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情定律——爱情是一种突发性的事情。真正的爱情都是在一刹那间发生的,而发展出来的顶多是婚姻。爱情的过程是由晴空万里直接到倾盆大雨;婚姻的过程是由晴到晴转多云再到小雨再到大雨。  相似文献   

2.
爱情是一种自然生发的情感,是情感共鸣。爱情的主体是自我,对象是他我。他我的出现,势必会涉及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意识就会产生道德。爱情的道德性表现在它与自由、平等、尊重、理性的关系上。其次,由于爱情是两个自我之间发生的情感,这就要求处理好两性关系,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婚姻家庭关系,所以爱情也会关涉到利益。弄清楚爱情的发生机制和道德本质特征,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恋爱观,确保它的稳定性和建立在它基础之上的家庭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一个妓女也会有真正的爱情,一个出入商海中的款爷也会动真心,这在学中和现实中都算不上什么新鲜的事情,莫伯桑的《羊脂球》等不少中外作品早就接触到这个问题,现实中也能找到不少案例。如果我们承认妓女和款爷都是人,都可能某种程度上人性未泯,那么,产生真正爱情的可能就都是存在的。因此,评论界如果以商海和风月场所难有真正爱情的偏见,来赞美作家王晓云塑造了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妓女,那么我想,这种偏见同样可能遮蔽非商业性领域(比如说化领域)里的人将爱情工具化的问题——谴责商品会腐蚀爱情的人,未必不会把爱情作为生存快乐的手段变相的出卖之。  相似文献   

4.
《音乐世界》2012,(17):154-155
玩场爱情游戏 男生是J女生是Q,相同花色配成对,恋爱一周,然后交换!我们现在已经坐上旋转木马,不停地旋转,直到找到最后的幸福!——这是一场爱情游戏,也是一堆爱侣的拼图游戏,是好奇心,让他们打开了爱情的潘多拉魔盒。只是Game Over的时候,身边的伴侣还会不会是原来的那一位呢?  相似文献   

5.
“情种画廊”是古代小说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巨变 ,人们的爱情观念也在发生着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进步的变化。《西厢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连成》 ,作为古代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链条中间的三个小小的环节 ,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中国封建社会爱情观念、道德发展的轨迹 ,织成了一道“情种”未必都懂情的“情种画廊”。  相似文献   

6.
《什么意思》是湖北诗人张执浩的诗作。这首诗将过去与现在、独自睡觉与同床共枕进行对比,描绘了你从独处到渴求爱情再到爱情消亡后再次寻求独处的全过程。通过这场对欲望的追寻之旅,诗歌揭露了个体的孤独本质,同时也反映出欲望只会无休止地延宕,它永远不可能被满足。  相似文献   

7.
蒲松龄在《莲香》和《封三娘》中写了女性同性情谊。这种女性同性情谊会由友情上升到爱情。选择这种主题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超越和突破。但是,作者在描述这种情感时,始终不离传统异性爱情婚姻,让这种情谊与异性爱情共生共存,但遭到异性爱情妁过分干预后则悲壮地香消玉殒。这种对传统异性爱情婚姻的超越和妥协反映出作者的深层创作动机:女性同性间的情谊喻示理想的同性的知己之交,但是,女性同性情谊不为社会现实所容,必须在现实的正常的异性爱情和同性友情的掩护下才能暗中存在。而在现实中,理想的知己之交也很难找到,当现实的俗务干扰了知己之交,也就不存在真正的知己。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的爱情篇章不仅以爱为旨,恩情因素在其中也具有主题地位。恩情主题与爱情主题一样是作者审美理想物化的结果。恩情意蕴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由妖到人的形象升华,提升了女性形象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爱情无国界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到了二月,情人节让大街小巷都飘荡着幸福的味道。到了那一天。情侣双双找地儿去浪漫了.满大街手捧政瑰花的女孩脸上的笑容简直比蜜还甜.没情人的也没闲着.赶紧组织朋友一块扎堆聚会开party,没准转身就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总之,在这个以“爱情”为主题的月份,不谈爱情似乎有些跟现实脱节.  相似文献   

