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阅读经典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具有积淀文化素养、培养多元文化精神、增强适应社会能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今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使经典阅读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不断进取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浅论经典阅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形成了一种浮躁的、失衡的文化心态,经典阅读可以平衡人们的这种文化心态。但经典中也有些许糟粕存在,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经典阅读的特点:经典阅读的超时空性;经典阅读的文化传承性;经典阅读的审美体悟性;经典阅读的选择性;经典阅读的限制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经典闼读的长处,为个人、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阅读经典到经典阅读,这是阅读教学的一贯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筛选阅读文本,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促使学生构建新的阅读认知;组织学生演绎文本内涵,帮助学生实现阅读本质的提升。这样才能从阅读经典到经典阅读,实现阅读教学的理性向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诗文经典是千百年来大浪淘沙至今仍然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和生活中的文化精品。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它准确地反映了民族的灵魂,摸准了时代的脉搏,引领着社会的前进,一直给人们以心灵滋养。今天,我们提倡青少年读经典,不仅仅是青少年成人成材的需要,而且是民族复兴、祖国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因为传统经典是滋养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乳汁,  相似文献   

5.
推广经典阅读是各高校改善和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独立学院由于专业设置、师资结构以及生源特点的原因,在推广经典阅读过程中面临着学生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热情不高、对经典作品的科学认识不足、自身的母语修养和人文基础偏弱、需要科学指导等问题,通过加强人文基础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点带面等措施解决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重视经典阅读教育。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石,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具有其他任何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经典文化作品的阅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阅读文化经典作品不仅能学习经典名篇里包含的长期积淀的精神骨髓,还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同时还可以进行英才教育、人性教育和贵族精神教育,让经典文化作品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表示欢迎。欢迎北京大学的石运佳老师,柳春蕊老师以及各位同学;欢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郭晓鸿老师,中央党校的王巍老师,还有湖南《湘水》杂志主编黄友爱先生和湖南大学傅湘龙老师;欢迎我的好朋友、中湘公司董事长陆镇林先生,岳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徐载满先生、岳阳市外国语学校刘晓红老师以及我们学校的同事和同学们。也很感谢北大团委把南湖藏书楼确定为北大的一个社会实践基地(定名为"燕湘学社",刚才举行了挂牌仪式),对此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高兴,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就能更好地交流,更好地合作。第二,关于这次座谈会的主题。先说明一下,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包括"文学经典"和"学术经典"。将"经典阅  相似文献   

8.
正前面老师们都已用自己的话给经典下了定义,在此就不再谈"什么是经典"了。我主要结合自己在校学习的经历来谈经典的阅读方法。我本科学的是英语,我阅读经典的第一个方法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细细咀嚼"。在我们的翻译课(特别是口译课)上,老师常要求我们阅读中英双语读物,并仔细揣摩源语和译语进行转换的工巧之处。比如,在读曹雪芹的前六十回《红楼梦》时,老师要求我们同时阅读林语堂的译本。除林之外,老师最推崇的几位翻译家还有穆旦所译的浪漫诗(九叶派创作的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人文理想与价值信仰缺失的时代,讨论经典阅读,其意义不言而喻。什么是经典?怎样才算经典?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不需任何解释,其实却是隐藏着重重疑虑。在我看来,经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淘洗而流传下来的,富有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的文化形态。可将经典的特征概括为三。  相似文献   

10.
在几千年的世界文明历史进程中,文学经典如星辰般璀璨。然而,经典阅读者的数量和阅读质量却不容乐观。就此,作者分析了当前阅读经典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并简要介绍了一些阅读经典的方法,以期能呼唤人们的回归——阅读经典。通过阅读经典,能够更好地提升自我、丰富自我,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经典研读是人文教育非常基本的途径。人文教育中有关经典研读存在着永恒观、相对观和权威观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各有千秋。在人文教育中实施经典研读必须注意营造适宜环境、确保研读质量和重视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洪明 《教育学报》2012,8(1):3-12
读经问题是民国初年废除读经之后围绕恢复读经和反对读经而产生的一系列论争,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抛给世人的一个世纪难题。百年来,关于读经的争议主要经历了四次:第一次发生在民国初年,主要围绕着袁世凯、康有为等复古尊孔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者反复古斗争展开;第二次是20世纪20年代在东西文化反思过程中出现的,以1925年章士钊"读经救国"论和鲁迅的批判为标志;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抗战前夕,高潮为《教育杂志》1935年"读经专号"中关于读经的大讨论;第四次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尚未结束。读经的论争还会继续,解决读经论争的最好态度是抱有开放心态,认清潮流,允许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经典的哺育下,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和杰出人物,他们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操,具有浩然正气、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社会理想.目前广泛开展的读经活动,在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方面已经产生了积极成效.主要因为读经教育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强调的是潜移默化,而不是灌输,内容贴近少年儿童生活实际.因此,读经教育是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许婷婷 《成才之路》2021,(10):36-37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包含着优秀的革命传统文化,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重视并教好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白洋淀纪事》为例,立足整本书阅读,以学生的素养提升为导向,设计初读、再读、外化输出三个环节,从情节、人物、语言入手,探讨红色经典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经典阅读是一种精神行动与思想操作的实践。它体现在文本细读与文本阐释结合、文学理论资源的运用、借用文学批评固定的范畴和术语转换成文本分析的技巧等方面,并以此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学”教学的目的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经典阅读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形成大学生的人文思想、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学校课程设置调整、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和校外阅读环境营造等三个方面来加强文学经典阅读,以此来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阐释了施特劳斯自由教育思想的三个特点:培育优异心灵,阅读经典著作,倾听伟大心灵的对话;对自由教育与经典阅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经典阅读在当下语境下何以可能。针对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根据学生发展在各阶段的不同状况,分别提出三种建议。  相似文献   

18.
消费社会强大的影响力使文学经典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经典自身的高度和时尚的诱惑,是读者远离经典的重要原因。经典自身的深度、广度和强度则是使读者亲近的永恒基础和走出异化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民国成立后,在蔡元培的倡导下,虽然通令废除了学校读经,但终民国一代,读经活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出现这种现象固然与一批守旧人士的摇旗呐喊有关,但当政者的提倡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南京政府成立后,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合法性统治,极力主张读经,并且在庐山军官训练团上登台讲经,成为民国历史上第一位公开登台讲经的政府最高首脑。蒋介石的提倡读经和庐山讲经,对当时的文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全国笼罩着浓厚的文化复古气息,推动了读经活动在全国不同程度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原典阅读以及相关课程的开设,是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有助于纠正学生对文学史的认识误区;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定式;提高毕业论文的创新能力。在具体的创新实践中,应当注重文本阅读的科学性,课程设置的多层次性,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以及考核范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