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盼多登通讯员自学成才的典型。《新闻爱好者》是广大通讯员的良师益友,特别是业余通讯员都想通过她获得系统的写稿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二盼多登些自学成功的经验。目前,一些立志于新闻写作的青年,大都订阅丁《新闻爱好者》。他们希望刊物介绍更多的自学成才的经验和体会,这有助于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2.
经常测览报刊的读者不难发现,报刊上“老面孔”的署名远远高于“新面孔”。作为业余作者,除稿件质量难以与专业作者相抗衡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创作积极性难以真正被调动,这就是业余通讯员的“四盼”。一盼有学习、进修的机会。许多报刊杂志为提高版面质量,曾多次举办新闻写作普及班、提高班,但名额分配到基层.由于粥少僧多,加之学习经费及人员工作性质等原因,往往指标成为企业职能部门的“专利品”,而那些喜爱新闻报道的业余作者只好“望洋兴叹”。新作者写作水平得不到点拨、提高,也就难怪报社的“老编”们对他们的作品难以“一见钟情”了。二盼专业老师大力扶植。业余作者仅凭热情灯下耕耘,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报纸是编者和作者共同的工作成果,浸润着编者的心血,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一份报纸的最大价值就在于给读者提供可读性强的信息,在于有更多的人去阅读、学习、使用,最终给读者提供帮助。再好的报纸,如果不仔细研读,只是走马观花地信手翻翻,不做笔记,不写摘要,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作为通讯员,要学会“四读”,在读报中学习时事、学习政策、学习写作,天长日久,终究会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4.
笔者发现,在基层从事业余宣传报道的通讯员坚持下去的人为数甚少,大都是开始热情高,有了点成效后,其热情开始逐步下降,尔后慢慢在新闻战线上销声匿迹了。近年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广泛地与基层业余通讯员进行交谈,得知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周围的人对通讯员的种种非议。这种非议象一瓢瓢冰凉的水泼在通讯员身上,  相似文献   

5.
1986年3月27日上午,在厂党委召开的“总结1985年宣传报道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把我推到主席台前,让我向参加会议的同志们谈一谈。谈些什么呢? 坐在下面的大都是朝夕相处的同行们,我想到了自己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都是靠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应该谈谈他们,要感谢他们。记得有一天深夜11点多钟了,室外风雨交加。我正伏在灯下赶写一篇报道。忽然有人轻轻敲门,我赶忙打开,原来是60多岁的夏永奖老师傅。他冒着风雨、摸着黑赶到我家,为的是给我提供“报道  相似文献   

6.
7.
近日,接连收到好几家新闻单位关于办理“通讯员证”、“特约通讯员证”、或“特约记者证”的通知。其内容无非是“你被聘为本报(刊、台)通讯员(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为便于采访,现为你办理通讯员证(特约通讯员证、特约记者证),请速寄一寸免冠照片两张、人民币贰拾元(叁拾元、陆拾元)”等等。无可非议,报纸、刊物、电台等新闻单位发展壮大通讯员队伍,组建基层通讯员报道网,开展通联工作,是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重要环节。过去在战争年代如此,在生产建设时期如此,如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有人这样描述他们:他们不是记者,却往往比真正的记者抢先一步赶到现场;他们用的只是手持简单的家用DV摄像机,却也能够有模有样地拍出新闻画面;他们没有记者证,但是采制的节目能在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9.
凡熟悉首都公交系统的人都知道,多年来,在这个多达十几万人的庞大人群中,无论前方的司售人员.还是后方的保养、维修殛管理人员,若对其搞个随机抽样调童.知名度最高者可能奠过于两个人.一个是前方的优秀售票员李素丽:再一个则是跑前跑后的优秀通讯员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传部的专职干事——  相似文献   

10.
11.
在基层,痴迷于“爬格子”的大有人在。其中绝大多数思想作风端正,又能勤学苦练,因而为办好报纸、广播事业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也发现有的人思想认识不够端正,路走歪了,走偏了,陷入几种病态: 一日编。没有在基  相似文献   

12.
如今要求兑现农民手中“白条”的呼声很高。做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我也曾为之呐喊。可是,又有谁知道我们是饿汉子卖蒸馍,自己手中就攥着不少“白条”,有谁来为我们清理、兑现呢?  相似文献   

13.
“盘点”去年刊稿的数量,令自己也惊讶:在省、市以上新闻单位刊稿138篇,其中中央级新闻单位21篇。分别被《人民铁道》评为百佳通讯员,被《中国企业报》、《经济早报》聘为特约通讯员,被江苏《党的生活》杂志聘为特约评刊员。你要我对投稿“招数”实话实说,那就是要树立通讯员投稿的“负责观”。对事实负责。这是对通讯员最重  相似文献   

14.
发现新闻是通讯员的一门基本功,是采访的第一个步骤.同样参加一次活动或一个会议,有的通讯员能抓住有价值的新闻,有的通讯员则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无法掌握其本质,只能作些人云亦云的一般化报道.  相似文献   

15.
认识《新闻爱好者》已经整三年了,这位远在千里外不见面的老师,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绿衣使者把散发着油墨香的《新闻爱好者》送到我家时,我会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非要一睹为快。因为我常把她作为通讯员的“耳”和“眼”,从这字里行间能捕捉到采写稿件的信息。近三年,我这个身居商办小厂狭窄天地的“书生”能做到每周一稿,年终评比榜上有名,一半功劳应该归于这本心爱的杂志。  相似文献   

16.
我有四点希望: 第一,希望贵刊多刊登一些优秀记者和通讯员自学成才的范例,把文学性和知识性贯穿于其中,以激励广大通讯员早日成才。第二,希望多与县、乡级宣传部门、邮电系统  相似文献   

17.
曰前,《新民晚报》举办首次通讯员作品评奖活动,共有19篇作品榜上有名《新民晚报》2001年11月8日2版)。开展通讯员作品评奖活动,检阅通讯员工作的成绩,有利于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然而,未能尽如人意的是,有些新闻单位忽视通讯员作品评奖,更有甚者,在各种新闻奖评选中常常遗漏通讯员的好稿。我国已经正式成为 WTO 成员。时新闻事业来讲,这既是很好的机遇,也是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新  相似文献   

18.
报刊、电台、电视台每年都要评选优秀通讯员,这无疑是对广大通讯员的鞭策和鼓励。近几年,笔者经常听到业余同行们叹“苦经”:虽然在八小时以外为报台“爬格子”尽了力,但要评上“优秀”却很难。为此,笔者对一些报纸电台每年公布的“优秀通讯员”名单留意作了一些分析,从中发现评上区级“优秀”的大多数是地州级报台的专业  相似文献   

19.
“本报通讯员”,虽标为“本报”,实并非专门为“本报”采写新闻稿件的处在基层的专职或兼职“爬格族”。他们既是基层党委、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吹鼓手”,又是新闻行当里的一个特殊群体——编外记者。 许多从事这项工作十年以上的人都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但现如今绝大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何?苦思冥想也还是觉得懵懵懂懂,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记者、通讯员之家”的河南日报招待所,主要接待地、市、县委通讯员、报社驻各地记者和兄弟报社来宾。招待所的同志们处处为记者和通讯员着想,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吃好,休息好,工作好。记者、通讯员住下后要写稿、改稿,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志休息,招待所专设了写作室,还备有各种资料。饭菜卫生,价格合理。他们考虑到住所人员经济条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