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影坛涌起一股怀旧风潮,从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到2014年相继推出《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题材均指向校园青春,票房成绩也可圈可点(表1).怀旧青春电影的流行引发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今的观众热衷于怀旧文本?为什么以上述三部电影的形式来怀旧?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和《同桌的你》等以追忆、怀念、致敬青春为主题的纯爱校园电影,《左耳》是一部以复仇、救赎、成长和追求理想为内容的青春电影。影片按照情节发展变化的顺序展示了张漾等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平实的人性特点,彰显了青春电影丰富而独特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3.
2014年8月,由张一白执导的影片《匆匆那年》热映,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引发"集体回忆青春"的热潮。在这股怀旧大潮中,80后群体处于中心地位。《匆匆那年》原著作者九夜茴也是80后群体的一员,可以说,《匆匆那年》是80后青春岁月的真实写照。国产片中,反映新世纪前后青年个体体验的影片代表作,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及2014年上半年的《同桌的你》,这些影片摆脱了"中  相似文献   

4.
梁尚蓉 《今传媒》2020,29(3):115-117
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获得了7. 2亿的票房,这部电影的热映将国产青春电影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后,国产青春电影基本上沿袭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怀旧叙事策略,一场繁华盛大的青春光影盛宴由此展开。2014年《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影片相继出现,2015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继续书写着对青春的追忆,如《万物生长》《左耳》《栀子花开》等影片,构建了国产电影的青春消费奇观。然而,此类青春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同质化、情节松散、过度堆砌怀旧的倾向,人物性格单一、叙事模式化的共同特点使得很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2016年《七月与安生》和2017年《芳华》等青春题材的影片凭借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本文通过分析《七月与安生》对青春怀旧电影叙事的继承和创新,希望为此后的青春题材电影提供良性发展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新怀旧”     
这几年突然有了一股新怀旧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青春》《匆匆那年》……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在初恋的怀念中宣告长大。  相似文献   

6.
2011年《失恋三十三天》上映创造小成本青春爱情电影奇迹,至此之后,以《致青春》、《何以笙箫默》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国产青春爱情片便一直活跃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在这些电影中,有些好评不断,创造票房神话;有些则被网友痛批,被称为"烂片"。那么,当今国产青春爱情片的现状究竟如何?本文将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即《致青春》)为例,从内容核心、文化消费以及存在问题三方面,加以详述。  相似文献   

