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潇颖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1999,(2)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单靠市场经济的自然成长是无法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因此,应采取计划协调型的宏观调控模式。即在遵循总的经济政策目标基础上,正确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吴松林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4):36-41
文章比较分析了多恩布什和曼昆的总需求函数,认为这两种函数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推导和分析了古典特例和凯恩斯特例情况下的总需求曲线,前者为一水平线,后者为一垂直线;从IS-LM模型中,推导了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以及不同方向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效应;最后分析了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其中一些内容是国内教科书未见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需求不足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我们需要吸收和借鉴西方消费调控的政策措施及经验,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消费调控政策。文章通过剖析西方消费调控政策的演变及常用工具,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外贸等方面提出几点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变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是搞好宏观调控以及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社会总供求的状况是供给有余,需求不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许肖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2)
在香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运作过程中,以积极不干预主义为核心,具有香港特色的,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矛盾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香港当局控制、调节、指导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和最主要方面,也是香港经济得以腾飞的内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利用圣路易斯模型构建新的经验性检验方程,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给的长期总乘数及动态乘数相对较大,进而认为我国货币政策较之财政政策无论在短期亦或长期都是相对有效的;但负的政府支出乘数折射出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搭配仍不协调,市场机制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及其均衡模式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两类供求的性质、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两类供求背道而驰的特征,同时指出中国目前存在着一种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自动调节机制,它在客观上起到了缓解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寻求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几种模式与政策取向,提出应尽快建立起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机制,在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反思与调整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供求政策。 相似文献
8.
肖东虹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19-20
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过渡性阶段,市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结构调整和改革呈出渐进性特征,必须继续坚持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综合利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将改革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使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倪学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6):69-71
在应对通货紧缩时,我们必须先明确我们的调控重点和调控方向,笔者认为抑制中国的通货紧缩,必须在注重需求管理的同时,更加关注供给管理;注重宏观调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微观机制的改革;重点实施财政政策的同时,配合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10.
开放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的政策层面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84-89
运用扩展的开放条件下IS-LM-AS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外汇占款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最主要的因素;国内经济过热成为导致物价水平加速上涨的主要国内因素;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不是一种完全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具有粘性;政府支出对价格水平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调整对外开放结构,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增强政策的独立性,以及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自主性,将是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胡松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8-133
从理论上分析,在开放经济环境下,一国的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将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及宏观政策的巨大影响.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将不断提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制约我国金融调控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现存的不合理的汇率生成机制,货币政策的双向"溢出效应",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增强,以及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存在的各种违规行为.提高我国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应该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发展货币市场,加强公开市场操作,灵活调控货币供应,推进公开市场操作与外币市场操作的协调;坚决制止各种违反外汇管制的不法行为,提高外汇管制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敬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12
通过对近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诸种因素的分析,指出其中最主要因素是"供给方面"(企业方面)活力的提高,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的。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秀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59-62,94,95
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是宏观调控要实现的政策目标,但在宏调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种社会成本——“政策后遗症”。譬如,财政政策在宏调过程中的顾此失彼以及政府投资的单一性,利率调整的两难处境导致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被扭曲。避免“政策后遗症”,降低宏调社会成本,是政府需要认真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区际经济差距问题也日益加大,这种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平衡性已经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和紧缩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效应结合起来,来考察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力,有助于研究货币政策对区际经济差距造成的影响。运用面板模型这种计量工具,分别针对1984-1997年间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1998-2004年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展开的区域效应差异检验,发现紧缩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加上相应的区域效应差异,是造成我国区际经济差距进一步加大的重要原因。在缩小区际经济差异、促进各地区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必须重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财政政策与就业(也即失业)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简述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并指出中国在目前的经济转轨过程中,应采取相关的财政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在经济理论界成为热门话题,笔者也针对这一现象从理论到现实展开分析,认为政策效果不佳不仅有其现实原因,更有其本质原因,加快汇率制度改革,是我们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杜丽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4):38-41
近年来,国内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呈现明显上调趋势,上涨幅度之大、波及面之广、间隔时间之短,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拟就支撑景区景点门票价格上调的所谓"勿庸置疑的三大理由",从旅游经济学价值与价格理论、乘数效应、需求价格弹性的角度,逐一评判其不合理性.认为现阶段各旅游景区不应盲目跟风涨价,理应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对门票价格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股票市场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影响货币政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挑战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转轨过程中货币政策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我国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要关注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开辟证券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资金合理流动的联系渠道,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徐燕兰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3):20-23
经济全球化在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的同时,也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大加强。事实证明,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扩大内需才是我国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最好良方,过去如此,今后也同样是这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