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除家庭之忧构建和谐"后方"二团积极为飞行员家属排忧解难本刊讯函授学员郑群策、东荣辉报道:"我是飞行一大队王教员的家属,小孩发高烧了……"前不久的一天晚上11  相似文献   

2.
自从3月8日马航MH370在越南领空失联之后,越南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搜救之中。而之后8天的搜索中,包括指挥搜救的越南空军领导、机长甚至所有参与的12国搜救人员都不清楚这场搜救真正的方向在哪  相似文献   

3.
驾机起义1938年8月,为了抗击日寇,谢派芬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1941年赴美进行飞行训练,飞B-25轰炸机.1944年3月回国,在中美联队一大队对日寇作战30多次,荣获三级复兴勋章及多枚奖章.1945年夏末,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当时谢派芬在国民党空军中美联队一大队一中队任分队长,部队驻在汉中...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老师:适值2002年元旦,敬祝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全体老师新年快乐。2001年2月,我报名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我边学习边实践,先后采写新闻稿件50余篇,有10篇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其中《空军报》6篇(3月15日二版《王大妈摘桃符》,9月27日二版《情牵弃婴》,11月1日一版《孟站长买书送书》,12月18日二版《精心维修》,12月20日二版《95596部队飞行一大队践行规范,坚定飞行事业心》,12月25日《某飞院二团心理教育和疏导有声有色》);7月份,我协助西安电视台拍摄了为纪念建军74周年…  相似文献   

5.
3年前,《空军报》1年见稿一两篇,《解放军报》常年“剃光头”;近3年,《空军报》每年见稿30至50篇,《解放军报》也时有见稿。这是地处沙漠南缘兰空某训练基地新闻报道工作成绩的一组数字对比。一个地理位置偏僻、编制不大的单位,新闻报道工作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官兵们说,离不开基地政治处主任邓先德的领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入伍以来,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空军特级飞行员郝并文牢记军人使命、心系祖国蓝天,苦练杨飞、矢志卫国,被授予"全军爱军枯武标兵"称号,荣获空军首届对抗空战比武"金头盔"。他带出了一支搏击蓝天谋打赢的过硬战斗队,所带队伍6次夺得空军"金头盔""金飞镖"实战化军事训练比武竞赛团体第一,10人次夺得"金头盔"、6人次获得"金飞镖"。  相似文献   

7.
空军某试飞团承担着我国军用、民用飞机定型前的试验飞行任务。随着科技进步、国防事业的发展,如今的试飞领域需要更多有信念、有勇气、有知识、有智慧的新一代试飞员。而李中华,这个拥有响亮名字的中华儿郎,就是新型试飞员的典型代表,也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空军模范”王洪智的名字,刻在《中国航空博物馆》的英模墙上,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王洪智同志,1 926年2月生于山东省荣城县,1 945年2月入伍,10月入党,12月选入空军老航校,1948年9月毕业.先后调入空军第一支飞行中队、空运队、运输航空兵某师.历任飞行员、副分队长、分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广空运输...  相似文献   

9.
信息一束     
凸空军某飞行学院理论训练处机械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肖苏在完成教学、学术研究任务之余,学写新闻报道。截至去年底,他已有20多篇新闻作品在《解放军报》、《空军报》等军内外报刊上发表。(王振)凸“临汾旅”某团注重开展群众性报道工作,为基层团队订阅了《新闻与成才》、《新闻通讯》等十几种新闻业务资料,并通过师、团专职新闻干事“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业余报道员。几年来,这个部队60%以上的见报稿出自他们之笔,活跃了基层报道工作C(向冰)rt去年底,某通信团战士葛蔚忠退伍后立即被济南电视台聘为记者。至此,该团自19…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伊始,《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同时在《时代先锋》栏目中推出了一个先进典型——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李中华,却引起了强烈反响。这种反响的形成除李中华自身的事迹感人之外,《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在报道时注意使用各种表达手法避免神化李中华、把李中华定位成一个普通人也是该典型得以成功宣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1949年4月,国民党空军伞兵第三团在团长刘农峻的率领下,2500多名官兵于15日乘中字102号坦克登陆舰起义,在连云港胜利登陆。这是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秘密策划,情报战士深入虎穴与潜伏在舰艇内的地下党员密切合作的结果,他们虽经惊险、曲折的斗争,却最终取得了胜利。继"重庆号"起义后,伞兵三团的起义给了国民党军在战斗力和士气上又一次重大打击。蒋介石的掌上明珠国民党伞兵部队,最初由国民政府责成杜聿明于1944年在昆明创建,划分为一、一二、三团,隶属于陆军总部。伞兵军官都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博物馆》2009,(3):75-75
“高原雄鹰——空军50年代康藏、青藏高原战斗飞行历史回顾展”于2006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展出,位于中国航空博物馆临时展厅,本次展览是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也是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建师55周年。该展既是为了彰显老一辈空军战士不畏艰险、敢闯敢飞的“高原雄鹰”精神,同时也是为了传承历史,激发广大军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李强 《军事记者》2008,(10):69-69
我是一名空军后勤兵。新兵下连后,我成为团机务灶的一名炊事员,为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工作之余,我经常写写画画。  相似文献   

