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晓丹 《文教资料》2011,(10):68-70
葡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中海东岸和小亚、中亚地区是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酿酒的地区。葡萄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在地中海周围地区。中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最早是在西域,自西汉以后开始广泛东传.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业的发展。唐代以后,中原地区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酿酒业有了较大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输入,是古代中国人善于吸收外来技术的例子之一。葡萄文化是中西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作为从西域植入的植物之一,葡萄是较早而且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大的。葡萄文化的渗入,对中国酒文化、美术、诗赋等都有影响,本文分析了葡萄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以前,与葡萄、葡萄酒相关的葡萄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魏晋南北朝以前,葡萄文化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畿向四周及由中原内地向西域、东亚传播、扩展。先秦时期,"蒲陶"一词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文化已由西域传入中原内地,并在内地逐渐丰富起来,同时开始由中原返传入西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文化领域扩展,由内地向西域的传播内容增多。  相似文献   

3.
在外来风格作用下的敦煌壁画中的人物画极富特点,西域天竺遗法对中国本土工笔重彩画影响深远。米兰的有翼天使图像的线描特点体现了文化地域特点,凹凸晕染法对中国绘画心理和图示潜移默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3—6世纪,大量西域、中亚、印度佛教僧侣沿丝绸之路入华,他们沿途译经护法、传播佛教,形成一股潮流。丝绸之路是求法之路,"法"从"丝路"来;丝绸之路也是传法的路,经丝绸之路入华传法、译经、护法的高僧们"游历诸国",沿途传译,驻留授经,对中国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佛教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佛教作为一股文化势力开始有力地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地渗透进上自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的思想世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越来越多地涌进了城市,他们也有着同等的受教育权.但是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情况大多落后于本地儿童.孩子之间差别其实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别,切实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量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两宋以前栽培葡萄及其酿造产地的扩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两宋以前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城地区向四周扩展。先秦时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已开始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在西域扩展,并向关内初步推进;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主要在内地都城拓展;隋唐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较快发展;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广泛(尤其在江南)扩展。  相似文献   

