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凌月 《林区教学》2013,(6):119-120
古筝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得越来越快,作为一名古筝教师,帮助学生在掌握演奏技能的同时,调节心理素质也对学生学习古筝与表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发现,几乎每一个学生在表演这件乐器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紧张的心理。如何克服这一现象是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舞台上应该是一名好演员,把形象的音色表现给欣赏者,这就要求发挥表演者的音乐表现力,以更充分地表达乐曲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古筝是我国自古以来都存在的传统乐器,有着非常悠久的传播历史,古筝可以说是我国出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古筝的演奏激发是古筝表演中非常重要且核心的内容,伴随着古筝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古筝演奏技法也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对此,本文详细分析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古筝表演中,体态的表现常常被大多数人所忽视,人们只是片面地追求演奏技巧,殊不知良好的演奏体态也是古筝表演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阐明了体态在古筝表演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如何运用体态进行古筝表演。  相似文献   

4.
音乐表演专业器乐技能课程教学活动中,舞台表演是课堂教学一个阶段的总结与下一阶段的延伸。对于器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课上学习的一切音乐知识的积累、演奏技巧的提高以及表演能力的训练,只有经过在舞台上公开演出的磨练和舞台表现性的评价才能有效地检验学习成果。笔者就学生在表现性评价下舞台表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如何做好舞台表演的临场调控。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过长期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且内涵丰富。我国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是非常繁荣的,发明了非常多种类的乐器,古筝是其中之一。古筝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爱古筝,想要学习古筝。为了使得教师在进行古筝教学的时候能够进行更好的教学,本文对古筝教学以及演奏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也进一步的对如何提高古筝教学以及演奏的质量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古筝演奏家任洁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筝语诗画》中的表演曲目为例,探讨传统音乐在新时期的发展。分析其在古筝演奏技法、形式和观念上的创新,以及浪漫的人文主义的音乐美学风格。指出她的"跨界",是以先锋的形式向古典传统致敬,实现了艺术在更高层次上的"归元";其古筝音乐表现力丰富,不是仅仅凸显某个主题,某种情感,而上升为特定的文化情境表达,促使筝乐在音乐观念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上千年的音乐历史中,古筝艺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可以在宫廷中大放异彩,下可以在坊间婉转绵长,所以说,古筝乐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古筝乐曲特殊音效的演奏方法日益完善,极大地提升古筝乐的艺术价值与可欣赏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古筝乐曲中特殊音效的演奏技法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音乐心理学是心理学科与音乐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探索音乐学科的奥秘的一中学科,音乐心理学科的建立填补了音乐学科在表演实践中心理理论的空白,促进了音乐学科的多元化发展。音乐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科,声乐表演心理的研究是音乐心理学的另一个分支学科,随着音乐表演的发展和成熟,音乐表演中的歌唱心理、演奏心理也成为舞台实践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分别从声乐表演中心理调节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论述,希望对声乐表演上的舞台实践添加助力。  相似文献   

9.
琵琶舞台表演是一种多元艺术.不能靠单一的知识灌输完成,它需要琵琶演奏者的综合音乐素质和演奏技术.而这主要体现在琵琶演奏者的舞台演奏风格、表演水平以及自身的风采方面。琵琶舞台表演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演奏者精力、舞台等外界环境、对演奏内容理解程度、演奏者的演奏技术等。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现琵琶舞台表演能力和水平呢?  相似文献   

10.
古筝演奏力度作为古筝演奏中的基础性技术,主要起着传达音乐生命的作用,同时,演奏者对古筝演奏力度的处理得当与否,也是衡量其音乐表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传统古筝曲和现代创作古筝曲的普及力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古筝演奏力度存在的规律性问题,以达到提高古筝演奏者对艺术的表现和演奏能力。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而表演又是演奏者对乐曲的再创造。一位优秀的演奏者不仅仅是在弹曲,更是在弹情。演奏中情感的表达是古筝演奏的关键所在,演奏者通过面部表情、弹奏力度等来表现乐曲中的喜怒哀乐,使得观众欣赏静态乐曲的同时能感觉到动态的乐曲意境。演奏者只有把自身的情感投入到音乐表演中,  相似文献   

