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便尽早同整个世界互通有无,同步发展,已成为我们的国家大事。尽快做好相应准备,并尽量减缓“入世”后不得不直面的各种剧烈冲击,消解由此必然产生的负面影响,以确保我们的民族经济和民族化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策略和步伐.不被西方强势国家所取代.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周贵华 《寻根》2002,(5):7-11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科学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便利;同时,西方工业现代化伴随的消极后果也逐渐显露,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使“先发展后治理”的工业发展模式遭到了普遍质疑。加上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范围内的道德危机,20世纪展示了一幅复杂的图像。新世纪的开始,人们意识到建立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势在必行,东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凸现了出来,以缘起思想为特征的佛教文化精神显出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里所说的“西方”,主要指欧洲,也包括18世纪以后的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而“文化”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习俗等等。“西方”原本是一个地理概念。欧洲人从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出发,将地中海东岸一带和亚洲西部称为近东,将亚洲东部则称为远东,他们自己所处的位置自然成了西方。但是,这个概念现在巳包含了太多的历史、文化、政治的内涵。譬如,“西方”曾经一度就等于资本主义列强;而“东方”则大体上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状态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或理念,最初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很快在全世界流行。到90年代中期,已开始渗透并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学者的频繁话题。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对“全球化”词汇意义的绝妙解释。2001年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社会环境给我们的启迪以及中国经历13年“入世”谈判最终进入WTO的事实表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它无情地、直接地、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经济以及所有国家的发展进程。当代西方学者认为全球资本主义理论观点的基本思想是: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扫描美国“枪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世界中,美国是惟一法律允许私人拥有枪支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文科技”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文科技”型人才的培养张岂之[说明]1994年11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团委出了一个题目"21世纪知识精英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体系问题",要我给他们作一次讲演。这里发表的就是我这次讲演的提纲。20世纪即将过去,将要来临的21世纪将是一个以和平为...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称2000年为“学理论年”也许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全球化给人社会科学带来的往往是挑战多于机遇,尤其是对学及其理论,不啻是一种巨大的冲击。早在十九世纪,面对当时西方学理论批评界的繁荣局面,曾有学断言那是一个“批评的世纪”,而实际上,如果就流派纷争、新的理论层出不穷、学研究的疆界日益扩大和模糊等现象而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中击及其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智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在此历史环境中,西方绘画也顺利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艺术;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世纪。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当代文化史上,宗白华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优秀的编辑,给我们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和人格建树,令人敬佩不已。他文化视野宽广,学贯中西,识见卓越,人格境界高迈,终生著述颇丰。其重要原因主要在于他能站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时代大转折点上,将西方文化特别是德国古典派文化的科学思辨精神和浪漫气质,与中国传统的诗学智慧和生存思悟巧妙地融合起来,对中西文化的精华进行了创造性的自我开掘。毫不庸言,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非同寻常。但细  相似文献   

10.
睁开另一只眼--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化思潮之一,广泛涉及艺术、建筑学、音乐、电影、学、社会学、交际学、技术等各种学科和研究领域,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世界性的化景观,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冶观念的反映和当代世界诸多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34年出版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1947年出版的英国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也出现过这个词。汤因比用“后现代”指称西方明史中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西方统治告终,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天主教政权的衰落,非西方化抬头、壮大。但是,作为一种现实的思想运动,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崛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11.
胡成 《东方文化》2000,(4):117-119
对近代中国以来那主张变革政治和化的精英来说,最让他们痛心疾首的,莫过于以经典力学、天学和数学等构成的近代科学不发端于中国,致使近代以来落后挨打。毕竟,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使用的17世纪传自欧洲的红衣大炮,炮子发射后,打到英舰板壁而被碰回;英方使用的新式爆炸弹则从泊在远处兵舰上发射,炸裂四出,进射数丈,炮台因而不守。此后到了同治初年胡林翼在安庆江边,见洋船逆水而上,疾如飙风,变色不语,途中呕血,洋务运动——即中国最早成规模地引进西方近代科学的历史进程遂被开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扩大和化在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化贸易逐渐引起各国的广泛重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先行一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从1996年始,化产品与服务便取代传统产业,成为最大的输出项目和获利行业,从而占领了国际化贸易的主导地位。与我们相邻的韩国,由于及时采取化振兴和化输出战略,很快走出一条“从经济破产到化征服”的传奇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个人是社会的终极单位.社会则是个人的存在方式。化则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党在“十六大”中提出新的目标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化则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质、方向和水平的重要尺度,又是作为全面体现小康社会建设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作为城市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精英化陷入危机,大众化泥沙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9日,对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瑞典文学院这一天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给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报中称赞他“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其作品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之外和社会底层阶级的人性进行了探索”,赞誉他的作品是“新的开端,富有诗意的探险,充满感性而忘我;完全超越当今的文明,探索极其深邃的人性”。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融合中西方的艺术是许多置身中西方化交汇地带或接受过中西方化艺术熏陶的一代华人艺术家的一种自然且自觉的选择。他们对意境深邃的中华传统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敬,而对西方的艺术,尤其重在个性表达的现代艺术,怀有同样敏锐的鉴赏力和深刻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中,中国兴起了两次大规模的“化热”。本通过对这两次“化热”的历史考察,认为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连续和渐进的,同时说明化的发展是多元的和相对稳定的,并不存在单一的化形态和一成不变的化模式。指出只有在开放的化环境和竞争型的化机制中,各种化因素才能充分地交融、优化,新的化因素才会不断产生,化肌体才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祝贺《中华文化论坛》正式公开发行。几年来我是她真诚的读者,几乎每期必看。她将在新的世纪中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此世纪之交和千年交替的双重变奏之际,世界充满了危机与机遇、繁荣与衰退、希望与危险错综交织的局面。她既给人们带来莫大的激励,也给人们带来种种悲剧。20世纪末的90年代虽还剩下两年,但已发生了两次使全世界大吃一惊的政治、经济“大地震”,其影响所及都是全球性的。一次是90年代初原苏联建设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结果导致了二元对抗的冷战的结束,出现了“后冷战”时期多元(多极)世界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转型与民族心理变异黄曙光站在20世纪最后一级台阶,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每一个中国人是否都感到了肩上沉重的历史使命?这既是百年之交的小世纪,也是千年之交的大世纪。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小心翼翼地追索,艰苦卓绝地奋斗,留下了一幕幕悲壮,书写了一篇篇...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化交流》2014,(6):13-14
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已被列为21世纪两大“朝阳产业”,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化产业就是从事化产品生产和提供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突出体现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