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亮  周德玉  彭耕 《内江科技》2012,(12):133+154
新庄油田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边水推进速度加快,汽窜程度加剧,吞吐效果变差。由于部分井层间差异大边水单相突进对其实施氮气助排和调剖等措施无效,使得吞吐效果较差,2011年通过对区块产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实施了氮气段塞热处理新技术,并合理优化注汽组合,动态调整参数等综合治理对策,抑制边水推进,减小了边水对油井产量的影响,有效提高了区块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孤东油田属疏松砂岩油藏,目前稠油热采区已进入多轮次吞吐阶段,开发效果变差,高、低渗透层动用差异大,汽、水窜状况日趋严重,部分井注汽压力低,注汽效果差,汽驱井注汽压力低,汽驱井与对应油井存在汽窜现象,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对稠油热采井进行调剖封窜,封堵高渗透层和大孔道,改善吸汽剖面,提高注汽效果,增加稠油井产量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就是氮气+泡沫热采调剖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注入蒸汽的波及系数,有效地降低油层水的相对渗透率,控制水的指进或锥进,提高蒸汽吞吐开采的阶段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王风岩 《金秋科苑》2009,(20):76-77
针对三塘湖油田西峡沟区块中浅层低渗稠油油藏特点,确定蒸汽吞吐开采方式。通过优化注汽参数优选注汽和采油工艺,形成配套开采技术,并在2口井进行矿场试验,A21井油汽比0.48,A4井注汽1500m^3,产液1565.2m^3。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风岩 《今日科苑》2009,(20):76-77
针对三塘湖油田西峡沟区块中浅层低渗稠油油藏特点,确定蒸汽吞吐开采方式。通过优化注汽参数优选注汽和采油工艺,形成配套开采技术,并在2口井进行矿场试验,A21井油汽比0.48,A4井注汽1500m^3,产液1565.2m^3。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林树才 《金秋科苑》2008,(12):64-64
超临界注汽锅炉的试制,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注汽锅炉的结构、原理及注汽应用,通过与亚临界湿蒸汽发生器的特点相比较,说明了超临界注汽为蒸汽吸收不好的油井及深井区块、超稠油的开采提供了可能,使这邵储量得到开发利用,从而提高了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注汽锅炉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注汽锅炉的试制,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注汽锅炉的结构、原理及注汽应用,通过与亚临界湿蒸汽发生器的特点相比较,说明了超临界注汽为蒸汽吸收不好的油井及深井区块、超稠油的开采提供了可能,使这部储量得到开发利用,从而提高了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炜  任国亮  张世安 《内江科技》2004,25(2):53-53,64
稠油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地层情况日趋复杂,有的区块边水和回注污水突进水淹,另外区块采出程度高,地层亏空。在井楼油田平均吞吐在10周期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有的井水淹,油套管向外涌水,有的井地层亏空,刚注过汽,开抽三天就没有液面,这就需要采取堵水,上返调层等上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垦东32断块热采井产量占到该块总产量的70%,随着08年区块加密调整,12口水平井注汽投产,热采规模不断扩大。本研究从区块油藏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吞吐井开发效果与室内研究,对注汽参数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注汽参数与区块储层特征相配套,最大限度提高吞吐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9.
范潇 《内江科技》2019,(4):26-28
稠油边水油藏由于边水水侵,蒸汽吞吐中后期严重影响注汽开发效果。封堵边水一般需要使用大剂量堵剂,采用常规泡沫体系堵调封堵强度弱且稳定性差,有效期短;采用有机类堵剂投入费用高,经济效益差。因此,需要研究低成本、封堵强度高、稳定好的堵剂体系。石油开发中心针对郑411、草104和草109等受边水推进影响严重的热采单元,研究了油藏水侵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堵剂体系实验优选,对堵剂的性能与封堵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家民 《内江科技》2014,(3):70-70,62
高89-1块自2008年实施二氧化碳混相驱以来,经历了单井试注—四注一采—注采完善三个开发阶段,2012年实现了区块整体注气,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5.5万吨。随着注气量的增多,区块气窜油井不断上升,气窜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区块开发效果。2013年以来,针对气窜越来越严重的实际情况,通过实施分区认识,分类治理,加强注采调配,分区确定注采比,协调平面注采关系,一是矢量调配,均衡流线;二是增控结合,调控流线;三是饱和注气,提高压场的注气方式,实现了高89-1块CO 2驱良性开发。  相似文献   

11.
