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资讯     
《江苏教育》2014,(17):6
<正>江苏:1700万未成年人要学"八礼四仪"。——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江苏在全省1700万未成年人中全面推行"八礼四仪",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根据《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  相似文献   

2.
正如俗语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可塑造的阶段,是进行礼仪等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这就要求学校自身应该重视德育工作,促使礼训之花开满“园”,培养小学生“八礼四仪”的素养,促使他们更加高效率的融入社会。对此,本文将深刻分析“八礼四仪”的基本内涵,从营造氛围、言传身教以及实践活动等多个角度出发,强化小学阶段的礼仪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儿童音乐》2014,(5):F0003-F0003
“八礼”,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18日,由周恩来红军小学主办、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有限公司、华东教具城协办的周恩来红军小学"红军娃重走长征路"出征仪式在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市楚州区隆重举行,全国人  相似文献   

5.
李舰  安扬 《家长》2012,(5):6
"礼仪"一词由来已久,"礼"的原意为"敬神。泛表敬意、尊敬、崇敬",多用于对他人的尊重,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礼"的形式,它包括礼节、仪式、仪容、举止。"礼"仪"合起来就是表达尊重、崇敬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李军 《辅导员》2013,(27):37
由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和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联合举办的"红军娃"夏令营8月份火热开营。当天,在该校图书阅览室举行了夏令营开营仪式和"淮阴师范学院暑期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周恩来红军小学管晓蓉校长致欢迎辞,并祝愿本次夏令营活动圆满成功。仪式上,淮安区教育局局长胡金浪和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杨亚军共同为大学生社会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十二三世纪有特定仪式要求的"拜天之礼"与其萨满教中的"祭天之礼"判然有别。考察中外史籍表明成吉思汗征金和讨伐花剌子模前行"拜天之礼"所拜的乃"天(腾格里)"或"长生天(蒙客.腾格里)",而非俄译本转译《史集》汉译本之伊斯兰教的"真主";这两次礼拜仪式结合上古人对天的认识考证帖木真逃脱三姓蔑儿乞惕人偷袭后所行拜太阳之礼,其仪式与拜天仪式完全相同。据此推断古代蒙古人所崇奉的"天"和晚近始出现的"长生天"指的正是太阳、也指月亮。  相似文献   

8.
"七一"前夕,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前,周恩来红军小学的10名"红军娃"在老师的带领下寻访了党的老英模——99岁老红军唐建能,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教育。6月13日下午,10名"红军娃"寻访团成员来到了淮安市军区干休所寻访唐建能老红军。老人虽然99岁高龄,但是精神矍铄,他非常高兴地接待了这群总理家乡的"红军娃"。淮安市优秀少先队员代表王砚冰给唐爷爷戴上了红领巾。孩子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向唐爷爷询问长征中的有关故事。老人深情地回忆了过金沙江和雪山草地时的件件往事。过金沙江时,没有桥、船,大部  相似文献   

9.
李军 《辅导员》2013,(18):37-37
<正>由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和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联合举办的"红军娃"夏令营8月份火热开营。当天,在该校图书阅览室举行了夏令营开营仪式和"淮阴师范学院暑期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周恩来红军小学管晓蓉校长致欢迎辞,并祝愿本次夏令营活动圆满成功。仪式上,淮安区教育局局长胡金浪和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杨亚军共同为大学生社会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10.
近日,从市教育局传来喜讯,周恩来红军小学"红军娃讲解团"从30个"淮安市中小学优秀学生社团"中脱颖而出,被表彰为"2011年淮安市中小学十佳学生社团".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总结近几年来全市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优秀学生社团评选活动,"红军娃讲解团"获得"市十佳社团"称号.周恩来红军小学"红军娃讲解团"自成立以来,每年都进行系统的训练,每个成员都能熟练地讲解"红军故事"和"周恩来教事",他们在校园内为很多来自省内外的客人讲解了"红军故事"和"周恩来故事",还经常到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开展讲解活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存在小学生不良品质的现状,对其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迫在眉睫。笔者所在学校对小学生"八礼四仪"教育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礼仪教育课程化、无声化、常态化、实践化、白热化。  相似文献   

