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生岳 《收藏》2009,(6):88-88
唐代以后,铜镜上常有制作者款识。明代出现一种圆柱形平面钮素镜,钮平面上铸有工匠姓名,称印钮镜。这种镜子目前在收藏品市场上比较常见。本人作为铜镜收藏入门尝试,专收这一类题材的镜子。  相似文献   

2.
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收藏》2015,(5):112-115
中国古代铜镜是极具特色的历史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铜镜中的铭文和图像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铜镜的研究,也是探索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者是铜镜收藏爱好者,尤其对铜镜中的铭文和图像情有独钟。在收藏汉镜和唐镜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现就汉唐铜镜中十二生肖和  相似文献   

3.
世上有许多事情,往往需要缘份,笔者涉足收藏领域,对此倒是深有体会。大约是在2000年的一个春天,一次偶然的机遇,我在安徽望江县翠岑乡(现改为雷阳镇)的一个农户人家发现一面唐代海马瑞兽葡萄镜的残件(一小半),当时觉得镜子品相甚好,包浆也不错,但不知另一半镜子散落何处很为惋惜。笔者出于对铜镜收藏的热爱,当时只是抱着侥幸心理幻想将来另一半镜子残件或许会出现,因此就毅然决定把半  相似文献   

4.
李建廷 《收藏》2011,(2):102-103
当这面纹饰繁密而奇异、充满了神秘色彩的铜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惊奇、兴奋不已。扪心自问收藏铜镜这么多年,过手的铜镜难以计数,仅自己收藏的就有四百余面,为什么还会对这样的一面镜子动容呢?此镜是从邻国朝鲜回流的,以前曾有学者提出此类铜镜在朝鲜频有出现,可能为朝鲜镜。但国内多个地区有此类铜镜出土的报告和记录,年代为宋金时期,显然这是一面地道的中国铜镜。  相似文献   

5.
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收藏》2008,(10):88-89
中国的青铜制镜经历了战国、汉、唐三个高峰期,之后出现的大都是黄铜镜。青铜镜作为青铜器的一个品种,凝聚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镜背上的铭文、珍禽异兽、花木虫鱼、仙凡人物乃至天地宇宙,构成了一幅幅奇妙的画卷,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可以说它是集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日渐火爆,国内青铜镜的价格一路狂涨。但另一方面,随着青铜镜鉴定知识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造假设备的先进和一些所谓的“鉴定专家”的参与,很多假铜镜出现在古玩市场上,令收藏爱好者防不胜防,因此,在市场的推动下就出现了鉴定热。  相似文献   

6.
陈昌明 《收藏》2007,(2):102-103
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铜镜,其外表和普通古铜镜无异,也可以照面正容,镜背也有纹饰图案,但把它对准阳光或其他光源时,奇迹便会出现:铜镜背面的图纹会被映射到墙壁上。这种镜子叫魔镜,又叫透光镜。  相似文献   

7.
残镜浅谈     
王棣 《收藏》2008,(1):136-138
我喜爱中国古代铜镜已有许多年。前些年,铜镜的价格还不是很高,有时也能遇到好的镜子,因而也收藏到一些精品。可这两年,情况大不一样了,铜镜价格大增。出于数学和研究需要,我于是较以往更加重视对一些残镜的收集和整理,并从中得到不少乐趣。现从多年收集的众多残镜中拣出几枚,供人家鉴赏。  相似文献   

8.
孙立谋 《收藏界》2014,(10):108-1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化,如藏族使用藏文,蒙古族使用蒙文,新疆少数民族使用回文,云南纳西族也有几近失传的纳西文……遗憾的是这些文字在铜镜上尚未发现过,或者说他们当时没有制造铜镜的条件或技术。尽管如此,仍有极其珍责的少数民族文字镜出现,它像晨曦中闪烁的星星,是中国灿烂辉煌的铜镜史中的奇葩。今将本人收藏及所知的几种少数民族文字镜从历史的背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东 《收藏》2006,(12):92-93
在众多的古代艺术品中,我唯独热衷于收藏古代铜镜。通过20多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奔波,我已收藏了百余面铜镜,并在收藏和鉴赏方面有了一些心得。同时,在收藏铜镜的过程中,有些经历是难以忘却的。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数百万集邮爱好者中,专门或偏重于从事集邮文献收藏与研究的人并不多,笔者经营集邮文献多年,所结识的集邮文献爱好者也不过千余人。正如我国集邮文献收藏家刘肇宁所说:我国的集邮文献收藏与研究活动才刚刚起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人们对邮识的重要性的认识的增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集邮者加入到收藏集邮文献的行列中来。关于这一点,笔者从日常的经营实践中已经深切体会到了。在笔者所结识的集邮文献爱好者当中,既有资深集邮家和邮学家,也有普通集邮爱好者;既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厂矿工人、农民和个体工商户,他们都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