7.
因为翻译了泰戈尔的名作《飞鸟集》,作家冯唐被推到风口浪尖。从2015年11月末开始,网络针对这一译作就争议不断,负面舆论持续发酵后,引起出版该书的浙江文艺出版社方面的重视。该出版社官方微博2015年12月28日发表声明,称从即日起在全国各大书店及网络平台下架、召回该书。(《北京青年报》,2015年12月29日)泰戈尔名作《飞鸟集》以短小的语句,道出像珍珠一般闪耀的深邃的人生哲理,引领读者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诗中的一朵花、一颗星、一只鸟儿、一个雨滴等等,都极具人性与本报讯(记者杨文杰)去年,搜狐视频投拍的网剧《匆匆那年》借势IP热火了一把,12月28日全新上线的"续集"《匆匆那年:好久不见》却与原著作者发生了版权纠纷,合作双方一拍两散。这是继《芈月传》、《鬼吹灯》之后,年底接连曝出的第三个大IP改编纠纷。从偶发事件到必然结果,IP热引爆版权乱象,比业内预测的来得更为迅猛。12月27日晚,小说《匆匆那年》作者九夜茴在其微博发布声明,称《匆匆那年》书中的人物、故事框架等元素都是其本人所独创,依法受到保护,"1.本人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改编《匆匆那年》文字作品、影视作品之续集;2.搜狐视频应于本声明发出之时立即停止在其网站上播放《匆匆那年:好久不见》,并公开致歉。否则本人将对上述侵权主体及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法律措施,以捍卫基本事实,维护原著作者的合法权益。"搜狐视频方面也寸土不让,于28日凌晨发布声明回应:"2012年4月5日,本公司与王晓頔(注:九夜茴本名)女士签署《电视剧改编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作者王晓頔已将小说《匆匆那年》之剧本改编权以及电视剧、网络剧改编权(以下统称‘小说改编权’)永久转让予本公司。协议约定,本公司有权根据小说改编的剧本摄制电视剧、网络剧,亦有权通过互联网、电视媒体、手机终端等多种渠道和媒体进行传播;本公司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剧本作品以及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网络剧等作品,其著作权全部属本公司所有。为此,本公司的行为属于正当行使其合法享有的小说改编权及拍摄权。"据悉,九夜茴正在写作《匆匆那年》续集,而搜狐视频方面经过一年的续写和筹备,《匆匆那年:好久不见》则以全新阵容和班底"抢先"一步与观众见面。新剧讲述了留学归国的乔燃重新回到方茴身边,而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众人,也将出现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女主角方茴身边更是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霸道总裁角色,加入陈寻、乔燃对方茴的争夺战中。本报讯(记者肖扬)备受关注的《神探夏洛克》大电影将于明年1月4日上映,影片改编自柯南·道尔的原著《福尔摩斯探案集》。据悉,影片展现的故事是为数不多的悬而未解的案件之一。夏洛克的扮演者"卷福"最初听说要拍电影时,他觉得编剧疯了:"我以为这个故事会不知所云,设置会哗众取宠,就像所有狂妄自大的电视剧那样拍电影版。"然而当编剧莫法特和马克将这个他俩计划已久的故事详细讲给"卷福"听后,他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并认定电影拍出后应当是精妙绝伦的。们喝的酒都是我踩出来的!"蔡淳佳尝试轻摇滚新加坡暖心天后蔡淳佳近日携首张创作大碟《淳+》在京举办首唱会,这次她一改往日的柔情似水,以酷炫的摇滚风范惊艳全场。当天蔡淳佳以一首轻摇滚曲风的主打歌《整装》拉开表演序幕,"这首歌表达的是整装待发时的振奋与期待,恰好和我此时的心情相符,虽然我出道已经有一阵子了,但每一次我都当自己是全新出发。"此外,蔡淳佳主演的电影《3688想入飞飞》今年一举入围台湾金马奖与釜山国际电影节,现场她唱起电影主题曲《掌声响起》感谢歌迷多年支持,自己也不禁感动哽咽。郭采洁重新做歌手台湾女星郭采洁回归歌坛,日前来京推出全新专辑《爱造飞鸡》。首唱会上,郭采洁携乐队以live方式演绎了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摇滚经典《Wish You Were Here》。郭采洁说:"入行头几年,我一直在歌手的身份上流浪,我知道自己不是特别有创作天赋,又不是很会唱,所以一度很迷茫。没想到后来凭借演电影打开了局面,让我更加犹豫是不是还要继续做歌手。"不过考虑到音乐是事业的起点,郭采洁还是不舍得放弃,她说现在已感觉到音乐与电影同样重要,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自己。温岚当起大女人刚刚与老东家太阳娱乐公司成功续约的台湾实力唱将温岚近日又趁着这大好势头推出新专辑《爱上自己》,她表示这张专辑是精心打磨了近两年的心血之作,不仅曲风和相应造型都有转变,更大的改变是身为女人对于爱情的态度。"以前我那些比较受大家喜欢的歌,像《傻瓜》、《我全都相信》,唱的都是女生对爱的执着和义无反顾,但通过这次的新歌,我更希望鼓励女生们要多爱自己,做个大女人。因为只有这样,男人才会更爱你、更重视你。"温岚表示这是自己近年来从现实情感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与此同时,她的音乐也越来越有力量。"专辑里加入了现今最流行的EDM等时尚电子元素,听起来很带劲,也特别容易受到感染。"本组文/本报记者崔巍拍电影有点疯文娱人物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广电总局电影备案表上发现备案项目《青春》,赵薇的处女作终于正式曝光。赵薇的宣传也向媒体确认,由赵薇首次出任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已经进入开拍前的筹备阶段,改编自著名畅销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  相似文献   

9.
黄国玲 《东南传播》2013,(8):111-113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根据辛夷坞同名小说改编,于2013年4月26日成功上映。文章通过研究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了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原著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并对此进行了评析,最后提出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二次创作的原则给我们的成功借鉴。  相似文献   

