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相似文献   

2.
重视大学生的淬砺教育曲阜师范大学王义仁一、淬砺教育的目标孟子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志,恒存于疾”。认为人之所以有德行、智慧、追求、才智,经常是由于他处在困难、艰苦的环境中。“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相似文献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孟子二章》) 其中“拂士”,课本注释为:“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弼。”此注欠妥。 杨伯峻《孟子译注》、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辞海》皆训“拂士”之“拂”通“弼”,义为辅佐、辅弼。而《辞源》“拂土”条注云:“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人。拂通弼。”并以此句为书证。比较以上二说,愚以为《辞源》的解释更为妥帖。其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4.
一、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夫(fū)环而攻之而不胜B.粟(sù)非不多也C.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D.亲戚(qī)畔之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百里奚举于市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所以动心忍性4.行拂乱其所为5.征于色,发于声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三、下面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劳其筋骨C.行拂乱其所为D.所以动心忍性四、下面句中不含通假字的—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B.衡于虑C.入则无法家拂士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题型展示】(一)【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乐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⑤得反国。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⑤卒:终于。1.甲文论证了的道理;乙文…  相似文献   

6.
一、《孟子》两章《孟子》两章中有以下一句话: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本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注释是: 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我认为这么解释,不合作者的原意。作者分明写道:“人……然后能改……而后作……而后喻”。可见,整个句子的主语是“人”。因而“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主语理应也是“人”(承上省  相似文献   

7.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是《孟子》中传颂千古的名句。在这组句子前面,孟子大发弘论,认为如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从而使“是人”在困顿中增长才干,练就一副强健的体魄,最终成就大事业。然后再以国家做类比,一个国家,如同一个人。也需要不断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才能更新自我,应付挑战,使自己免于沦亡。从语势上看,“法家拂士”与“敌国外患”是同类对应,它们分别是构成国家内忧、外患的两个因素。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教材…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孟子》二章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注释中 ,将“法家拂士”注释为 :法家 ,有法度的世臣。拂 (b尙)士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 ,辅弼。这一注释是错误的。当然 ,课本如此注释也是有其依据的。因为东汉经学家赵岐在他所编的《孟子章句》中 ,此处注释为 :“法家 ,法度大臣之家。拂士 ,辅弼之士。”宋代大儒朱熹在《孟子章句集注》中 ,此处也注为 :“拂与弼同 ,此言国亦然也。法家 ,法度之臣也。拂士 ,辅弼之贤士也。”以至后来的《辞源》《辞海》皆沿用此说。其实是大谬而特谬。其原因是 :一、将法家看作“…  相似文献   

9.
华章溢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相似文献   

10.
《论语·乡党》末章云: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予]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这是《论语》里最有特色也最难讲的一章。色斯举矣,集解引马曰:“见颜色不善则去之。”翔而后集,集解引周曰:“回翔审视而后止。”邢疏:“此言孔子审去就也。谓孔子所处,见颜色不善,则于斯举动而去之;将所依就,则必回翔审视而下止。此翔而后集一句,以飞鸟喻也。”朱熹注:“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回翔审视而后下止。人之见机而作,审择所处,亦当知此。然上下必有缺文。”[子]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五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文注释是这样说的:“【而后喻】(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细读原文,这条注释是不大符合文意的。我的理解是:“困于心,衡于虑”也好,“征于色,发于声”也好,都说的是一个人的一回事。那就是:人必须经过“困于心,衡于虑”、“征于  相似文献   

12.
王礼平 《辅导员》2009,(24):12-13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是我们所学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段话,你知道在这里孟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了,是排比。  相似文献   

13.
言志议论类     
【锁定考点】1.识记文学常识;2.掌握常见实词的含义;3.掌握常见虚词的含义及用法;4.翻译文言句子;5.掌握词类活用、特殊的文言句式等;6.提取文中信息,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7.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的观点;8.理解作品论证方法、思路与写法;9.谈阅读感悟。【新题演练】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相似文献   

14.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已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  相似文献   

15.
英语的动词不定式结构常在句中作主语;与之相比,汉语的动词结构主语更为常见,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如此。请看古代汉语一例:(1)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2)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3)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大学·曾传》)。此小段可分三句,都是动词结构作主语;动词主语又可粗分为“动宾”式和“非动宾”式两种,如“见贤”、命也。“见不善”、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等都是动宾式主语;“举”、“退”等为非动宾式主语;“命也”、“过也”、“是谓拂人之性”都是各句的谓语;第三句中的“是”字,为复指代词,复指该句中含并列关系的动宾式主语。“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此段的白话译文为:  相似文献   

16.
《舜发于畎亩之中》选自《孟子·告子》。在教学这段文字时,发现有两处地方值得研究。现提出来,同大家一块讨论。一、“空乏其身”,还是“空乏其身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相似文献   

17.
许凌虹 《学语文》2003,(1):48-48
《桃花源记》是世代传颂的经典名篇,多年来一直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然而,各版本的教辅资料、赏析之文对文末“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中的“高尚”大多未作注释,“高尚士也”也一直被理解为“高尚的名士”、“道德崇高的人”。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以英、法文注释的《中国古代作品选编》将“高尚士”翻译成英语“a noble minded recluse”就是最好的例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将“高尚”释为“指人的道德品质崇高……”,所举的例子恰好也是“南阳刘骥,高尚士也”。对此诠释,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8.
浅说“通假”与“破读”之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敢泽 《语文知识》2002,(10):19-20
2001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阅读题中有如下一题: 下边加点的字与“亲戚畔之”的 “畔”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大楚兴,陈胜王。 揣摩题目,所举“畔”字为“通假”用法,故考生务必对题中的四个备选项采用求同辨异的方法,剔出其非“通假”用法的一项。然而备选支中四个带点字都改变了本来的读音,涉嫌“通假异读”。这就未免使部分考生感到扑朔迷离,如堕五里烟云而“胡乱判案”;有些考生虽然用排除法推得正确结果,但也不一定明了个中缘由。解答此题,关键在能辨明“通假”与“破读”。怎样区分呢?下面略作浅述。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下文及其注释,然后逐一答题.淳于髡荐贤淳于髡一日而见七士于宣王①.王曰〔a〕子来, 寡人闻之,千里面一士,是比肩而立〔b〕百世而一圣②,若随踵而至也〔c〕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d〕淳于髡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③,则累世不得一甲.及之睾黍、梁父之阴④ 则郄车而载乙.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丙.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丁取火于燧也⑥.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战国策·齐策三》)[注释]①淳于髡:齐国人,滑稽善辩,为齐王所重用,任上大夫.士:指贤士,有才德的人.宣王:齐国国君.②圣:圣人,旧时指  相似文献   

20.
在古汉语中,“吾”与“我”同属第一人称代词。现在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吾”与“我”时,都作“同训互举”,不去区分其间用法的细微差别。早期的文人如章太炎先生在《正名杂义》里,也举《庄子》的“今者,吾丧我”一句为“同训互举”解。凡此,都不免给人有以偏概全之嫌。单就孔子的《论语》,其中有“吾我”两字之句则多达百余条,旁及他书,真乃“吾我”句多于牛毛也!经过互相比较,才知古人用此两字分别甚严且有规律。现略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