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晓蕾 《教学随笔》2016,(9):151-152
凉州贤孝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具地域乡情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下凉州贤孝文化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经济转型时期民俗文化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民间与政府齐心努力,凉州贤孝才可重焕昔日辉煌。  相似文献   

2.
凉州贤孝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具地域乡情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下凉州贤孝文化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经济转型时期民俗文化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民间与政府齐心努力,凉州贤孝才可重焕昔日辉煌。  相似文献   

3.
"凉州贤孝"《十里亭》采用先顺序再倒序的"珍珠倒卷帘"结构,将凉州民歌的"表古人"和歌咏爱情两种传统主题整合为一体,以"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为比,以崔莺莺和张生的惜别之情为主旨,使民歌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兴"与"赋"巧妙结合,融叙述、描写和抒情于一炉,以表现崔莺莺与张生依依惜别的恋情。"凉州贤孝"这种将多种传统创作元素的交融整合,体现了民间说唱艺术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王政 《知识文库》2023,(23):12-15
<正>凉州贤孝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形态,对于养成高尚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发扬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在当代高校教育中,如何将凉州贤孝文化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内涵和价值,本文就此进行了策略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凉州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中,贤孝文化是凉州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高校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应该将凉州贤孝文化纳入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张建华 《考试周刊》2013,(89):17-19
本文着重论述陕北道情与凉州贤孝的出处.支流渊源及现状,意在整理其发展变化轨迹,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两类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  相似文献   

6.
流传于西北民间的贤孝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其隐恶扬善的道德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由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民间艺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贤孝艺术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保护、传承、革新和发展贤孝艺术,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作者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期能对贤孝的生存与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并对其他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7,(6):46-51
河西宝卷与凉州贤孝都是流传在河西走廊的一种说唱结合、散韵相间的民间口头说唱文学,它们在历史源流、题材渊源、演唱仪式、教化功能等方面与敦煌变文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既继承了敦煌变文的说唱传统,又承载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品格,在传承中变异,创造中发展,进而演变成两种同源异形的说唱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8.
河州贤孝是临夏地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说唱艺术,其唱本多半源自有关历史典籍,也有一部分唱本是由历史事件改编而来。贤孝艺术在解放前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信息、教化人心。有些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唱本是当地人民了解历史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渠道,《尕司令打河州》正是以1928年发生在河州的马仲英事件为背景材料,对事件的起因、马仲英第一次围河州城过程、结果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自咸通四年(863)至唐朝灭亡,曾有多位归义军人员在凉州任职。通过考察归义军任职凉州人员的具体情况,证明归义军人员任职凉州是唐政府为了解决凉州节度"僻在穷荒,官员多缺"而采取的特殊举措。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与元人贤孝剧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贤孝剧大量涌现 ,主要是由于儒家文化的滋养。这一作用又表现在题材、观念两方面。由于儒家对孝贤的提倡 ,从舜的时代到元代 ,积累了大量的贤孝题材 ;另一方面 ,贤孝观念的深入人心 ,也为贤孝剧的兴起作好了接受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获奖学校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秉承"崇艺、尚美"的校训,根据专业特点和艺术人才培养规律,从校园环境建设入手,全面构建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力求将学校建成师生赖以学习、生存与发展的社区,给予师生一个支持艺术与个性化教学的空间,使教育的物理环境得到最大优化。校园景观融贯古今,兼容东西,既富于江南风情,又蕴涵艺术氛围。湿地公园、老火  相似文献   

12.
《河西学院学报》2021,(1):85-90
凉州作家李学辉的《国家坐骑》以"巴子营"和凉州为文学空间,以戊戌到解放前夕为历史背景,以马三少屠城、地震、兵灾等发生在凉州的天灾人祸为历史线索,展现了战乱岁月中凉州这个边陲小城中民众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作品中西部地理人文景观的宏观与微观的书写,展现了作家对于西部的深情厚谊;对于凉州民间文化的挖掘,体现了作者深切的乡土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13.
<安塞腰鼓>是一篇通过描绘西北"地域风情"来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时代精神的抒情散文.它气势磅礴而又短小精悍,艺术手法丰富多样,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都可以感受到蕴涵其中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4.
"《炎黄风情》弹拨乐版"是在鲍元恺先生创作的大型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24首中国民歌主题管弦乐曲》的基础上,由本文作者历经两年改编而成的一套乐谱。全文以弹拨乐器自身的特性作为出发点,将这一版本的基本改编手法以及问题处理方式等作详细的剖析,试图全景概括"炎黄风情"弹拨乐版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杨青 《培训与研究》2006,23(5):29-31
大曲艺术在唐代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凉州》是其中重要的代表,许多古籍文献中均有相关记载。笔者在阅读《全唐诗》、《旧唐书》、《新唐书》等文献的基础上,考证唐代《凉州》大曲的思想内容、演出形式、使用乐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白鹦哥吊孝》创作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鹦哥吊孝>是西宁贤孝中最精彩的曲目之一,作品不只是劝孝,而是通过白鹦哥形象的塑造,抨击时弊 ,揭露了统治者,以及有钱人的荒淫无道,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理想,在思想、艺术方面有独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西宁贤孝是具有浓厚传统特色而又濒临灭绝的青海地方曲艺种类.具有传承传统伦理观念、保存民间记忆、探讨说唱技艺等文化价值,在研究民间艺人的生存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西宁贤孝的存活困境,从保护主体、财政投入、人才队伍、传承人保护等几方面提出了保护措施,以期对西宁贤孝的保护产生些许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8.
此起彼伏、历时十载的晋初秦凉大起义,实际上可以分作"秦州之变"和"凉州之乱"两个阶段。前者爆发的诱因是连年天灾以及秦州区划不当所带来的绥靖失利,后者则是凉州边政整肃所遭致的秃发部反抗活动,严格地讲,秃发树机能起义只能指称后一阶段。  相似文献   

19.
《河西学院学报》2019,(3):56-62
东汉末到三国时期羌族在河西地区的影响力依然强大,作为羌族活动主要地域之一的凉州,羌族与汉族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从凉州发生多次羌胡之乱和凉州军阀的羌胡背景看,羌族主导了这一时期的凉州局势。在曹魏与蜀汉竞争的大背景下,凉州成为了两个政权博弈的焦点,不管是曹魏经营凉州,还是蜀汉与凉州羌、胡的互动,都客观上表明凉州的地位之重要,也促进了凉州乃至西北地区的民族交融,为我国多民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风情油画整体面貌的形成与内蒙古独特的视觉资源(即民族服饰)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内蒙古风情油画创作的视觉资源"为题,旨在更为完整地探寻草原油画面貌生成的形式契机,进而从整体的草原艺术文化形态探讨袍服给风情油画带来的表达可能。遵循这样的思路,本文以代表画家的丰富语汇为切入点,探讨民族服饰在不同季节中形成的色彩构成,以及民族服饰在不同生活情境中形成的视觉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