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奚 《阅读》2012,(4):F0003-F0003
一位老妈妈得到了一个只有拇指大的小姑娘。一只癞蛤蟆偷走了她,要她做自己的儿媳,水中的鱼儿帮她逃脱了。一只金龟子先是收留了她,但很快又不要她了。后来一只田鼠收留了她,可是邻居一只富有的鼹鼠强迫她嫁给他,幸亏她在鼹鼠洞里救过一只受伤的燕子,在关键时刻,燕子带着她飞到了温暖的南方。在那里,她遇见了英俊的王子,从此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何睿奇 《阅读》2014,(12):28-28
她,长着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长长的瓜子脸,水灵灵的大眼睛,她是谁?她就是我的"豆芽菜"同桌。说她是"豆芽菜"一点儿也不过分,瘦瘦的,可你们不要以为她弱不禁风,如果你把她惹怒了,那我劝你得快跑,她的"点穴神功"可神速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没落的贵族家族给张爱玲心理造成的深刻影响,分析她复杂的内心感情,以及她在动荡的社会中,面对时代与社会的个人感受。没落的家族、时代的沉落感,是造成她“失落者”心态的重要原因,由此形成了她精神上的悲观气质。她在山穷水尽之时找到了最后的精神家园:文学创作。她将自己的经验世界提升为小说世界,形成她小说世界的基本主题:揭示在不可避免的时代沉落中,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徐红飞 《阅读》2014,(23):1-1
<正>有这样一个孩子,放学后,饿着肚子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往一家书店。她在盘算着自己昨天那本没有看完的书还在不在,她在担心书店里会不会没有很多顾客。因为她没有钱买书,她来不是买书的,而是来偷着读书的,人多的话她就可以放心地读了。她怕老板发现自己总是"窃读",就装着要买书的样子。她还会贴到一个大人身边,仿佛自己是人家的小妹妹或者小女  相似文献   

5.
多嘴的莉达     
珍妮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小姑娘,她懂道理讲礼貌,又聪明活泼,小朋友们都爱和她在一起玩。可是,从星期三开始,小朋友们都突然不理她了,谁也不找她玩,珍妮一点儿也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她伤心极了,一个人躲在教室里流眼泪。  相似文献   

6.
蔡琰的《悲愤诗》情感真挚,动人心弦;继承了汉乐府叙事和写实的传统,具有高度的开创性和艺术性;她的诗展现了她作为女性的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她用她的悲愤反映了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悲痛,她的诗有着深刻的独特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7.
笑源 《阅读》2014,(39):16-17
<正>我好久没回乡了,最近老是梦到姥姥,梦到她慈祥的面容和温和的话语。然而姥姥去年就去世了,再也不可能听到她的话,看到她的样子了。但我还是决定回乡一趟,去她坟前烧点纸,和她说点心里话。再说我的母亲也近六十了,应该常回去看看她。回乡不难,一个下午就到家了。回家见到了母亲,可我和母亲交谈时,话题最多的则是姥姥,母亲也时刻想着她的母亲。说到深夜,我们把姥姥生前诸多的好处都说遍了,最后说到了她的本事。母亲说我们是一代不如一  相似文献   

8.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笔触把美国一个重要的方面推到了世界读者的面前。同时,她也是美国公认的一位最称得上民族作家的黑人女性。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在困苦中挣扎的黑人女性群体,展示了她作品的深刻民族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她作品中的黑人母亲群体形象解读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9.
刘心武 《阅读》2012,(6):13
玫瑰花生长在小河边。当她低头俯望时,就在小河里看到了自己美丽的影子:鲜艳的面容,娇嫩的皮肤,婀娜的身姿……她十分得意。可是,她听一只飞来歇息的花蝴蝶说:她之所以这么美丽,这么鲜嫩,完全是由于埋藏在泥土里的根的作用。这使她十分不平。  相似文献   

