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人结婚办喜事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新婚消费正在向“多元化”和“品牌化”发展。而此刻逐渐与市场接轨的广播电台也瞄准了这一行业。从各地结婚服务消费费用看。中国国际婚博会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主任廖俊国曾指出:2006年经过调查的北京结婚平均费用为15万元.近几年这个数字涨到约17万元。上海则更高,在20万左右。“全国每年有1000万对新人结婚,与结婚相关的费用更是达到了3000亿元。”  相似文献   

2.
“裸婚”一词兴起于2008年的互联网,是对当下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的概括。“裸婚”的主体是正步入婚恋高峰期的“80”后,面对高房价、高物价、高压力的社会现状.“裸婚”成为他们节省婚礼成本.追求婚姻独立的选择。在望房兴叹的《蜗居》后,《裸婚时代》的播出迅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从传播学角度看,其热播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10,(32):51-51
叛逆是恋爱,命中注定是结婚;前卫是恋爱.传统是结婚.菊豆是恋爱,油麻菜籽是结婚,激情是恋爱.爱情是结婚.烟火是恋爱.钻石是结婚,提款卡是恋爱,储金簿是结婚,发明家是恋爱,哲学家是结婚,  相似文献   

4.
真实的“小二黑”,并不是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里面描述的那样“有情人终成眷属”,其结局反而与文章所述大相径庭。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里面“小二黑”原型是山西省左权县横岭村人,  相似文献   

5.
龙飞 《新闻天地》2006,(9):40-43
年轻的副书记为了寻求婚外情的刺激,“看中”了一个离异少妇.并展开了猛烈攻势.当少妇怀孕催他结婚时,他一下慌了手脚.原来婚外情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摆脱情妇的纠缠,他和朋友经过周密策划,竟编出“贪污入监”的谎言。而离异少妇对此一点也不知晓,生下了孩子.并开始对刑满释放“丈夫”的漫长等待。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4年之后.女人突然得知这是一个弥天大谎……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虽说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结婚,但婚姻对于人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该依据什么来划分女人婚龄的大小呢?在建国以前,女人是很早就能结婚的。记得我们小时候“向雷锋同志学习”,但同学们中总忘不了雷锋的妈妈是14岁就结婚生下了他的。  相似文献   

7.
“结婚23年来.宋雅红知道杜双华容貌的渐变.知道他庞大商业帝国的崛起与扩张.甚至知道他在合法婚姻之外的情史,但唯独不知,早在10年前,她就已经‘被离婚’了。”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06,(21):13-13
6月下旬,《大观周刊》和唯也科技公司将联合酝酿推出“婚姻如茶”专刊,该专册除了详细介绍一项婚庆新礼仪——“婚庆茶”业务.还刊发“婚庆指南”,以及加盟的服务机构的介绍,是目前全国最全面的婚庆服务手册,用于对打算近期要结婚的人士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许多动人的好新闻中,常常有新鲜的主题,生动的事实,令人们读了久久不能忘怀。“梁山伯结婚了”一稿,应该说是属于这样一类的一条好新闻。上海分社同志报道“梁山伯”结婚一稿为扩大新闻报道面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这类新闻过去叫做“社会新闻”。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结婚是“终身大事”,举办一次热闹风光的婚礼是“头等大事”。随着婚礼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婚庆产业成朝阳产业。在上海,每年结婚新人超过12万对,今年十一黄金周,上海有近万对新人举行婚礼,婚宴费用接近1个亿。与此同时,一种新人只办证、不举行婚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教室接吻遭重罚,被开除大学生告母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川 《新闻天地》2005,(3):22-24
在《婚姻法》已不再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并取消了“非法同居”说法的今天,成都某大学用“非法性行为”校规处分学生的事件引起一场不小风波:两名大学生上晚自习时在教室里亲吻拥抱.被校方定性为“非法性行为”并因此被勒令退学。两大学生一怒状告母校。  相似文献   

