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各级教育部门越发重视地方音乐如何走进高校课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冀南地方戏曲"平调"为例,尝试突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也为我省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淮河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淮河文化专题性"国字号"博物馆。淮滨县利用其区位优势,努力推进淮河文化的传播。但是淮河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重复性建设、"国字号"名不副实、非遗文化体验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加强对博物馆审批的控制和监管,建立泛淮河流域文博资源共享体系,创新非遗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承离不开教育,大学教育肩负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使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基地等载体,是充分发挥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产、研究、教学、宣传、展示的积极作用。高校非遗"传承基地"如何运用好自身资源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关系着"非遗"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张磊 《学周刊C版》2014,(4):19-20
当今社会,各级教育部门越发重视地方音乐如何走进高校课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冀南地方戏曲“平调”为例,尝试突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也为我省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髓,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如何有效发掘和传承这些承载了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携手地方非遗文化企业共同建设"非遗"校园实践基地,不仅可以多维度、多角度地推动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全面、健康发展,也为高校自身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是一种互惠双赢的有益尝试。本文以艺术设计学院"非遗"校园传承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例,从模型构架、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了高校与非遗保护企业"协同伙伴""发展共赢"的共建新模式,并介绍了在此模式下取得的教学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6.
汉乐、汉剧这一梅州特有的音乐文化已被列入非遗文化保护名录,但对于如何传承的策略研究还很不够;近年来,关于"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提议备受关注,嘉应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客属非遗文化进入课堂已成为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对此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区域特色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有利于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本区域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从而营造区域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真正扎根地方高校、地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规模大,受教育者众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依据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从营造校园氛围、组建社团、开设"非遗"选修课程、编写适合的"非遗"教材、构建校内外"非遗"实践教学基地、加强"非遗"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拓展"非遗"教学的新空间新思维、设置"非遗"学科等多方面努力,培养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是高校基本职能。陇南师专参与传承和保护白马藏族"非遗"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之一。把白马藏族"非遗"资源有效融入音乐与舞蹈专业的学科设置、课程体系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校园文化建设等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也有助于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蒙顶山茶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的结合,在丰富音乐教育内涵和形式的同时,还能促进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的深入结合,实现地方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和传承,本文就以雅安蒙顶山茶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为内容,对其价值与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民族音乐的非遗保护可以通过开发配套旅游文化产品等形式实现其与数字文化产业的融合,推进文化演艺旅游。本研究基于旅游演艺视角,分析民族音乐非遗的旅游演艺产品特征,对旅游演艺视角的民族音乐非遗研发提出新思路,为各地民族音乐非遗文化保护搭建交流平台,挖掘非遗项目,升级景区演艺剧目,鼓励地方高校开设民族音乐专业课程,最终实现我国民族音乐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方非遗文化作为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宣翻译工作有利于地方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地方非遗文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则需要具有较强翻译实践能力的译者.为解决这种特殊的人才需求,地方高校可以合理优化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地方非遗翻译实践、建设地方非遗翻译工作坊和建立基于地方非遗项目的校外实训基地等途径有效地将地方非遗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为地方非遗文化"走出去"提供专业支持和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8,(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是这么解释的,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行到高校可以修补断裂的"非遗"传承链条,在推广"非遗"的同时增加师生学习"非遗"的热情,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及强烈民族自豪感,让大学生们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主动地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引进四筒鼓舞文化学习课程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人们对四筒鼓舞的保护,为四筒鼓舞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工业文明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和忽视。落实和加强非遗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传承先民生活智慧、复兴中华文化成为每一个中华人民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青少年作为非遗文化的重点传播对象,既是参与者、享用者,同时也是传承者。而学校作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阵地,课程建设是核心。本文旨在从非遗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非遗文化进课程的整体构建,发挥非遗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延续非遗的生命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学院式"传承非遗项目是指依托高校开展针对非遗项目的开发、研究、创新和运作的传承模式,是对非遗项目传承模式的创新,独具特色。文章以瓯塑瓯绣为个案,对"学院式"传承非遗项目的路径进行探究,得出四点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皖北地区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花鼓戏、二夹弦、坠子戏、嗨子戏、淮北大鼓、清音、民间舞蹈花鼓、泗州戏等,这些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播离不开其产生的人文与社会环境,因此秉持"非遗在民间"的文化传播观念,更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乡村社会(村镇)与非遗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对文化的需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改善当下乡村文化传播环境,如何充分发挥乡村社会成员非遗文化传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促进皖北音乐非遗文化传播,加强区域音乐非遗文化人类学的探讨与研究,共筑这一地区文化共享体系,构筑富于创造性、进步性的乡村社会文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何爽 《文教资料》2021,(3):158-160
本文在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深入挖掘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美学价值,与当前我国高校美育教育的新内涵、新形式、新途径紧密结合,通过梳理传统优秀手工艺蕴含的文化之美、工艺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阐释手工艺非遗融入高校美育的必要性,探索手工艺非遗融入高校美育教育体系的途径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产业化开发作为非遗开发利用的方式之一,提出之初便备受争议,厘清"非遗"与"产业化开发"理念的矛盾与关联性,是实现非遗产业化开发的前提。非遗产业化开发的关键在于在保留非遗项目特有的核心技艺与内在文化、精神意蕴前提下,遵循市场运营规律,打造品牌,实现规模化生产。这对于有效实现非遗传承保护,使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同时又是"中国钟表之城",开发具有漳州非遗文化特色的钟表产品,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本土非遗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对助力漳州非遗文化系列钟表品牌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文化融合和产品开发的角度探讨漳州非遗文化与钟表设计的结合,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