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家图书馆藏有石柱整幅拓本和经折装初拓本及墨迹上石前双钩搨本三种不同摹刻形式的《兰亭八柱帖》。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弘历将内府所藏唐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唐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后序,明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原本六帧,加之命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阙笔本及乾隆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本八种,刻于八根石柱上,即《兰亭八柱帖》。柱石原在圆明园,现存中山公园。经对馆藏《兰亭八柱帖》三个版本比较,发现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3.
元末人张宪有诗集《玉笥集》传世。《玉笥集》现存最早版本是弘治五年王术刊本,为选注本;通行本十卷,主要以抄本形式流传,刻本则有《粤雅堂丛书》之一种。弘治刊本与十卷本内容相去甚远,当源自不同祖本。此外,相关典籍中仍可搜罗到少量失载于传世《玉笥集》的张宪诗文。  相似文献   

4.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简称《三元经》)是明清时期十分流行的一部道经.我们针对中国国家图书馆及北海分馆保存的十三种版本,对其诸本中篇章结构、扉画造型、文末牌记等内容予以比对和分析,初步研判其成书年代当在明正统十年(1445年)前后至景泰四年(1453年)这八年间(至多上溯二三十年). 《三元经》成书后迅速流传于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在传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文本形式的大转变:即由先前的“繁本”逐步过渡乃至定格为“净本”.这次文本的转型当介于明朝“正德”至“万历”年间,至少历时百年之久.当然, 《三元经》“净本”出现后,无论从其内容抑或文字等方面亦在不断增衍.研究《三元经》版本之演变,对于理解《道藏》《续道藏》编纂及明清道经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东京大学藏《尚书注疏》二十卷古本,前后无序跋,亦无牌记等刊刻信息。但从板式、避讳字和刻工姓名等方面综合判断,该藏本属于明嘉靖李元阳闽中刻本。该本由江浙流传到辽东,最后流失到日本。李元阳本上承元“十行本”,并刊正元刻本不少错误;它又是明嘉靖后多种传世本的底本、参校本,在经籍版本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李元阳刻本保留了大量的俗字、异体字,对今人研究历代俗字、异体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照经籍刊刻史实可知,有些学者的观点看法不合史实。李元阳本也存在形误衍脱等刊刻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问世之初并无刻印,仅靠抄写流传.小说以丑示丑的表现方式,使《金瓶梅》的流传和刊行尤显曲折.在长期而艰难的传播过程中,《金瓶梅》由原创稿本逐渐发展为文本与评点的结合本,大致形成了词话本、崇祯本和张评本等较为复杂的三个版本系统.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金瓶梅》十三种、八个版式,分属于“张评本”和“词话本”.其中,不乏颇具文献价值的珍善本,为《金瓶梅》“瓶内”“瓶外”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多种文本.  相似文献   

7.
2008北京奥运会礼品——大型《中国风光画集》收藏仪式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向该套画集作者于成松和主编单位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颁发了收藏证书。  相似文献   

8.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所作的讲演。《论持久战》作为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论著,曾被多个出版社、以多种语言发行。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多个版本的《论持久战》,实现了计算机编目,建立了全国实体馆藏联合目录,为读者检索文献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9.
国家图书馆分馆普通古籍库中有一部佛经,因其特殊版本特征和制作方式,最近引起各方面重视.它的全部经文及书签文字,统由藏蓝色丝线刺绣而成,字迹严整,丝光夺目,具有动人的立体视觉感,1955年初的入藏记录为"明绣本".这部经折装<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下简称<本愿经>),共计十三品("品"是章节的意思,梵语音译为犍度),分上、中、下三卷三册,每卷一册,这种绣本经也有被称为绣字写经、刺绣写经,传世极少,目前在国家图书馆的藏品中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国家图书馆所藏<书目答问>各种版本为叙述对象,从版本学角度逐一进行介绍,揭示各种版本之间的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和优劣,以观是书的版本源流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1月17日,已故国学大师启功的家属将他珍藏的218种敦煌俗文学资料捐赠给国家图书馆,其中包括《敦煌变文集》手稿。国家图书馆将在敦煌吐鲁番资料阅览室辟出专区,长期展出部分手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北京大学藏日本刊《史记》古活字本的专题考察,力求对其所属的日本刊《史记》古活字本版本系统的刊刻过程、版本特点、底本来源以及版本价值与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文详细描述了郑振铎编印《玄览堂丛书》底本的来源情况,通过《文献保存同志会工作报告》和相关信札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同时,考察了郑振铎等在上海“孤岛”所搜购的古籍善本的流散,藉以呈现《玄览堂丛书》底本散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国家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三地的历史原因,揭示了在流散过程中“文献保存同志会”、蒋复璁、陈君葆、叶恭绰等文化人士为抢救和保存古籍善本所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玄中记》是地理博物志怪的代表作品,东晋郭璞编撰.此书文化价值虽高,然原帙亡佚多时.元代陶宗仪《说郛》,清代茆泮林《十种古逸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爽《汉学堂丛书》、叶德辉《郋园先生全书》,以及近代鲁迅《古小说钩沉》,大多从古注、笔记、类书等不同文献中钩沉补阙,创获颇多.笔者试图考察、比较上述六家辑本,以便在探讨特征、判其优劣的基础上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6.
宋刻本《古今合璧事类备要》钤有丰富的藏书印,是考察该书递藏源流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南宋以来藏书文化的展现。经对全书藏印进行识别,分类统计藏印共22方,钤印431次,可考证的藏主有四人,分别为曹淇、郑原、汪綖、张元济。从“正统丁巳印”发现汪綖其人及递藏信息,并对曹淇生平进行考证,进而厘清该书的递藏轨迹。通过曹淇与清末藏书家杨继振藏书印的对比,可以彰显曹淇更为开明的藏书理念,在藏书史上理应拥有一席之地位。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19日,香港钟健国基金会在北京向国家图书馆捐款200万人民币,专门用于《赵城金藏》的保护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赵城金藏     
谢德智 《图书馆学刊》2008,(1):F0002-F0002
《赵城金藏》堪称稀世孤本,国之瑰宝。它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称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赵城金藏》为卷轴装,黄纸护首,朱漆木轴,每卷经首加装“释迦说法图”,图右上角刊“赵城县广胜寺”六字。它继承了《开宝藏》版式,依照千字文编帙,自“天”至“几”每版23行14字,版端小字刊雕经名简称、卷次、版片号、千字文编号。  相似文献   

19.
完整的<永乐北藏>现存世极少.本文主要就重庆图书馆所收藏的这部大藏经,对其内容、来历及程德全居士购买此经的经过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古籍善本《此宜阁增订金批西厢》是一部对金圣叹批改本《西厢记》进行了详细分析、评论的批点本。颇具历史文献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