12.
1984年4月27日的《新华日报》在第4版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史网根受骗》的通讯。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两天后,沈琴妹来到史家,未办酒席,未经过婚姻登记手续,便草率结婚了。”这句话是有违于婚姻法的。未经过婚姻登记手续,怎么算是“结婚”呢? 所谓“结婚”,系指“符合法定条件和法律程序的男女之间的两性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法律性的行为。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定夫妻关系.因此,未经过婚姻登记手续的沈琴妹和史网根  相似文献   

13.
雷庆生 《大观周刊》2006,(45):104-104
新迎小区的何大妈无奈地说.“在家看电视,天天都能看到各种牌子的冰箱广告.这家说他们的是什么什么技术保鲜.那家说他们的保鲜效果如何如何.我家现在用的冰箱是前几年就买的了.声音大.老是结出冰块.想换.可真不知道买哪个牌子的。”一旁的刘大妈也说到.“就是啊.我儿子前几天结婚.买‘三大件’也是费了好大工夫才选出来的.反正就是听听那些广告.感觉哪个更可靠就买哪个了。”笔者采访到的普通消费者在选购冰箱时都犯难。  相似文献   

14.
“于风的三小子要结婚了!”消息传开,全村轰动,人们都憋足了劲儿等着喝于凤的喜酒。于凤,是怀柔县喇叭沟门满族乡东岔村有名的采金能手。近两年,他发挥自己的采金专长,勤劳致富,成了全县闻名的“万元户”。俗话说,财大气粗,“万元户”的儿子结婚,能不热热闹闹办一场?  相似文献   

15.
妻子的休假     
千日 《出版参考》2006,(10):30-30
一个秋天的傍晚。 一对夫妇坐在餐桌前.桌上摆着丰盛的晚餐。 妻子今天精心打扮了一下。这让老公着实紧张了一会儿,心想:“难道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生日是5月份,已经过去了。结婚纪念日是12月20日,还有两个月。”  相似文献   

16.
《新闻天地》2010,(10):9-10
他向女友求婚。女友诧异地问他:“为什么要结婚啊?”孙红雷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说:“结了婚,我们单位就能给我分一间大一点的房子了。”女友生气地说:“我不会为了你的房子跟你结婚的。”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10,(34):18-19
“虎年不能结婚”、“本命年会走霉运”、“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走过奥斯卡红地毯的明星夫妻都会离婚……这些说法就像“采了打碗碗花会打碎碗”一样让很多国人信服不己。在昆明同样有这样影响力巨大的流言,“情侣爬西山就会分手”、“在船舶酒店结婚的夫妻生的都是儿子”等等,这些话流传了多年,它们成了盘踞存人心里的魔咒,萦绕存人们心头,让人不敢去“犯禁忌”。  相似文献   

18.
李达 《新闻爱好者》2011,(11):150-151
本文选取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马烽的《结婚现场会》两篇小说为解读文本,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为理论支点,分析两位同为“山药蛋派”代表作家的两篇作品在选材、叙事和主题等方面所表现的异同.从而揭示作家在文艺观念和理论主张上的重大区别,并进一步探讨形成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日前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梁山伯结婚,祝英台怀孕”,报道的是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新婚和袁雪芬怀孕的新闻。我觉得颇为新鲜的,并不在她们的结婚、怀孕;而在于新华社居然就这样一种“艺人私生活”发了一条电讯。本来,解放前的杂志、报刊,对于艺人的私生活是颇为“注意”的,但“注意”过了头,便胡乱地喧染,把粉红色、黄色乱塗在艺人的头上,  相似文献   

20.
最近,根据市有关指示,我县为持有“结婚证明”的插队知青办理子女户口“农转非”手续.但在前几年的动乱中,不少知青的“结婚证”已损毁或丢失.于是知青纷纷来我馆查找凭据.仅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根据原始材料出据“结婚证明”21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