7.
“古”印度     
课本第95页:“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表述与课本第69页“佛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表述有出入。“印度”和“古印度”不是同一概念。古印度是历史地理名词,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今尼泊尔)而不是“印度”。张骞通西域前,西域某些国家已经信奉佛教。可见,佛教传入西域是在西汉前期;传入内地是在西汉末年。课本第69页的表述更为严谨。“古”印度$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8.
道教作为一种根植于中国本土、来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思想曾与经西域传入内地的印度佛教互相碰撞、冲突,彼此融合、吸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三界”说展示两教思想的融合,并简要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又是近世以来的国学大师,在政治、思想文化及社会各方面影响颇为深广。他曾撰文反对西方代议政治制度,因为他坚持认为适合他国的政治制度,不一定适合中国,而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他结合明朝官职并吸收西方政治制度创造性提出"五权分立"的政治设想;他曾从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分镇""分道"思想出发,主张地方自治主义,以克服民国政治中的黑暗和腐败;他批评当时青年道德低下及"全盘西化"思想,主张实行国学教育,来提升国人道德水平,实行自己的教育。但是,章太炎并不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章太炎一度主张保存"国粹",但并不是封建思想的卫道士;坚守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与学习西方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晚清士大夫的对外观念中,经济、政治、文化是三个最受关注与重视的方面,他们由于受到日本等外来影响,在这三个方面都显现出一些看似偏离传统的言论倾向来。但事实上,他们既保守着传统的士大夫身份未曾改变,而在社会大变动局势下的文化心理及其种种事功也未能超出传统的藩篱。外患的加剧固然是加重了他们的忧患意识,促使他们急切地寻求一条强国富民之路,但是士大夫精英们在此形势下的思想并未能超脱出历代王朝变革意识层面之外,他们的社会变革意识依然不过是传统的翻版,并未能做到与近代接轨,真正的近代式变革思想要等到甲午战争以后方才出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印度古代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相似 ,对待残疾人却不同。中国古代保护和优待残疾人 ,任用他们从事脑力、文化工作 ,使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印度却歧视、排斥残疾人 ,使他们成为不祥的禁忌。发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残疾观不同 ,中国古代视残疾为生理或身体的不幸 ,而印度则以因果报应的观念来理解残疾人 ,把他们的残疾视为前世或今生所犯罪恶和过失的结果 ,故残疾成为可耻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新近面世的涅槃与弥勒组合浮雕、舍卫城神变浮雕、佛塔假门浮雕,在几个重要问题点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犍陀罗文化的认知.证实涅槃与弥勒图像组合及其象征的末法与传法思想,以及双神变与大神变合成的舍卫城神变图像率先出现在犍陀罗中心地区,佛塔假门则是中印度与西北印度佛教文化的巧妙结合.进而反映了吸收中印度、希腊罗马文化因素,并影响中亚、西域文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因为时代的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表现和行为方式各具特点,难以一概而论。但从大的背景看,传统文化思想和近代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作用,无疑是最显著的,由此也形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行为方式上的一些特点。分析这些行为特点,我们大致也能多少把握他们的思想倾向和文化观点。为了具体说明这一点,我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结社”现象和个人行为表现这两个方面来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古代西域就是今天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龟兹古国是西域36城邦国之一.龟兹古国位于西域的中部,由于西域是古印度文化.古罗马文化、古中国文化和古波斯文化在世界上唯一的变汇处,所给我们带来了独有的文化.龟兹乐舞是以历史悠久的石窟壁画形象为原始素材.本文是从龟兹乐舞的文化背景的源头出发一直走进龟兹乐舞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龙虹 《学前教育》2008,(10):4-5
香港作为彖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点,素有“美食天堂”之称,因为它不仅传承了中国许多传统的饮食文化,而且还受外国文化影响,集中了世界各地的美食,日、韩、泰、印、葡等餐厅更是随处可见。这些外来饮食文化丰富了香港本地的饮食文化,当然也丰富了香港人的生活。这一特点,在香港维多利亚幼稚园的食谱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不是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生长起来的,它最初是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与理论观点,被引入和介绍到中国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民族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必然的只能是一种不断被民族化,就是中国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葡萄作为一种外来作物,是早期中西交流的重要代表之一。一直以来,普遍认为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葡萄的。实际上,葡萄的引入存在多方面的争议。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等文献的考察推证、借鉴,并利用前人经验等相关材料,证明葡萄的引入并非张骞第一人所为。  相似文献   

18.
英语全球化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人文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英语的全球化及本土化是英语运用趋同和变异两种力量交互的结果。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既指中国英语变体的形成,也意味着中国本土文化对英语语言的移入。他们不必因为学习和使用英语而改变自己的身份和文化价值观念,甚至不必改变自己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只是有助于他们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开阔的视野参与国际交流,英语学习者无须内化英语本族人的文化标准。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本国文化或其他文化学习来促进英语的运用能力。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能够促进英汉“界面”的进一步发展,而英汉两种语言的互动将会互相丰富而不是污染。英语的全球化及在中国的本土化对中国英语学习和运用者的文化身份、英汉两种语言界面互动,以及中国英语学习和教学产生重大的人文影响。  相似文献   

19.
莫卧儿帝国阿克巴时期改变德里苏丹时期的宗教压迫、歧视政策,实行宽容、平等的宗教政策。但是随着苏非派发生分化,随着伊斯兰正统派帮助奥朗则布登上王位,奥朗则布的宗教政策发生了彻底变化,使阿克巴以来提倡的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相互理解、融合的精神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后来印度发生的印穆冲突都可以在这找到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及家长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发现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习惯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学习的关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在学生行为习惯纠偏上着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与学校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教育素养,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