12.
王虹 《辽宁高职学报》2006,8(5):125-126
舞台器乐表演,是演奏者对所持乐器熟练程度、演奏水平与音乐艺术修养的全面展示。通过对舞台器乐表演的探析,提出了舞台器乐表演所需具备的能力和高职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再论筝艺     
古筝,由于其声音优美清新,乐曲婉转悠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及海外华人的喜爱。特别是近年来古筝的演奏技法得到空前的发展,电视、舞台上的演出异彩纷呈。古筝以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的参与,演奏队伍迅速壮大。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音乐艺术领域内,古筝演奏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及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艺术领域内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实现古筝演奏的更好发展也就十分必要。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有些情况下会涉及到作品二度创作,为能够使古筝演奏的中的二度创作更好实现,古筝演奏人员需要对古筝演奏中对于作品二度创作表现充分把握,从而使作品二度创作得以更好实现,更好进行古筝演奏。  相似文献   

15.
琵琶表演是音乐表演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琵琶这门艺术对左右手技术要求都比较强,且在技术过关的情况下,仍然要求其音乐表演达到一定的渲染力。作为琵琶演奏者,应该如何做到夯实的技术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这是我想要运用音乐表演美学角度来阐述的问题。我将通过我演奏过的林石城版本的琵琶曲《霸王卸甲》,结合音乐表演美学中的几个问题,对琵琶演奏作进一步的研究,希望将音乐表演美学与琵琶演奏相结合,为琵琶表演艺术的研究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的全部过程与演奏的心理形成是分不开的。音乐艺术的创作过程是心理所决定的,演奏的心理在有意识地掌握技术和表演技能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演奏心理阐明了意识对掌握演奏技术能力过程的关系和对音乐舞台技巧相联系的音乐表现和创造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古筝属于弹拨乐器,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像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多民族国家,古筝在无以数计的民族乐器中,经过历史淘金般仍可以熠熠发光,它是民族乐器中的荣誉,是民族乐器的"仁智之器".音质悦耳清脆,有古色古香流觞曲水的韵味.它的演奏力度不仅是音乐存在形式的技术、技巧,更深层的传达了音乐的丰富内涵.古筝演奏力度处理的是否精准、细腻,是衡量演奏者是否具备优良音乐表现力的标本,所以古筝演奏的力度掌握极其重要.本文对于古筝演奏的力度掌握训练做深度剖析,从而,传达出古筝演奏最美音调.  相似文献   

18.
古筝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不仅能够弹奏出优雅美妙的音律,而且它的演奏技法在现代音乐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音律美感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而传统意义上的古筝演奏技巧已经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所以古筝演奏技法一直在发展改革中,对此本文根据当代古筝演奏技法发展之路以及改革方式以及其应用于教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相似文献   

19.
视唱练耳是一门个性非常强的课程,它主要是以训练内心听觉和提高读谱能力为起点,通过提高音乐敏感度和音乐记忆力,最终达到高效的音乐审美,它针对不同的内容以及不同的个人情况有不同的训练方法。本文以古筝演奏教学为例,阐述了视唱练耳如何贯穿于古筝演奏教学的过程,又是怎样作用于古筝演奏教学。  相似文献   

20.
筝乐作品与传统戏曲元素的结合,形成古筝演奏的独特音乐语汇。这些元素自由运用在创作中,为古筝演奏及创作提供的新的方向。演奏富含戏曲音乐元素的古筝作品,跟随戏曲音乐元素线索,揣摩独特音腔音韵,找到能有机结合古筝艺术、戏曲艺术的意蕴的表达方式,更好地诠释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