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有这样一位经济学家》这篇报告文学,载于二月二十四日的光明日报第二版,作者邓加荣同志,笔蘸激情,歌颂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的动人事迹。文章刊出后,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扬。而我却想在这里指出一点美中不足的地方。文中写道,孙冶方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他有科学家所应有的坚定、严肃、认真的素质,但缺乏政治家所应有的审时、审势、审人的能力,结果身遭不幸。作者说:“外国有句名言:‘对应当说的人而不说,叫作失人;对不应当说的人而说了,叫作失言’。”这句“名言”引得很贴切,对揭示人物性格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问题也正好出在这个地方。据查,这句话不是外国  相似文献   

2.
初做新闻报道工作,往往把精力用在钻研写作技巧上,不注意研究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思想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思想方法不对头,就会走许多弯路,据我自己的体会,起步伊始,要注意“三忌”: 一忌“未会走就学跑”。记得我刚搞新闻报道,看到老同志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十分羡慕.手痒痒的。于是也拿起笔来,第一次就写了篇三千多字长稿子,是消息还是通讯,自己也弄不清楚,送给老同志看,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后来,我学“乖”了一点,看报纸上登什么,就写什么;別人写小说,自己也写小说;老同志写诗,自己也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到北京市海淀区采访,在一户菜农家里吃饭。餐桌上,摆着几样菜,都是当时市场上缺少的。我问:“你这鲜菜从哪儿来?”他说:“自种的——我是专种‘冷门’菜。”他进一步说:“别人都种大白菜时,我种的是细菜;当众人都种细菜时,我还适当种些粗菜。这样,拿到市场上就成了热菜,卖  相似文献   

4.
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时,别人写植树造林,我照样子也写植树造林,结果写出许多“废品”来。我在失败中觉醒,总跟在人家后头照猫画虎写不出新闻来。以后我比较地注意了为“大路货”选个好角度,为“半成品”觅个好名字。  相似文献   

5.
我每写完一篇稿子,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稿子中的问题。有时经别人一指点,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的稿子中有不少漏洞。一次,自己写了一篇自我认为不错的稿子,给一位颇懂文章之道的同志看,我原以为他能称赞一番。不料他看后却指出后一层意思游离了主题,否定了文章的三分之一。我又一琢磨,的确如此,便对那层意思的观点和材料都作了修改,使主题更加明确。稿子邮走后,很快就被采用了。还有一件事,我也很有感触。我的妻子对为文之道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行。我写的稿子她从来不看。有一次,她不知怎么来了雅兴,看起了我刚写完的一篇新闻稿,看后竟挑出了三个毛病,而且言之有理,大出我之所料。有人说,下棋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写稿子又何尝不如此呢?  相似文献   

6.
我熟识一位老裁缝,每次上街都得到他店里坐一会儿。最近,我请他给我做了一件春装,尺寸已经量好了,他忽然想起了去年曾给我做过一件秋装,硬是让我回家取来穿给他看一看,经过他仔细地对照反复修改尺寸之后才放心。我说做件衣服怎么这样麻烦。他说“七次量衣一次裁嘛。”尺寸量好了再看他操起剪刀,只听得一阵卡嚓卡嚓的声音,一件衣服三剪两裁就成了,真是游刃有余。我们搞新闻报道,不也同老裁缝师傅一样吗?应该把功夫用在下笔之前。诗人陆游“功夫在诗外”与老裁缝“七次量衣一次裁”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七次量衣一次裁”就是老裁…  相似文献   

7.
选择“独特视角”王雪飞人民日报社把1996年定为“精品年”。总编辑范敬宜在谈到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精时,特别强调要“以独特视角取胜”。他说,有许许多多的新鲜事物,往往“身在宝山不识宝”,看惯了,一般化了,如果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一滴水...  相似文献   

8.
提起河南省孟津县人武部政委李忠国,熟悉他的报道员们都习惯地称他为“第一编辑”。李忠国今年45岁,在武装战线上战斗了26个春秋。五年来,他通过改、审、选稿的形式,传帮带了一批报道员,经他看、审、修过的稿子就有800余篇。报道员们说起他当“第一编辑”的故事,个个如数家珍。报道员张文说——“李政委看稿真细心’我刚当报道员那会儿,由于基础差,不懂新闻的ABC,写出的稿子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李政委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几年来,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就有百余篇之多,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新闻报道的启蒙教师。去年8月15日,我写了…  相似文献   

9.
徐斌  袁云 《新闻实践》2005,(12):F0003-F0003
大家可能已注意到,《都市快报》新近在“民间新闻”版上开辟了一个有意思的图片栏目——“本报寻找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栏目上还挂着这样的附言:“只要照片有意思,取景匆忙没关系,精度不高也无妨”。云云。 这些由读者拍摄的非专业图片,有的“精度”的确不高”,有的“取景”的确匆忙,但许多照片的确“有意思”。如:扫地的环卫工人为防下雨,背上挂把雨伞;一群青蛙聚集在一起,像是在“开会”……说心里话,作为拍惯了、看惯了专业新闻图片的摄影记者,我也的确喜欢这个让人  相似文献   

10.
记得7年前我刚当班长的时候,班组10来个人因来自3个部门,管理起来很难。班务会上常常是我一个人说得口干舌燥,别人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怎样才能当好班长呢?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中刊登的时永年班组经验谈——“请试试中策管理法”一文给我很大的启发。文章中说:“当班组长在管理上陷入困境时,不妨试试‘中策管理法’。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表现自  相似文献   