10.
从过去到现在,缘分竟巧妙地穿梭于两代空间。此情此景,在过去也曾巧合发生过。会否惊叹世事乃天注定,还是可幸自己也曾经历过不枉的爱情……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描写的都是爱情悲剧.爱情悲剧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不同时代、文化背景、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爱情悲剧也会呈现不同的特质,从而使人们获得多重美学感受,更丰富地品位、欣赏文学作品.又由于爱情悲剧要靠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建构故事情节,因而不同文化背景与民族风格的爱情悲剧也会体现出相同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特点.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屠格涅夫以善于描写爱情著称于世,他的小说生动感人地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却无一例外地让爱情走向悲剧性的结局。屠格涅夫本人的生活及爱情经历,使他认为爱情不可捉摸、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幸福。他对爱情悲剧的描写一方面来自于他的爱情观,另一方面也是揭示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火夕 《成长》2006,(7):29-30
男女开始有好感,持续到陷入爱情,就会分泌多巴胺和血清胺。血清胺是爱情中最重要的物质,能让人一时处于近乎疯狂状态,无法意识到对方的缺点,并且激素能维持高浓度的时间大概是两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其实,爱情就是吃饭的。这样说的时候,心里也觉得有些恶俗。爱情多么神圣,而吃饭多么世相,但爱情与吃饭多么息息相关。有人可能一辈子没有爱情,但有谁敢说,我一辈子不吃饭?别说一辈子,几天就会香消玉殒。能陪你吃饭,并且很家常地帮你做饭,懂得你口味的人才是值得你爱的人——爱到最后终究是要吃饭的。初恋时,正青涩吧,约了你在门口的牛肉面小店吃一碗洒上辣椒的大碗牛肉面,冬天的寒冷并不能阻挡爱情的热能,一碗牛肉  相似文献   

15.
浪漫的丧失     
前几天,看了一部英国著名导演尼尔·乔丹导演的电影《爱情的尽头》。虽是改编自五十年代的小说,却是对世纪之末爱情的注释。时代在变迁,爱情也在无可奈何地变化着。只是不知是在变好还是在变坏,莫非到了世纪之末,爱情也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6.
读过那么多描写爱情的火辣辣的诗句,惟独裴多菲的诗让我从少女时代一直迷恋到现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高尚的爱情和崇高的理想相结合,为了追求理想义无反顾地抛弃生命与爱情,是这首《自由与爱情》不朽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风中密码 《成长》2006,(12):26-27
爱情少不了信物,信物就像是每段爱情的寄托,能令你在多年后仍能看到它所承载着的爱情的影子,没有了信物,爱情会少了许多浓情密意,也少了缅怀的载体。信物见证着古今的爱情,睹物思人,斐然成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西厢记》是元代爱情剧的佳作。在这部戏中张生的地住有个由低到高的变迁,也由此带来了崔张两人爱情地位的颠倒变化。究其原因有三:第一,封建婚姻与等级制度是造成变迁的重要原因;第二,还和中国古代的儒家诗教传统与观众的接受心理有关:第三是元代作家心理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刘宗铱 《文教资料》2009,(36):11-13
在刘心武的《钟鼓楼》中有这样一个走在时代爱情的尖端的女性——慕樱。她认为爱情的多变性是合理的.也是道德的。她经历过对英雄盲目的崇拜.再到对知识分子世俗的情感.最后进入到对老干部精神的爱情。而她的转变似乎一切都是由一件紫罗兰色的布拉吉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音乐世界》2013,(18):25-25
不只是胡一菲 因为有气场强大的胡一菲在前,哪怕娄艺潇在《爱情悠悠药草香》中身着旗袍凄凄婉婉地在大雨中被淋,有的观众还是会不自觉地“跳戏”,其实,娄艺潇自从在《爱情公寓》一举成名后,也一直面临如何走出“胡一菲”阴影的困扰。所以这部剧让她很兴奋,“造型和胡一菲反差很大,性格也完全不同,我其实挺想让大家看到,我不是只能演‘胡一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