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卷首攻读硕士学位时学的是儿童心理学,之后又攻读学前教育学的博士学位。在别人眼里,我自然是教育孩子的专家;在别人心里,我的孩子自然应该被教育成神童,否则,不仅是孩子的失败,也是我的失败,是我所受教育的失败。其实,不光别人有这样的想法,我自己也常常有这样的想法。难道不是吗?如果一个教育专家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教育的价值又从何体现?所以,我很怕别人对我说:你是专家,你家孩子嘛……言下之意,不言自明。我自己也很紧张、焦虑。为什么我知道一大堆理论,而做起来却常常不能与专业要求一致?记得有一天去女儿班上,他们正在进行《梦…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又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但孩子又是全社会的,在安定、祥和、富足的生活条件下,我们怎样配合学校对孩子做好教育工作,这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在教育孩子时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示范、帮助、引导。  相似文献   

3.
"一个孩子,哪怕有100种残缺,从他呱呱坠地之日起,就有享受教育的权利."这个朴实无华教育理念,是我投身特殊教育事业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朱静怡 《早期教育》2001,(21):36-36
记得有一次组织小班幼儿游戏,我把糖果作为奖品发给每个幼儿,所有孩子都把糖放人口中,只有潘慰小朋友把糖放进了口袋。她说:“我要拿回家和妈妈分着吃。”离园时,潘慰家长告诉我,他们平时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有物分享,包括对家中的保姆。  相似文献   

5.
朱静怡 《早期教育》2001,(13):34-34
到我园参观教育活动的老师,最深的感触就是幼儿一日生活非常丰富而有序,一环扣一环.显示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状态。我坦率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我们“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当课来上.把课又当游戏活动来做”的结果。许多人把我的这种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教学经验和技巧,而我认为主要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新的教育观念,绝不可能有新的教育行为,幼儿园的教育,不是几节课(教育活动)所能包容的,幼儿在一日的各个环节中包括生话环节。都有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需要,我们教师的责任是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尽可能地挖掘这些环节中自然呈现的教育因素,实施教育。  相似文献   

6.
胡彬(化名)是我所带班级的一名单亲孩子,父母离异后与父亲和继母生活在一起。该生脾气倔强,学习懒散,经常不完成作业,基础不好,学习成绩较差。组织纪律性差,自控能力弱,经常自己管不住自己,时常伙同班上一些同学在学校,在社会上违规违纪。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时常在想该怎样去教育他呢?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不断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但最基本、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关注他,鼓励他,赏识他,进而促使他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7.
婆婆·娘     
吴建 《老年教育》2006,(10):31-31
常听别人说:“婆婆不是娘,篱笆不是墙”。可对我而言,婆婆就是亲娘。 丈夫脾气急躁,我性格倔强,刚结婚时矛盾不断,婆婆从不偏袒自己的儿子,而是给予我更多的理解与宽慰。一次,我与丈夫吵架后,气得两餐未进。婆婆特意做了香喷喷的鸡蛋面端到我面前,柔声细语地开导。我和着泪水吃下了那碗面,那是感动的泪水,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并不孤单。  相似文献   

8.
刚刚走上讲台时,就发现现在的孩子变了.以前的孩子对学习似乎没有那么自觉,他们的注意力在别处.我小时候就经常和同学们一样吃过许多植物的蜜,很有兴致地看过蚂蚁搬家,捉过蜗牛,感受过一年四季不同的风吹……而现在班里的孩子有一大半不认识蒲公英,没见过向日葵,也不懂蜗牛是什么东西.他们相当“职业化“,他们的职业就是学生.……  相似文献   

9.
邓力 《早期教育》2005,(10):34-34
浙江的王女士说,自己经常给上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提一些要求,比如好好吃饭,不准洒饭等,自认为还是十分合理的,可孩子却不上心。她想问一下,到底怎样给孩子提要求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爱心·奉献     
我是一名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师,每天面对的是那些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见,有脑不好使,让父母操碎了心的残疾孩子.曾有人问我,整天和那些失聪、失明、傻孩子在一起,你不感到压抑吗?  相似文献   