春光油田春10区块主要生产层系S1Ⅱ高孔高渗,含油性好,但原油性质差,属于超稠油油藏。根据2012年蒸汽吞吐试采的情况来看,整体效果差,油汽比只有0.24,鉴于此情况,希望通过此次探讨研究,提出合理的注采参数及注汽组合方式建议,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的开发效益,为油田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油田注汽锅炉是重油开采工作中的必要设备之一,由于注汽锅炉通常以天然气或渣油为燃料,因此提高注汽锅炉的热效率就成为重油开采成本控制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对影响油田注汽锅炉热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湿蒸汽发生器在稠油开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适合的注汽量不仅能够提升石油开采的数量,还有利于机械的长久使用,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大部分的抽油厚度分布中,23t/h是适宜的排放量,在石油开采中蒸汽吞吐效果上具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在湿蒸汽发生器运行中也要对注汽速度和压力等参数进行分析,从综合角度计量和提高注汽效果,减少石油开采中的能耗。文章对影响注汽效果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合参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姚江 《内江科技》2010,31(12):140-140,107
春光油田排二砂体是具有强边水的高孔高渗油藏,天然能量充足,合理控制边水推进是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利用数值模拟,监控边水推进的情况。实施边部油井控液,高部位油井适度放大生产压差。针对目前产液结构特点,提出产液结构优化建议,为实现边水近平衡推进,合理开发边水油藏。  相似文献   

15.
坨82断块2002年试采,2004年正式投产开发,是胜利采油厂第一个稠油热力开采的区块,也是胜利采油厂重要的产能接替阵地。经过4年多的开发,目前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汽汽窜,导致油层纵向上动用程度低;稠油井底水锥进速度快,边部部分井含水上升。针对目前坨82断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遵循"真实客观的基础地质研究是建立准确地质模型的基础"的原则,通过地层格架、沉积微相、骨架砂体、物性参数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分析研究,借助RMS地质建模软件,建立坨82断块沙一段I砂组精细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6.
在稠油开采中,为了合理地注汽、注水采油,需要对注汽井或生产井进行井下温度测试,利用光纤管进行油井分布式温度测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与其它井温测试方式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稠油开采中,为了合理地注汽、注水采油,需要对注汽井或生产井进行井下温度测试,利用光纤管进行油井分布式温度测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与其它井温测试方式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王群 《内江科技》2014,(6):87-87
高43块和高424块属于地层不整合稠油油藏,因小层多、厚度薄、边底水活跃,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汽窜严重,周期油汽比下降,含水上升,开发效果逐渐变差。为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通过优化伴注化学药剂、优化注汽方式和生产方式,优化堵水工艺等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方案,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文才 《内江科技》2010,31(2):102-102,132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郑411块1#砂体产生汽窜的原因,并阐述了解决稠油井汽窜问题的方法,结合郑411块1#砂体的特点和生产实际,综合分析了多并联动注汽吞吐技术该项技术在超稠油开发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运用该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见到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20.
SAGD试验区循环预热管柱二次换热严重、注汽效率低,为提高薄层SAGD油藏注汽效率,通过井筒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注汽井长管开孔、短管管鞋位置对注汽效率的影响,并得出了超稠油油藏隔热油管应用的临界井深。研究表明:长管不开孔,水平段干度损失小于5%、温度损失小于5℃;注汽井短管管鞋位于水平段1/3处,汽窜风险低;斜直井段超过350 m的水平井采用光油管跟端干度低于70%。研究成果为薄层SAGD循环预热管柱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