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先躯,他具有丰富的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早在1943年,他就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创造素质,发表了闻名于世的《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他认为“教育要教给人创造,或引导人创造,启发人创造,而且在创造上学创造。”重温陶先生的教诲,展望21世纪,我们对江总书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再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张文修白永毅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能力的硬件部分,即创造方法论,或创造工程学,它是关于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二是创造能力的软件部分,即创造意识,或创造欲望,它是关于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方法论和创...  相似文献   

3.
关于国内外中小学创造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在创造活动过程中,主体的创造意识、精神、品格,客体的创造成果规律,以及创造哲学、创造心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人才学、创造环境、创造技法的一门新型学科。一什么是创造教育这门学科诞生迄今已有61年历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通过探索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学、社会教学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坚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精神,增长创造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也就是开发每个人或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的教育。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能力,而创造思维能力则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以提高创造思维能力为中心目标的创造思维训练在创造教育的诸多形式中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维训练更为有效呢?实践证明,在辩论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最为可行,最有实效。  相似文献   

5.
创造,是人类社会最复杂、最活跃、也是最有意义的活动之一。人类是创造的产物,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在不断地创造中实现的。没有创造,就没有科技、没有文明、没有美好的生活,也就不会出人才。在创造活动中,对人才的创造──造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古今中外不断探索的一项社会活动。本文试以创造为例说明素质教育及其意义。一、创造及其因素通俗讲,创造就是开始做,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创造的结果,基本地或大量地表现为新的组合或组合的产物。比如,好的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的巧妙组合;歌曲是音阶的组合;各种建筑物,是建…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下,创造实践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实践方式。意商研究在创造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首先,意商是人们创造实践的另一基本要素,智商、情商是人们创造实践的基本要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意商也是创造实践的基本要素;其次,意商是创造实践能否成功的重要力量,任何创造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只有那些具有合乎规律意商的人才会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之后,最终达到自己的创造目的;最后,思维是创造的关键,创造活动需要人们发挥创造性思维,意商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激发因素。  相似文献   

7.
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个性为目标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范型,这种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狭义的创造教育,是指把创造学的原理与方法教给学生的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内容,即创造学教育。创造教...  相似文献   

8.
姚芸 《广西教育》2006,(12A):47-48
陶行知是一位具有卓识远见、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综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他坚持不渝的一个重要的主张,就是创造教育。创造教育的思想是他创造性地培养人才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宝库中的精髓。在先生发表的《创造宣言》中,他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强调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造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并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演进的轨迹可分为五个时期。创造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总趋势。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创造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素质教育也要依托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不能替代创造教育,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并行不悖。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方法很多,关键是开展创造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必须依托创造性的环境、创造性的教师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用语言符号传达有创造意义的制作行为。”①从写作创造的结果——文章看,创造性可以表现为文体的创造,风格的创造,主题、思想观点的创造,结构、句式的创造,或者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创造等等。不管什么文体的写作,从创造意义上来说,最起码的要求是提供了新的信息,否则,就是抄袭、雷同,古今中外,凡是能留存下来的好文章,或多或少都显示了其创造价值。可以说,写作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创造性。检验写作主体创造能力的强弱,通常的方法是直接检验写作主体制作的成品——文章,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要增强创新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其个性资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要克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有具备开放式知识结构、动态式知识结构和纵横式知识结构的创新型教师,选用能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教材,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良好的化和社会环境中,掌握好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最终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全面综合的素质,以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融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特点和信息类专业的特色,形成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创新教育中实验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实验人员应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高校创新教育中实验人员应具备优良的学术道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定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实验能力、较高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科研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知难而上的精神等。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创新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的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未来的大学教育应是创新教育。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论述,提出更新教育观念是大学创新教育的前提;发展健康个性是大学创新教育的基础;构建知识平台是大学创新教育的支点;树立崇高理想是大学创新教育的灵魂;培养创新能力是大学创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师范教育,既要育"人"又要育"才"。前者主要体现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后者主要体现为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创新学分是高校撬动创新教育的有力杠杆,现以淮南师范学院设置和落实创新学分为个案,探索地方师范院校对创新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结合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以各项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及自主创新的能力,建立完善、系统的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目前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创新成果科技含量低、转化率不高、精品少,资金及设备、人员投入尚需进一步提高及加强和完善学生思想素质和意志品质教育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既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又指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式。在职业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一要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二要创新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青年学生的创新教育,一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二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三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观代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的核心与本质是创新思维教育.家庭教育历来成为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家庭的思维创新教育内容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动手能力的培养、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要克服观代家庭教育的缺陷,要坚持民主宽容的教育原则、兴趣性教育原则、生活化情景教育原则、早期活动教育原则、开放性教育原则,以构建家校合作、家社沟通的良性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也一直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发达国家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要培养创新人才,一个重要前提便是对创新人才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培养途径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心理学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揭示了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能力是多出科学创新人才的基础,是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瓶颈制约”的一条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