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经济极有潜质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选取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对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动态演进规律,并借助基准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如下:(1)各省份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总体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区域异质性上,数字经济水平由“中部塌陷”逐渐过渡至“由东至西”逐级递减的空间格局,而旅游经济则由“东—中—西”逐级递减过渡至“中部塌陷”的区域特征.(2)数字经济能显著赋能旅游经济增长.考虑控制变量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它能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0.670 3%,且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3)在空间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省份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从不同区域来看,仅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能释放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区域环境规制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文章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及交叉效应模型,选取200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但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显著水平相同;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交叉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不存在区域性差异,但是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叉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地区经济发展禀赋而存在差异。因此,环境规制实施强度应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以加快第二产业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云南成为我国入境旅游中心,本文基于2006-2017年云、贵、川、渝、藏、桂六个地区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空间计量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六个地区入境旅游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外溢和门槛效应入境旅游对经济发展存在着非线性的空间入境旅游收入增长、入境旅游人数增长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门槛效应。随着增长率提高,其对经济发展的弹性在减少。因此,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云南、贵州,可以通过发展入境旅游来促进其经济快速增长,但对于四川、贵州、西藏,由于门槛效应的存在,需要优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空间结构,以促进入境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城镇化水平、GDP、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我国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高于全国水平,而东部地区低于全国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和中部地区作用较小;金融发展水平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要高于全国水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城镇化与GDP关系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大致呈现倒“U”型。  相似文献   

5.
教育投入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人力投入,基于200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利用空间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了经济发展中教育投入效应的空间外溢性及门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经费投入与教育人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明显,但不同地区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经济发展中教育投入效应存在着空间外溢性特征,表明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教育人力投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存在着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同时,经济发展中教育投入效应存在着门槛特征,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随着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和教育人力投入增长率提高而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带来的消费和投资效应能够有效扩大旅游消费需求,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基于2010-2019湖南省14个市州的城镇化率、旅游收入、旅游资源等相关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定量研究了城镇化水平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省旅游经济和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和集聚效应.如果忽视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将会高估其对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2)城镇化水平对旅游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如果城镇化水平每提升1%,将会直接带动本地区旅游经济提升1.631%,间接促进临近市州旅游经济增长0.548%.(3)在城镇化过程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对本地区旅游经济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为理解湖南省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深入挖掘其对旅游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具有明显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人力资本流动和知识溢出决定了教育投入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18年各省域单位面板数据,借助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各省域单位教育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第二,东部区域内教育溢出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强于中部与东、西部之间;第三,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会对教育溢出产生正向影响,劳动力成本和高等教育水平则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兼顾其他地区教育发展政策,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来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政策,以平衡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疏导教育溢出效应传导机制,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1年到2016年中国31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实证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股票市场的正向效应相对于前者有待提高;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9.
依据2001-2007年全国分省区面板数据库,利用最优基本模型探索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当前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地区间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中部其作用程度却低于西部,并就全国总体来说效应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说明相对于规模而言,使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内部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和建立受高等教育劳动力作用发挥的机制更为迫切。此外,人力资源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现阶段更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全国内地30个省域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绿色经济发展(GGDP)水平,利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金融集聚、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通常是起促进作用的,而且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是较强的.但随着金融集聚程度提高,造成过度...  相似文献   

11.
鉴于目前鲜见关于中国高校不同类型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一问题。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高校RD经费总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高校基础RD、应用RD以及试验与发展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梯次递减;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所有类型高校RD经费支出都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中部地区只有高校应用RD经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显著,而西部地区不同类型高校RD经费支出的作用都不明显。因此,我国不同区域高校RD活动的支出结构需要进行深层次调整以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借鉴Feder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1999-2010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高等教育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外溢系数为0.2740,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负相关,并且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低于非教育部门.因此,根据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从整体上提高高等教育部门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关系,从2016-2020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中,选取适当指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控制变量中人均生产总值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对农户收入的增长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皖南地区优于皖北地区和皖中地区。因此,应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减贫方面及就地就近就业的效应,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基于新地理经济学,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高等教育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集聚与经济发展均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分布特征;高等教育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不显著;与科技研发的交互项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人力资本与科技研发对高等教育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合调节作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此,不仅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重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要聚焦人才培养、引进、科技研发,实现人力资本与科技研发的有效结合,发挥高等教育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1-2015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省市间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个体效应越强;在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中,教育经费对地区生产总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教职工数量与毕业生数量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提出应当加强经济较落后地区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以及改革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2013-2019年全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电子商务支持度、空间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中西部地区贯彻互联网经济发展战略效果好,电商经济薄弱中心正在向中部地区转移;(2)电子商务支持度出现明显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同时电子商务支持度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3)电子商务支持度会因各省经济发展的差异而继续拉大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子商务支持度对本省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正在向负向效应转变,特大级城市正在减缓电子商务支持度增速与经济占比增速。  相似文献   

17.
持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为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并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据此,采用2011—2020年省市面板数据,构建“三高、三态、三风、两治、三维度”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并引入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助力乡村振兴的效应;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上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均具有助力乡村振兴的效应,但是效应大小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该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效应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调节效应都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03-2013年中国26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来探讨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在加入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和公共基础等控制变量后,服务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其次,在模型中加入地区哑变量,将全国分为四大地区,分别来看服务业集聚在不同的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区别的,服务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大,故而能够看出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地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人力资本是促进社会生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2003—2018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构建静态面板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联合作用三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研究生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通过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方式促进了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小。从空间效应看,硕士研究生对本省经济增长发挥了要素积累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省际人才竞争效应,博士研究生主要通过促进本省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率,对外省的创新溢出并不明显。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研究生人力资本的三大效应都十分显著,西部地区在博士研究生的技术模仿效应下赶超中部地区。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研究生扩招规模,注重培养创新型博士和应用型硕士,留住研究生扎根本地从事科研工作,发挥人才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熵值法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对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测度;然后在邻接矩阵、地理距离矩阵、经济地理嵌套矩阵下,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信息收集成本与市场进入门槛水平,从而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经济地理嵌套矩阵下的空间效应最突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区际之间的良性竞争,对地理距离关联省份的出口贸易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和获取资源的不及时,在邻接矩阵和经济地理嵌套矩阵下,间接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