12.
伊尹、微子启、管仲等先秦重要政治人物,曾为地位低下者或罪人,他们在得到君主重用前都受过祓礼。这个仪式是一种专门祛除人身秽气的巫术,旨在为受礼者告别卑贱走向高贵打通道路。《战国策·楚策四》"湔祓"一词,即追溯此礼,以寓士人仕宦之志。湔祓仪式源于原始社会的收养习俗,本质上是前国家时代"尊贤"之风与以"亲亲"为特点的"家国一体"政权形态两种文化因素相互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从市教育局传来喜讯,周恩来红军小学"红军娃讲解团"从30个"淮安市中小学优秀学生社团"中脱颖而出,被表彰"2011年淮安市中小学十佳学生社团"。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总结近几年来全市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优秀学生社团评选活动,"红军娃讲解团"获得"市十佳社团"称号。  相似文献   

14.
“回门”仪式乃是指新婚夫妻相偕回女家有亲之事,闽粤地区婚后礼“回门”仪式有其丰富的内涵及根源。从清至民国修治闽粤地方志可知闽粤二地多有“回门”仪式之行,且往往视“回门”即为“归宁”。这种风俗承继中原文化而来,且深受文公《家礼》影响;而此仪式见于文公《家礼》,但不载于历代循之不废的《仪礼》婚礼,且其他经籍史传所载之“归宁”亦不同于“回门”。今谓“回门”即“归宁”者,实与历代经籍史传所记载有所别异;观历代载礼之书,自《家礼》始录有“回门”之仪,自明代首见于官方礼书之中;至清,则有“回门”、“归宁”二者混用情形。总而观之,“回门”初始乃为民间习俗,至明代则有久俗成礼之迹。  相似文献   

15.
在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中应该更加突出和强调学生的道德素养,而道德素养中,学生的礼仪素养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运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民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催醒学生们内需的种子,刮起体验之风,让"八礼四仪"教育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用优雅的"芝兰"环境,浸润学生,让言行生香。  相似文献   

16.
<正>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海门市通源小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领,教育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新生命教育文化观照下的新儿童。德育部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八礼四仪"、志愿者活动、劳动教育、心理教育等德育系列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卓有成效。学校多次被授予海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八礼四仪"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优秀学校、南通市红旗大队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课程背景2014年初,江苏在全省未成年人中开展了以"八礼四仪"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2014年的夏天,连云港市中小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八礼四仪"活动。同时连云港市正在申报国家级文明城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几个大的循环教学之后,2016年我又带一年级。虽然我对带一年级的辛苦已经有了充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法治课程从来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学校的课程应该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的八礼四仪活动建设也不能以独立、单纯的活动形式出现。在品社教学过程中渗透八礼四仪教育,结合实践活动,由学生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活动形式,不仅仅是在脑海中形成礼仪的知识网络,更要能够践行八礼四仪。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荀子"伪起而生礼义"的学说,认为荀子之礼不同于孔子以仁为本的"克己复礼",也不同于孟子的作为仁义之端的"恭敬之心"之礼,与"祀神致福"的礼的原初本义更相去甚远。在荀子"伪"为礼的本质。礼之"伪"是人为努力的过程和结果,"伪"作用于人的性情和本能欲望,通过对情性的"矫饰"、"扰化",对欲望的节制,形成礼义文理,最终达到"文理隆盛",即把完备的礼节仪式应用在日用生活、人际交往、生产劳动和治理国家中,因此荀子之礼具有修身和治理天下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学校作为实施社会教化的基地,有着历史悠久、仪式多样的学校典礼仪式。从汉代的"大射之礼"到隋帝的"问道之仪,释道之礼";从唐政府的"束氵制"到宋代书院的祭祀活动;以至金元之际的"庙学"。典礼仪式最大的影响在于形成了中国的传统学风和教风———"敬道"、"逊业"。这些对今天我国高等学府在学风、师资和大学形象等方面的建设,尤其在学校对社区的辐射影响作用的发挥方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