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莉  马亚鹏 《宁夏教育》2023,(Z1):18-20
宁夏高考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落实新课程方案、用好新教材,关键要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应然要求,符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是高考综合改革的必然之路。文章论述了学校通过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单元设计统整课程内容、校本教研赋能课程创新等途径,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助力高考综合改革落地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艺术教育国家课程大纲》的出台是正在进行的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改革第二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大纲对艺术教育的意义、形式和定义进行了基本规定,提出了艺术教育国家课程设置的原则,划分了全学段的基本内容,体现出其关注国家发展、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意义的特点,从而对我国完善艺术教育国家课程带来各艺术形式学科综合性发展、反映时代发展需要、厘清学校艺术教育和艺术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实施的综合策略等启示。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实验中学是吉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校。90年代以来,通过’主体性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1998年,学校开始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构建了包括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在内的创新教育基本框架。 一、构建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 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根据育人目标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其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地方课程的合理选择和校内课程的开发研究。国家课程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和对人才的总体要求,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开足…  相似文献   

4.
国家进行课程改革,学校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提升课程效能。课程效能是指课程在促进个体经验增长和课程目标达成上所产生的有效结果和能力。我国目前普通高中学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实施主要体现为忠实地实施国家规定课程、对部分国家课程进行调适、对全部国家课程进行调适三种样态,三种样态的课程效能逐级提高。要促进学校课程效能的提升,需要学校增强课程效能意识,完善课程设计,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和教师培训,设立指向目标的课程评价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整合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农村初等教育的基本状况1.农村小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对课程的管理实行了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应该是每一所学校至少都应该开设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教育本真的全新教育。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明珠校区)在学校课程改革实践中成功地融入了生命教育理念,为学校课程注入了生命活力。课程改革目标:在生命教育理念下统整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8.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学校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什么来体现、实现的呢?毫无疑问是课程。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语文课程改革在整个课程改革中又处于特殊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黄马福 《生活教育》2012,(13):57-59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更是学生素养能力培养的基石。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校本课程就应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国家课程虽然体现了国家意志,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进行校本化改造,实现由理想课程向实践课程的转化。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既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又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几年来,育才课程文化围绕“爱阅读,爱运动,爱劳动”三个核心习惯的培养,以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为目标,追求“六年影响一生”的精神价值,通过全员全程的参与,以“完善和丰富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围绕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这一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核展开实践,形成独有特色的育才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仅适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需要,也符合我们对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教育假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是课程实施本性上的二元特征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校本化课程实施可以化解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模式自身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校本化课程实施需要的条件包括:在国家层面上,国家课程要给校本化课程实施留下空间和余地;地方政府需要为学校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政策、资源和科研等的支持、扶持和协助;学校需要具备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实施的课程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直接影响学生自乇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优质高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好学校实施的课程整体优化,特别是在优质高效实旋国家课程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技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两种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是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而重建新课程结构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STS学校课程教育的国家之一。在新一轮国际课程改革浪潮的影响下,我国也开始了对SIS学校课程教育的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怎样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有机整合?怎样开设学校课程?怎样实施学校课程?笔者认为,将国家课程实施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课程文化,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必由之路。一、开放与包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性思考其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体现为尊重学校差异和学生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建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地方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它在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模式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各级学校在新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重视国家课程,开发学校课程,忽略地方课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批判与反思:国家课程标准的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它的研制与颁布,正是站在新的高度,对原有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对当前国际课程改革理念加以借鉴和吸收的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7.
杨冰 《历史教学问题》2007,(5):107-108,21
在新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鼓励地方、学校自主开发课程。这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赋予学校有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开发”这一名词最早是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在1973年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的。之后,这一教育理念逐步流行开来。它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使关注教育的每个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学校自身,从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坚守传统,忽视个性”的法、日基础学校课程历史 1.法国民主思想影响下的一体化课程 法国是西方国家中集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教育管理上完全奉行整齐划一的方针,推行一体化的学校课程。自从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以来,法国学校一直坚持百科全书式的博雅教育方向,认为人在智力上生来就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一本国家通编的教材.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新的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给全国课程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开设校本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增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补充和消除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过于统一、过于宽泛、过于系统的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20.
落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理念落后、教学设备缺乏,大多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山区、牧区,是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典型体现。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落后学校亟待进行理念上的更新与学校课程的改革。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同时,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落后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扬长避短,使课程的实施与学校自身的条件紧密结合,使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当地经济与社会文化相适应。从而使落后学校获得持续性发展的活力,缩小与先进学校的差距,形成有独特办学特色的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