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儒家思想组成部分的“中和”思想包蕴两层含义:兼容两端以取其中,异质相济而成新质;以礼节和,将异质因素纳入儒学体系。刘勰继承发展了这两方面的内涵,运用于文论建构,采用“乘一总万”与“兼解俱通”相济相成的方法论原则,融会并提出许多新的审美范畴和理论命题,建立起以儒家思想为主、兼融众家学说的文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硕 《文教资料》2010,(33):110-112
儒家和墨家是先秦两大显学,但是汉代以后.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而以墨子思想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却成了“绝学”。此种现象从二者的“天人观”分析看,孔子的畏命、知命思想既为统治者戴上了神圣的光环,又给予平民百姓精神上的安慰:而墨子的“天志”、“非命”思想却既没有让统治集团满意.又不能为人民大众提供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3.
何逊是南北朝时南朝著名诗人。其诗歌以“清”为主的美学风貌,对唐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美学风格的形成,与他所受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白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内涵丰富的农耕文化。儒家“行夏时”、“使民以时”、“节用而爱人”的重农思想,对白族农耕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儒家反对“竭泽而渔”的主张对白族农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白族特有的农耕方式、儒家思想和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白族农耕文化得以形成和巩固。透过白族农耕文化与儒家重农思想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儒家重农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专题解读]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②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是孟子和苟子。孟子发展了孔子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秦统一后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排斥。④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⑤宋朝时,形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引佛教与道教思想的新儒家——理学,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期民主思想产生,儒家思想开始受到冲击。⑦19世纪晚期,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人。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6.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先秦战国时期的儒家诗论著述,是最早成体系、有逻辑的关于“诗三百”的诗论评述,体现了先秦儒家诗学思想。《毛诗序》作为汉儒的诗学论述,它与《孔子诗论》一方面具有相承性,二者属于同一诗说系统;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毛诗序》诗旨阐释中女性角色和“美刺说”的出现,以及《毛诗序》与《孔子诗论》在说诗目的和风雅颂次第的不同,体现出不同时代论“诗”作品的独特之处,也体现出不同历史阶段儒家思想的差异性。在两者所传达出的诗学思想的对比中可以考察自先秦至汉代儒家思想的嬗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学化的解经趋势,民本思想的转变与儒家思想对法家思想的融合,施教观念的转变。在这三点背后,便是不同历史阶段儒家思想的差异以及儒家思想自先秦至汉代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作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牧的诗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又以儒家思想为主。他常年精心研读儒家经典,深得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是他的基本思想,具体表现为尊儒忠君思想、忧患意识、经邦治国思想、"经世致用"的创作思想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牧的诗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又以儒家思想为主。他常年精心研读儒家经典,深得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是他的基本思想,具体表现为尊儒忠君思想、忧患意识、经邦治国思想、"经世致用"的创作思想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其因果报应的“承负”说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承负”说中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天人感应、忠孝思想和命运观.在对儒家思想吸纳改造的基础上,“承负”说取得了理论上的发展和突破,完善了道教自身的神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期由于学术思想的不同,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也不同。以道家思想为主的刘安、司马迁与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扬雄、班固之间存在分歧;同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扬雄、班固与王逸之间亦有分歧。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包含有丰富的治国之道,其主题是“德治”和“仁政”,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高瞻远嘱,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的“德治”观。这是在我党实施依法治国取得重大成效的基础上,治国思想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盛唐诗歌时,人们总是倾向于以创作题材为依据把王维、孟浩然划归山水田园诗派,而将高适、岑参列进边塞诗派。题材的区别固然导致王孟诗风与高岑诗风的差异,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就其作为盛唐气象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言,在美学追求乃至诗学思想方面都呈现出某种共同性。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王孟诗派与高岑诗派都存在着崇尚建安风骨的倾向,在倡导和实践“风雅”观上也有一致之处。认识到这种共同性,显然有助我们更真切地理解盛唐之音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3.
荀予是我国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儒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二者生活在不同的历史年代,社会现实使他们要面临、解决的社会问题不同,所以他们的思想所侧重的领域也就不同,这也形成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差异。但二者的差异是次要的,他们具有相同的社会思想,主要表现在人性恶、重教化;“礼”、“法”结合的社会控制思想;人治思想;社会变迁思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丁玉 《黑河学院学报》2022,(10):122-125
《唐贤三昧集》是王士禛编选的一部唐诗选本,其中上卷以王维为首,诗歌数量总排名第一;中卷以孟浩然为首,诗歌数量总排名第二,下卷以高适为首,而岑参诗歌数量总排名第三。王士禛通过四位诗人揭示出盛唐诗歌的真面目,即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由此构建出以“隽永超诣”为选诗原则的盛唐诗歌体系。其中“隽永超诣”就体现在王孟诗风的平淡清远与高岑诗歌的雄浑悲壮上。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的缘由及学术分歧 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教科书,必修三在讲到黄宗羲思想时,有这样一句话,“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这句话如果教师不去深究的话,只要让学生记住就行了。但是讲授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时,必然涉及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苟子的“君舟民水”以及董仲舒的“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等民本思想,还要涉及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如黄宗羲。  相似文献   

16.
明代军事史上,文人将兵是一个重要现象,这一现象极大地推进了自先秦以来就存在的兵儒融合的进程。在此过程中大批儒将做出了卓越贡献,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王阳明在其一生中始终把儒家思想奉为圭臬,但其用兵实践中又屡以兵家思想胜敌。他很好地把握了兵儒冲突的核心:"诈"与"仁"的关系问题,从儒家思想中吸取"仁"的精华,从兵家理论中领会"诈"的实在,区分二者的适用范围,以"仁"为体,以"诈"为用,切实做到了兵儒合一,使儒家思想和兵家思想在他的军事实践中得以融合和体现。  相似文献   

17.
西汉初年的陆贾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体,兼容先秦诸子各家思想,由此形成汉初地主阶级国家反秦、承秦、又变秦的意识形态。陆贾的这种反秦、承秦、又变秦的思想渊源,是在对先秦诸子各家思想,主要是在对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融会而成。在这种思想探索中,他本着“厚今薄古”的方法论原则,提出“圣君说”、“大一统说”、“天人感应说”等汉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理论,为确立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国家意识形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褪去罩在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身上的封建外衣后,它应成为当代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本文仅以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来阐述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的思想体系属于以道为主的杂家,“杂”中包汇有儒家思想,这种以道纳儒的汇合,造成了《吕氏春秋》在道家乐生于“道”、适性、适心、自然和比的观点上,吸收了儒家的乐以风德、移风易俗、心感成乐的思想,达到了音乐美学思想上发生论、功能论和创作论中的道与德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将无同”的文化典故是儒道思想发展到魏晋之际的新表现,这种文化的实质往往被掩盖在当时流行的清谈的文化氛围中。以王导为代表的一批文人,过度强调清谈,使其人生导向出现了偏颇,这也导致了其在政治军事上的失败。实质上这种文化思想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是儒道并释的文化现象。“儒本道表”的文化存在形式反过来对时人个体和当时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南渡后的东晋时期南北军事实力的差别和文化发展的兴盛与否,就足见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