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语言中的"离经叛道"现象我们不能不去关注语言生活中的"离经叛道"现象:教师考学生,让学生填空:"鲁迅是______人。"答案五花八门:"鲁迅是中国人","鲁迅是浙江人","鲁迅是绍兴人","鲁迅是男人","鲁迅是死人"。到底哪个是标准答案?老师也说不清了。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引导者。因此,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形形色色的表现,老师们给予了极大的耐心和尊重,给予了很多的肯定和鼓励。我们总习惯于对学生说"很好","有自己的思想","你再想想好吗"……但是,遇到下面的情况,作为老师,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的首要任务——教"怎样思考"。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懂,但自己做就不会了。"什么原因?是老师没有把"让他自己会做"的方法教给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的?"然后解决,"怎样让学生也想到?"好的教师"想给学生听","想给学生看"。差的教师做给学生看,或"让好学生做给差学生看"。所以,卢梭说"教大多数学生能想到的方法"。因此,教"怎样思考","怎样才能想到"——是  相似文献   

4.
社会上一些群众,包括一些语数科的老师们,总是说我们体育课最好教了,他们也会教,理由也很充足,看看他们说什么了:"体育最好教了,就是让学生跑跑步、打打球什么的,是个正常人都会","不会读书的人才去学体育","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等等闲话,还有更加过分的说"不会教书的老师才去教体育"。这话太伤人,我就不举例了;在去年9月份,杭州一个小学任命了一位体育老师担任三年2班的班主任,结果遭到了22名家长的联名反对。  相似文献   

5.
质疑,是新课程实施后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热门方法,众多老师在教学中都在时不时地采用这一方法.包括我在内,很多时候也在运用这样的方法,的确也有很好的效果.质疑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但观察当下的课堂,有些时候却是"质"不像"质","疑"不像"疑",这让我又对学生的"质疑"产生了新的质疑.   ……  相似文献   

6.
老师当然要有个老师的样子,要像个老师。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还有古语讲得好:"己不正,何以正人?"所以,当老师的要像个老师,要注意为人师的形象。但,这只是其一。其二,当老师不要太像个  相似文献   

7.
普天之下,不爱学生的老师屈指可数。爱学生的老师却爱得辛苦。可学生并不因得到师爱而感到幸福,更不因得到师爱而心存感激。老师抱怨:"我把一颗心都掏给学生了,可学生却不领情","我可是为了学生好啊","难道我爱错了吗"。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标准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主张要由传统的"老师的课堂"走向"学生自己真正的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县城及农村的初中生来说,目前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就在于没有"说英语"的环境.尤其是在家里,老师为了让学生动口说英语,有时也留"说"的家庭作业,比如"把课文读两遍","回家跟家人说说今天学的内容","学过的英语在家要经常运用"等.但好多学生父母不懂英语,老师也不易检测,所以这些作业只有少数学生能完成,大部分学生是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13年7月,我们开始持续探讨"问题生教育"。在2014年1月,我们满怀忐忑和热忱地推出"问题生教育"的最后一次集中探讨。"偷窃成性的学生","冲动攻击性强的学生","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是我们这次关注的焦点。六个月的时间,从抽象的理念到具体的策略再到可见的方法,从行为问题到情绪问题再到学习问题,因为问题的复杂多变,我们在编辑时常有"有心无力""黔驴技穷"之叹,只有一再提醒自己,别忘了我们做这个专题的最初梦想——帮助被问题学生击败的老师,进而帮助到被"绝望"教师放弃的孩子。于是,希望在2014年的1月,我们的最后一次讨论,能给予你们,陪伴问题学生一路走来的老师们,  相似文献   

11.
无私老师     
芮婧 《辅导员》2012,(26):47
每个老师都疼爱自己的学生,就像妈妈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一位最疼爱学生的老师,她总是无私地关爱着我们,所以,我们总是在背地里默默地叫她"无私老师"。"无私老师"虽然年过半百,但是看上去依然很年轻。她的黑发中虽已明显地看到了苍白的发丝,但她扎起来的发型就像年轻的女孩子,好像她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2.
老师当然要有个老师的样子,要像个老师.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还有古语讲得好:"己不正,何以正人?" 所以,当老师要像个老师,要注意为人师的形象.但,这只是其一.  相似文献   

13.
爆笑超市     
像老师老师:"你一上课就不停地说话,你还像不像一个学生?"学生:"不像。"老师:"那你自己说,你像什么?"学生:"像老师。"理直气壮女儿吵着要买运动服,理由是可以穿着它晨跑。父亲说:"为什么一定要买运动服?穿校服晨跑也是一样的。"女儿说:"怎么能一样呢?穿校服跑步,别人不知道我在锻炼,还以为我上学要迟到了呢!"  相似文献   

14.
"老师像园丁,学生像花朵"。园丁要照料花朵,因此老师应该更细心、更耐心地照顾学生,我们也许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我们有责任关心他们,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快乐每一天,特别是学困生。  相似文献   

15.
班集体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证。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班级管理工作已走入了误区。班级管理的"管"字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上升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项标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某某老师很有"威信","管"得住学生,某某老师"管"  相似文献   

16.
一声呼唤     
"老师妈妈早上好!"每天早晨来到班级,孩子们总是像小鸟似的向我扑来问好。"老师妈妈再见!"每天离园时,孩子们总是依依不舍地与我道别。"老师妈妈","老师妈妈",那一声声甜甜的呼唤,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我的真诚和依恋。  相似文献   

17.
回应(上海市崇明县三星中学程立海): 反省教育教学行为唤醒学生麻木心灵 老师住院了,学生看作是"好消息","举班欢庆",我们在痛心疾首的同时,感到反省教育教学行为、唤醒学生麻木的心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没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肯定是乏味的、缺少诗意的,就如同荒凉的山冈少了盎然的绿色。我们之所以呼吁绿色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语文课充溢生命的活力,使其具有鲜活的人文气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托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在富有生机的课堂上精神得以提升,语言取得发展,人格日趋完善。一、以生为本,让尊重替代号令"老师要像春风一样对待学生",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主张。"吹面不寒"才称得上"春风","润物无声"才显出它的可贵。那么,如  相似文献   

19.
谢谢老师     
是谁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是谁像辛勤的园丁精心地呵护我们?是老师。她像一只蜡烛,照亮了学生燃烧了自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最真实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正>"老师,我们小组的实验失败了","老师,我的实验发现和他们不一样"……面对学生研究过程的一个个"失败"和"挫折"现象,我们应如何应对?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是科学探究的精髓。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经历探究"呢?从历史上的每一项重大科学成就中不难看出: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绝不是举步摘桃,一帆风顺的。我们要给学生创设的,应该是"跳起来,摘到桃子",可能是一跳,甚至两跳……让学生在"失败"中,真正经历过程,真正探究科学,从而真正地获取科学教育的成功。一、从"失败"的探究中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