10.
书讯     
《出版参考》2008,(5):18
《巴别塔之犬》作者再推人性探寻小说;广西师大出版梁羽生散文集《笔花六照》;《匆匆那年》销售火爆网络创下1200万点击率;“纸上偶像剧”《双生》上市  相似文献   

11.
我和九夜茴及《匆匆那年》作为一名编辑,要想策划一本畅销书,首先自己要真的喜欢这个选题,如果自己对这个选题没有兴趣,即使想到它今后可能会出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12.
吴健 《东南传播》2016,(9):24-27
青春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用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一群高中生恋爱和反抗教导主任不公的故事。与近些年其他的青春电影"祭奠青春"的主题不同,《我的少女时代》延续青春的反抗与追求梦想,结局是开放式的大团圆。本文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角色和叙事情节四个方面来分析《我的少女时代》的反抗与梦想。  相似文献   

13.
我和九夜茴及《匆匆那年》 作为一名编辑,要想策划一本畅销书,首先自己要真的喜欢这个选题,如果自己对这个选题没有兴趣,即使想到它今后可能会出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14.
张萍 《新闻爱好者》2011,(4):120-121
2010年11月20日,第47届金马奖如期在台北举行颁奖典礼。50岁的影视演员吕丽萍凭借在电影《玩酷青春》中的精彩演出,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大奖。尽管之后争议不断,电影《玩酷青春》中纯粹的艺术美和真实的生活性却开始被更多影评人和受众所称道。本文拟以此部电影为样本,探讨生活题材小成本电影的美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张俨 《报刊之友》2014,(9):99-100
论文通过对2013年具有代表性的青春纪念题材《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两部电影在影像风格、叙事策略和人文意蕴三个方面的对比,论证两部电影成功的元素,同时对目前国产商业电影表现出来的明显的艺术审美特质进行论证,期待商业电影的艺术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一部《老男孩》,让无数人感动落泪,让11度青春新媒体电影爆红网络,让优酷出品声名远播。而人们同时也发现雪佛兰汽车在此系列电影中不断闪现,上演了一出"传播梦想"的精彩营销大戏。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致青春》的投资方光线传媒的王长田在微博上透露《致青春》的票房已经超过5亿。对于一个制作成本只有六千万,除了导演赵薇是一线明星,其他主角几乎都是新人的电影,《致青春》又完成了一次"屌丝的逆袭"。  相似文献   

18.
黎莉 《今传媒》2016,(7):89-90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打破了以往内地青春题材电影的“回忆”式叙事套路,转而关注当下正值青春的青年群体,从“不怀旧、无青春”的策略桎梏中挣脱而出,在主题的表达上呈现出励志与正能量的积极态度;拍摄风格与叙事很好地借鉴了台湾青春电影“小清新”的镜头风格,给疲软的国产青春电影市场注入一阵清风;最后,在叙事空间的展示上,从封闭压抑的教室、食堂到开阔自由的天台、街道,饱含了青年文化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寓意.  相似文献   

19.
李旭 《传媒》2016,(19):63-64
近两年,青春电影异常火爆,各种题材的电影都能任意选择“和青春有关的故事”进行叙事.特别是将演艺圈人士的青春奋斗梦想和娱乐圈勾连起来,成为这类电影的不二选择.2015年暑期上映的电影《煎饼侠》和《我是路人甲》就选择了以娱乐圈为背景,讲述个体或者群体如何实现他们的电影梦的故事.这两部电影都是小人物的励志电影,带有喜剧成分,观众代入感较强.这类电影多是通过IP变奏曲、真人秀文化,嵌入电影叙事的草根视角和明星表演的方式来讲述的.  相似文献   

20.
《反光镜》编者:针对目前对流行歌曲的质疑,我的看法有以下三点:流行歌曲主流是好的必须承认部分流行歌曲中歌词低俗、粗制滥造的现象是存在着的,但不应该因此把流行歌曲全部否定掉。很多人认为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没有实际意义,张口闭口情啊爱的,没大志,太空虚,应该多演唱像《大刀进行曲》、《抗战歌》、《九一八》等革命歌曲,因而像现在经常传唱的《一封家书》、《小芳》、《真心英雄》的众多抒情流行歌曲受到了批评。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流行歌曲并不是一无是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抒情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