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生信仰教育非常重要。从国家的角度讲,它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政治保证,是抵制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手段,是抵制和反对各种非科学信仰的必要条件;从大学生个人成长的角度讲,只有加强信仰教育,才能塑造大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实现自身价值,完成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少数民族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基于大历史观视角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团结繁荣、社会和谐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高校要善于运用大历史观的思维和方法,从党史的角度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讲好马克思主义旺盛活力,从改革开放史的角度讲好自我革命鲜明品格,从新中国史的角度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敢于“筑梦”未来、坚守“信仰”高地、发扬“首创”精神、走好“赶考”之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进行信仰教育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内容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五信”教育,即物质信仰、精神信仰、伦理信仰、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信仰。基础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夯实大学生的法纪信仰和道德信仰,关键是弘扬主导信仰,根本是着眼最高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4.
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国家建设要求的优秀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实现了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抵制西方颜色革命、塑造大学生精神家园、承载历史责任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然使命。  相似文献   

6.
大中小学一体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宪法教育侧重于培育宪法信仰。而宪法信仰的培育需要在培养宪法情感、增强宪法认知基础上,深刻领悟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限制公权力的宪法精神,洞悉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法治等宪法原则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宪法价值,理解宪法实施与监督的制度建构与成效。坚持把宪法“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教学实施总策略,灵活运用“问题链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具体教学方法,实现大学生宪法教育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从价值论的角度解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价值就是大学生即价值主体对法律的终极精神即价值客体的需要关系,其具体形态包括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价值本质是法育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法律信仰的认同不仅会促使大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且能够唤醒大学生的爱国本能,有利于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一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青年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内涵丰富、形成过程复杂,如何使大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版)由蒲清平著写,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研究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总览全书,有以下三个特色:  相似文献   

9.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呈现多元化、开放性、包容性特征。生命信仰、国家和民族信仰、家庭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而宗教信仰、金钱信仰、神灵信仰处于次要地位。大二是家庭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转折点。学生党员对国家和民族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相对较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命教育、党的知识教育等是培养大学生科学人生信仰的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问题:从大学生的求学之地高校采说,应该大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信仰观;同时,要注重信仰教育的层次性: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应将科学信仰应用到实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之时,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信念、性格和信心,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和成功,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成人成才的根本动力,既决定着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又决定着大学生勤奋学习以努力成为全面发展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大学生只有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自觉承担自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积极开展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促进人的全面成长和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一种新的思潮,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各类现象作出新的解读。积极心理学为改进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的理念。积极心理学认为,高校德育工作应努力塑造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养成积极认知方式,帮助大学生获得幸福体验,从而使大学生以一种积极心态投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制度自信的依据不应仅仅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建设,还应该建立于对西方政治制度全面深刻认知的基础之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课程,有利于大学生从历史文化比较中坚定制度自信,有利于大学生从现实发展比较中坚定制度自信,有利于大学生在正确辨别媒体宣传中坚定制度自信。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开设西方政治制度及其相关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组建由教师和大学生共同参加的西方政治制度学术沙龙,建立能够及时解答大学生对西方政治制度各种疑问的IM平台,从而为大学生坚定制度自信建立起牢固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5.
“大一现象”主要表现为新生对全新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心理上的挫折感和孤独感。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全新的环境,不能及时完成学习方式上的转变,缺乏多种自身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针对“大一现象”,在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时,应注意使入学教育内容系统化、完善化,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环境和自我,关心新生生活,提高其自理能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可持续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科学发展观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更是实践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媒介。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即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需要。从不同视野下探寻多方价值取向的诉求,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教育对象的阶段化、教育内容的时代化进行反思,进而完成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及教育者价值取向的重构。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学生公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作用显得更加突出,重视并做好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红色影视艺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红色影视艺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强化他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质素,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填补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简单、空洞、抽象、陈旧的现状。彰显我校"艺术兴学"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Governance is a means for realising institutional goals and in an ideal world should enable the institution to respond to the demands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by regulating its internal affairs accordingly. In the case of universities, not only is that environment increasingly differentiated but so also is the ability of universities to access it. Changes in state funding arrangements,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he public defini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have placed numerous and varied pressures on institutions. Yet there is a studied reluctance by institutions to accept that their ability to respond to these pressures is equally variable, that they should tailor their ambitions to their capacities, and that their internal governance should be adapted using the principle of fitness for purpose. In the main, this is because the dominant ideological themes of higher education do not support the idea of distinct university functions of equal status. Rather, they encourage the erroneous belief that all universities are homogeneous in their functions – or, at least, that all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homogeneo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