14.
绿色,给人畅想和希望。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勾勒描绘出中国的版图。当列车在绿色铁路中穿行,铁路成为守护祖国的绿色长城。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四通八达的钢铁动脉贯通城镇乡村,穿越荒漠戈壁,一道道绿色屏障筑起守护国脉的绿色长城。  相似文献   

15.
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8月14日,松井石根大将指挥的日本上海派遣军,与长谷川清中将指挥的日本海军第3舰队协同作战,进犯上海,空袭南京. 日军空袭南京与南京空战 淞沪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空军派出轰炸机,对停泊在上海海面的日本海军第3舰队进行轰炸.15日,日军第3舰队海军航空兵的27架轰炸机飞越东海,对南京进行空袭,其中16架飞进市区上空,轰炸大校场一带以及八府塘居民区,并对大行宫、中山东路一带进行扫射.中国的首都防空司令部令南京机场空军以及防空部队的高射炮兵对日军飞机迎战还击,击落日军飞机6架.当时,首都防空司令部在雨花台、富贵山、北极阁筑有防空工事,配属有防空学校高射炮兵第22团、第24团以及教导总队的炮兵部队.  相似文献   

16.
2000年4月15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全国新闻界108名记者相聚在内蒙古科尔沁荒漠的沙土地上,亲手植下一棵棵代表生命与活力的长青树,种下一片代表着全国55万新闻工作者理想和信念的“中国记者林”。科尔沁(骑着马的射手),一个幽远而神奇的名字。它将大漠风光和草原风情融为一体,孕育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它的北部为绿色的科尔沁草原,它的南部为茫茫的科尔沁沙地。据有关专家测算,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沙地正以每年150米的速度威逼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如不迅速有效地遏制土地沙漠化,风沙将会紧逼首都北京。据中央台电视新闻报道,沙漠的拍摄地丰宁县距北京怀柔县境仅18公里,距天安门广场直线不过80公里。沙漠是地球的癌变,它正不断扩张蔓延,吞噬着绿色的生命。它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同时也唤起了新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扩建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有关部门决定增设"抗美援朝空军馆".空军党委、空军首长对这项决定非常重视,司令员王海上将、政委朱光中将决定:由空军副司令员林虎中将、空军副参谋长葛文墉少将、空政副主任冯永生少将负责直接领导这项工作,空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技术部机关有1 3个业...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底我担任成空某雷达团的新闻报道员.至今已经7年多了,我从~名新闻报道的“门外汉”成为在军内外媒体发表新闻作品700余篇的《空军报》优秀通讯员;从摄影“独腿走路”的报道员成长为一名文字、摄影、摄像,三职一肩挑的“三栖精兵”:回顾7年多难忘的新闻跋涉之路,可以说是“主动出击的意识、宽广的新闻视野和敏锐的新闻感觉”这3个关键词,引领我在新闻报道中不断创先争优。  相似文献   

19.
没有刻意追求的功利之心,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牡语,一对年轻夫妻用15年的青春岁月,把一大片荒芜沙漠变成了绿洲,人性美在沙海中闪光。获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录音报道《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上下篇)》(以下简称《绿色》)用广播特写的细腻和音响的魅力,讲述了一段令人感动、深思的人生传奇。  相似文献   

20.
正198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前夕,一批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的苏联老战士来到中国访问。这个访问团的团长76岁,是一位退役的苏联空军中将,他的名字叫做布拉戈维申斯基。随行的还有当年的苏联空军志愿队飞行员、退役的空军中将普施金、费道洛夫和一位1945年在东北作战的空军上校伊万诺夫。布拉戈维申斯基(全名及生卒日不详),1937年底以苏联空军志愿队队员身份来华,继库尔丘莫夫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