现了与马拉松等长跑项目选手耐力相关的基因类型。据《朝日新闻》2 1日报道 ,押田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经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 ,提取了日本大企业和大学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2009,34(1):74-74
据东方网2008年7月14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人体拥有的两个属于胚胎发育的“主要调控因子”的基因的(Twist1和Twist2),在正常成年人体内一般都处于“沉没”状态,但在很多癌症病例中,这两种基因又重新被激活,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活性,使其越过免疫系统的“防线”,向其他器官扩散。研究人员称,他们的这一发现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发。该研究成果已经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国《癌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2009,34(2):72-72
据东方网2008年7月21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骨形成调控基因在骨稳定状态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为骨质疏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科学家们的这一成果发表于2008年7月2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09,(8):75-75
据东方网2009年2月18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美国波土顿麻省总医院的克里斯多佛·牛顿及其同事使用美国、瑞士、芬兰的3万人的基因数据,分析了可能与帮助人体排除过量钠的NPPA和NPPB这两个基因在高血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这两个基因产生促进尿液排泄钠的肽,这些肽是一些能舒张血管并且可以通过肾脏排泄饮食中盐分的蛋白质。而这两个基因发生变异就会使人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具有其中一个基因变异的两个拷贝的人比只有一个拷贝或没有变异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大18%;具有另一个基因变异的两个拷贝的人又会增加11%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09,34(3):80-80
据东方网2008年9月11日援引《新闻晨报》消息,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院组织配型实验中心主任肖露露及其同事,在两名健康广东籍体检者血液样本中发现了一个被命名为B*5159的人类新基因,2008年8月24日收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分子委员会正式确认该新基因的信函。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教学》2009,34(2):73-73
据东方网2008年8月8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日本北海道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向大鼠脑海马区的切片施以高浓度的咖啡因刺激,结果显示,神经细胞中的钙浓度升高,在30至60分钟之内,神经原的信号传输也变得十分良好。消息说,钙浓度之所以提高,是由于一种称为“Ⅱ型雷诺定受体”的蛋白质的活动更加活跃的缘故。这种蛋白质在心肌细胞中也存在,它可以使储存在细胞内“小胞体”中的钙离子释放出来,从而让心肌收缩。研究人员认为,海马区中这种记忆形成的机能的增强,应该与心肌收缩的机理相同。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2010,(11):77-78
据人民网科学频道2010年6月9日援引同日《科技日报》消息,《自然·遗传学》6月6日在线发表了由张学军教授领衔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病遗传学研究组的研究成果“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分析发现白癜风易感基因”。这一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揭示白癜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14,(7):77-77
据2014年1月2日《科技日报》援引报道,日本防卫医科大学和名古屋大学等研究人员通过分析644名高尿酸血症患者和1623名尿酸值正常者的情况,发现基因ABCG2是否变异与患病风险有关。相关论文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发表。分析显示,该基因的变异会导致肾脏功能异常,而人体内的大部分尿酸是通过肾脏排出。该基因即使只有少许变异,相应的人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也会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如果该基因变异程度较大,则患病风险是正常人的4.5倍;在有些情况下,该基因的变异甚至可导致发病风险达正常人的16倍。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2008,(8):79-79
据东方网2008年1月8日消息,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及东海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于1月7日在《自然·遗传学》网络版上发表论文公布了他们的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2010,(5):79-80
据2009年8月21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2009年8月19日报道,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克罗索基因的降压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学》2009,34(4):76-76
据东方网2008年11月3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英国伦敦大学的科研人员在新一期《第一公共科学图书馆》网络学术期刊上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对17名志愿者作了试验,让他们观看了自己憎恨的人的照片以及既不喜欢又不憎恨的人的照片,同时对他们的大脑活动作了扫描记录。结果显示,看所恨之人的照片会激发志愿者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域的活动,这些“憎恨区域”与负责害怕、威胁、危险等情绪的区域截然不同,但与一小部分负责侵犯、攻击行为的脑区重叠。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2011,(12):71-72
据2011年7月14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香港2011年7月13日电,日本科学家通次孝至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公共图书馆综合卷》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介绍,他们从老鼠的臼齿中提取出了干细胞,然后在实验室培养。为了控制牙齿的长度和形状,细胞被置于模具中,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教学》2010,(2):74-75
据2009年8月15日‘新民晚报》和同日东方网消息,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网站8月13日发布公告,公布了华人科学家、该校神经学教授傅荧惠博士领衔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一个调控人类睡眠时间的基因。相关研究报告已经在北京时间8月14日出版的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11,(12):72-72
据2011年7月11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东京2011年7月10日电,日本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公布了他们在果蝇中发现一个名为“SXL”的基因是决定生殖细胞性别的“开关”。该发现有可能用于生殖细胞性别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11,(7):75-75
据2011年2月7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新科学家》网站2011年2月4日文章,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霍尔医学研究所专家马克·佩莱格里尼和同事不使用抗病毒药物,而是利用人类一种对免疫细胞的发展具有影响的蛋白质白细胞介素-7(IL-7)消除了老鼠身上的类似艾滋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