10.
晴雯在大观园里是公认的最风流灵巧能干的丫头,深得贾母和宝玉的赏识,但也就是这个丫头,最后却红颜薄命。在对待宝玉的感情上,她有做妾的心理,但却没有理性的思考和打算;她口直心快、言语刻薄、出言锋利;她抓尖要强、逞强好胜。终至带来深层的伤感于心,被人嫉恨以致精神世界分外孤独。正由于这些,晴雯最后陨落了,她的悲剧并非像一些学者浅层次认为的那样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害了她,而是她的自我审视意识的缺失造成的,若她能稍稍地自我反省一下,她也不致于那么快的像一朵芙蓉花般早早的凋零了,这正是她生命的极大悲剧!  相似文献   

11.
梅塔 《阅读》2014,(4):13-14
有一位叫布鲁米斯的修道院长.她已经很老了.想选一个弟子接任她在修道院里的住持工作。她有两个最喜爱的学生,她想从她们中选一个。  相似文献   

12.
我变了     
王煦童 《阅读》2013,(7):42-43
我是一个聪明、内向、可爱的女孩。我有一个朋友,她整天和我形影不离,但她是个“坏”朋友,我讨厌她,可她就像是我的影子,怎么甩也甩不掉。我的这个朋友就是“粗心”。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高峰期较为短暂,而且出道即是高峰,年仅23岁即已形成相当成熟的人生态度。本文从她进入小说创作前的经验世界里,看她人生悲剧意识的形成。文章的上篇着重分析张爱玲早年的身世对她人格心理发展的影响。认为失去正常的家庭生活造成她童年心理的创伤,逃离父亲,又被母亲所拒绝,形成她“家庭失落者”,产生基本焦虑,进而影响到她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体验,这是形成她人生悲剧意识的基本因素。文章详尽地分析了张爱玲与父亲、母亲的情感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爱妈妈     
仇淑娴 《阅读》2011,(12):25-25
我非常喜欢我的妈妈。 她小小的个子,圆圆的脸上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和一张樱桃般的小嘴。她的穿着是那样的朴素、大方。 我的妈妈是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她可爱她的学生了。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她关心学生比关心我还多。听奶奶说,妈妈在当地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5.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她不顽固守旧,不肯受传统教条的束缚,但和具有进步思想的人也不能相提并论。在她种种悖逆表现的背后,实际上包藏了一颗极端利己主义的野心。因此,我们不能对她的种种表现大加赞赏,认为她是一个具有叛逆思想的进步人物,她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与封建统治者不同的另一类“大凶大恶”的人物,她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慧 《阅读》2015,(11):6-8
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枝头,有嫩绿的新芽;桃花、梨花一树树吐绽粉红粉白的娇艳。我想起了一个特别的女孩,她能听见五颜六色的词语她能听见音乐的色彩。她是全校最聪明的孩子但却没人知道这一点。她的学习生活遭受着怎样的困难?她用怎样的顽强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这些,统统写在一本特别的书里面。书的作者莎朗·德蕾珀女士是一位美国教育家,五次荣获科雷塔·斯科特金奖,六度赴白宫领奖。她  相似文献   

17.
伊洛 《阅读》2016,(Z2):64-71
阅读提示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的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卖火柴!卖火柴!"她费力地喊着,可是,谁也没买她的火柴,谁也没给她一分钱。可怜的小女孩最后怎么样了?Let’s read the story.  相似文献   

18.
陕西师大附中校长史青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光阴的流逝没有冲淡人们对她的怀念与哀思。曾承受她辛勤浇灌的满天桃李,异口赞扬她是自己的好老师;在她领导下工作过的干部、教师,同声称颂她是教育有方、治学得法的好校长;她的老上级、老同事一致认为,她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干部、人民教师的好榜样。人们每每谈起她,总是肃然起敬,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19.
旧书     
孙道荣 《阅读》2015,(15):9-10
她微微佝偻着腰,一个一个办公室敲门。大家都认识她:收旧报纸的老太太。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楼里。单位规定,这天,她可以上门收购旧报纸。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单位几乎每个人都订了好几份报纸  相似文献   

20.
吉方生 《阅读》2012,(Z2):20-21
<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个流亡英国的印度女孩子,因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被英国的特工组织看中。她加入了英国特工组织。她性情急躁,其实并不适合特工工作。所有同事也都不看好她,他们认为,她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