11.
李家芸 《师道》2002,(10):20-21
一则故事:小外孙女在悉尼写“书”2001年,我到悉尼探亲,观察外孙女的学习,不时的有意无意询问一些她们学习的情况,引起我的思索,得到一些启发。一天,上小学六年级的外孙女放学回家,一脸正经地对我说:“姥姥,今天您给我一点时间,我要采访您。”“采访我?”这难道是她们的作业?三周以后,外孙女给我看了她的作业———《我的家》。哟,这哪是一篇作文,俨然是一本制作精美的图书。在“前言”里她简述了她们一家什么时候到悉尼居住的,她何时到悉尼小学就读,她的家庭成员等。书的第一章写我———《我的姥姥》。写我出生的艰…  相似文献   

12.
一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发展情况 ,促使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交流 ,统一家长和学校的认识 ,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 ,达到共同教育学生 ,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目的。几年来 ,我校采用看、听、参、议的办法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 ,收到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看看分为四个层面 :1 看汇报课通过有计划地安排任课教师上汇报课 ,让家长了解教师的业务素质 ,了解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 ,特别是发现孩子平常不易显现的学校隐性情况 ,从而协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2 看展示活动。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策划和组织下 ,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我。如 :开展诗歌朗诵、讲故事、现场制作、歌曲、舞蹈、器乐表演、书法美术现场展示、主题中队会等能体现学生个性、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展示让家长发现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优势 ,从而悟出孩子的特长、发展方向 ,努力挖掘孩子的特长潜力 ,为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人才作准备 ,并且还能让家长从自己孩子的优秀表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增强培养的信心。3 看展览。在看的环节中 ,既包括动态的汇报课和展示活动 ,又包括静态的展览和录像片。展览是学生学习长时间积累的一种外在表现 ,内容主要包...  相似文献   

13.
盲校的言教学一直采用“熟读—逐字逐句翻译—背诵”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差,学习效率不高。也有的老师认为,盲生学习言很难,只能采取这种方式,其实不然。在长期的语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对言教学进行了“四读”新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简称教研活动。在科学研究的思想、规范、方法引入之前,只能算做经验型教研,可以称为常规教研,基本形式为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科学研究引入教研活动后,常被称为教育科研,基本程序为选题、假设、开题、实施、结题、鉴定。于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再是狭义的只包括常规教研的教研活动,而是在内容上、程度上都得到深化提高,既包括较低层次水平的常规教研,又包括较高层次水平的教育科研的广义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共存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统一体中,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取代不了谁。常规教研的侧…  相似文献   

15.
“读书·积累·发展”的教学实验对象为本人所带的两个教学自然班,共156人。在学校领导和各位专家、老师和同事的指导与帮助下,三年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一、问题的提出本实验开始的时间是1998—1999学年度的上学期。当时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已举步维艰,有限的课本内容,单调的教学模式,僵硬教条的考察、考试办法,使得学生无法体会文学作品的整体美和内在美,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学沉淀和积累,更谈不上对文学的鉴赏和感悟。在省教育学院毓明笠、李元昌两位老师启发、指导下,我确定了一条以“广泛阅读”…  相似文献   

16.
告别了2006年,迎来了2007年,《小学教学》也以她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我的面前。读完2007年第1期《小学教学》(语文版),我有两点突出的感觉:一是好文章更多了,二是校对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次我没有发现一处差错。我由衷地祝贺《小学教学》的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冯大春 《四川教育》2000,(11):16-16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淡化、感化、转化、强化,是后进生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每篇课文都潜藏着不同的思维训练点,因此要开启学生思维,关键是要找准文中的思维训练点,并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实施。下面仅就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材中思维训练切入点的开掘和实施整理如下:一、点课题,培养思维的独特性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训练的窗口。点课题时可以这样诱思:(一)猜:如根据课题猜内容,对直接点明文章主要内容的课题如《我选我》、《明明上学》、《王冕学画》等让学生猜一猜: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可能是怎样写的?结果怎样?再如,根据插图猜内容和标…  相似文献   

19.
朱静怡 《早期教育》2001,(17):33-33
深秋的一天,外地老师前来观摩我的教育活动,恰逢我教小班,记得那天——  相似文献   

20.
我想哭,可没有人陪我。于是我找一个角落,坐下来哭,哭的声音很小,很安静。 我哭得很没道理。因为没人跟我说话。是我不够合群还是什么资本都没有。没有讨人喜欢的性格,没有优异的成绩.没有自豪的特长,没有正常的思想,从外到内都透射出惹人厌的色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