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向来受到瞩目,收效良好。但是,中职语文教学却举步维艰。本文直面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笔者意图探索一些破解中职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缓解中职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教育策略包括:帮助中职生设定合理可达成的目标;创造成功的条件,帮助中职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的期待,强化中职生的自信心;营造关爱和宽容的环境。通过关注和研究中职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促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管理。  相似文献   

3.
集体习得性无助现象很普遍,给班级管理、学生成长带来很大弊端,表现为集体观念淡泊、班风学风不正、缺乏奋斗目标等.通过对此现象的成因分析,探索出几点有效的教育措施,使中职学生由无助变有助.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中职教育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时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遇到挫折时倾向于放弃,乃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崇拜歌星明星、标新立异、与素爱暴力滋事的人为伍和做出种种出格行为等。这就是所谓的"习得性无助"在教育中的表现,如何应对这一类的学生,对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在经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所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本文阐述了影响习得性无助感的家庭、学校以及个人因素,并指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校针灸推拿专业中职生、洛阳市回族中学普高生进行无能为力感评估,采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向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发出辅助调查问卷,以支持不同层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学生无能为力感明显强于普高生(P<0.05),根据研究现状,分析中职生无能为力感强的形成原因并提出适合中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矫正策略,利于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职生通常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本文试通过对中职学生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分析,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习得性元助是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失败或挫折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产生习得无助感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节,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习得性无助现象在学困生身上是比较普遍的.本文在对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四种表现、两种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得性无助是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失败或挫折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产生习得无助感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节,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习得性无助现象在学困生身上是比较普遍的.本文在对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四种表现、两种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习得性地在情感、认知方面的消极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的形成,在于对事件因果关系的解释形态。中职学生因感觉学业失败而对自我认知出现偏差,自我否定,影响学习及个人成长。帮助他们接纳自我、升华自我,是改善中职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产生有外因(消极的社会评价),也有内因(消极的自我角色定位),对此要加以分析,并应从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实施多元化的个性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提倡差异发展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12.
学龄前阶段是个体乐观心态形成的关键时期,掌控感缺失和消极解释风格会导致幼儿产生习得性无助现象,教师作为幼儿生活的主导者,是幼儿成长过程评价的主体。面对幼儿的无助,教师及时介入能引导幼儿以乐观心态冷静分析问题,勇敢面对挫折,形成乐观解释风格与习得性乐观。  相似文献   

13.
陈梦莹 《亚太教育》2021,(7):112-113
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突破传统模式向混合式模式改革,这是必然趋势,也是有效手段。然而在高职院校中,由于过往经历,习得性无助普遍存在于学生中,在此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有效性受到限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高职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造成不良后果。研究了混合式教学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本文尝试将有关习得性无助的理论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结合起来,研究习得性无助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与危险。  相似文献   

15.
从高三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出发,从学校、学生、教师等多角度出发分析"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及行为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对进一步转变高考应试教育理念,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中的障碍———“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常见现象。对于学习者来说,“习得性无助”并非先天具有,而是由于后天失败的经验所造成的。本文分析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而提出了6种矫正“习得性无助”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王秋英 《考试周刊》2014,(62):181-183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习得性无助是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失败或挫折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产生习得无助感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调节,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习得性无助现象在学困生身上比较普遍,本文在分析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四种表现、两种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高一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学习表现,分析了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对改善这种状况提出了策略。  相似文献   

19.
习得性无助是个体在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帮助学生合理设置目标、转变学生消极思维、打破学生信念障碍,能够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泥潭。  相似文献   

20.
中职生是"习得性无助"的易感群体. "习得性无助"给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是他们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中职学校应具体分析中职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成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