11.
小杜同志: 您好!您在来信中给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报道怎样才能写得更深一点。我考虑了一下,想跟您谈一个问题:采访中的“自我发现”。所谓“自我发现”,就是个人观察、认识事物的独到见解。在采写过程中独具慧眼的发现,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发现别人不注意的问题,发现别人注意发现还未发现的问题。就是说,要比别人发现得早,发现得新,发现得深。这样写出的报道,往往能拨动时代的琴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怎样才能做到“自我发现”呢?  相似文献   

12.
刚写报道的同志,常常闭门写作,偷偷投寄,耽心稿子见不了报,别人笑话.其实,这是不足取的.我刚写稿时也一样,使我走了许多弯路.后来,一位编辑指点:少爱点面子,多请教内行.我按照他的指点去做,结果事半功倍.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他们纷纷献计献策,提了不少合理化建议.可少数人出来吹冷风:嘴多人不爱.使一些同志欲言又止.于是,我写了篇《该“出口”就别转“内销”》的言论,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提出了修改意见,如第一段提出问题有些含糊,观点不够鲜明,论据不力.我重新作了修改,直到满意.稿件寄出后,很快被新闻单位采用.现在,我很注意广交朋友,从中获得了不少新闻信息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王刚 《新闻天地》2010,(6):78-79
这是我的自传,毫无疑问。我已经年过六十,比共和国年龄还大半岁多。自然地,我的感悟都跟时代紧密相连.但是可以亳不犹豫地说,我的“岁月感悟”跟当时的一般人、大部分不同.我人生经历里贯穿的某种情感疏远和“另类”.是以前未曾吐露过的——习惯于口齿伶俐说别人的人。终于也要来一场“自供”。  相似文献   

14.
看惯也办惯了平平淡淡、激不起眼欲、揪不住读的企业报版面,很多人甚至认为企业报就是这个样子的。企业报版面能不能变变脸?我认为这不仅可能而且必须。去年9月起,新金山报因缺编辑,我“客串”搞起了第三版专版,在版面设计中大胆探索、试验,结果报纸出来后,读的反映很不错。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5.
诗曰:“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经验之谈。回想我刚学写稿时,什么也不懂,见报刊上登什么,就写什么,结果两年下来也未能有一字见报,我感到苦恼。一次上街,我远远看见一人拿着报纸叫卖,不少人蜂拥而上,报纸报快销售一空。出于好奇,我走近一个正捧着报看的人顺着他的眼光往报上一瞅,原来那上面登载了省招生办公布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的消息。我心中不由一动:这人不简单,他在叫卖中抓住了人们最关心的事,所以吸引了读者。我想自己写稿时从未想过读者需要,难怪文章没“销路”。我觉悟了:写稿的关键不仅在技巧,还在于是否合乎…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界干了40余年的吕奇,近些年忽然来了个“转轨变型”,业已取得相当成就的文学创作“洗手”了,其它新闻体裁的杂活儿也“一边凉快去”,专门玩儿起了“专访”这“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甭管别人怎么“脏”他没出息,老头儿却干得津津有味,迄今发表的专访文章已有近千篇,称之为“专访家”恐不为过。他对我说,担任文艺部主任后,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编、审,联系和培养作者上,所以见缝插针写点有特色的专访对自己是很实际的,这样既能经常练  相似文献   

17.
论“斗气”     
人世间的事情说来也怪,有些东西想学总难学会,譬如“忍”;而有些东西不学就自然而然地会了,譬如“斗气”。 大家都明白,斗气就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用《魔鬼辞典》的解释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刚看完一则电视新闻,说美国的交通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司机开“斗气车”,新闻还详举了数例,说最近5年死于“开斗气车”的人达12600之多。 什么是“开斗气车”?我想不外乎几种情况:该让的不让,开霸道车,弄得后面的车想超超不过去,司机一阵火起,就油  相似文献   

18.
在《新安晚报》上有到一则报道,说是崔永元在"我的长征"途中因买狗和别人发生争执;"惊动了110""路人手机记录全过程,云云",大张旗鼓,煞有介事,抢尽了当天娱乐新闻的风头。从人气上来看,这也算是条好新闻。不过,我却从心底里看不起这种挖新闻点的做法。崔永元走他的"长征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我想崔永元他应该抱着很认真的态度来做这个事,可媒体却将其演变成谈笑的娱乐新闻。怎么走长征  相似文献   

19.
读报多了,才想到了“囫囵吞枣”的典故。元代《湛渊静语》载:从前有个自作聪明的人,一次听人说“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便得意地表示“那我以后吃生梨时只嚼不咽,吃枣子时只咽不嚼,就有益无损了!”别人笑道:“吃生梨只嚼不咽,倒可做到;吃枣子只咽不嚼,囫囵吞枣,可受不了啊!”后人就把不求甚解、含糊了事称为“囫囵吞枣”(辽宁人民出版社《成语典故》P252)。不料当今生产精神食粮的文人中,有的也爱“囫囵吞枣”。如1992年末月发现的下例:  相似文献   

20.
张小雪  沙亮 《出版参考》2007,(12):11-11
鉴真大师刚刚遁人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做什么?”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瓦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